一、公司欠款难以清偿如何解决问题
公司债务无法清偿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破产,破产清算并执行财产分配方案后,未清偿的债务就会消灭。公司破产需要同时满足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二条
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依照本法规定清理债务。
企业法人有前款规定情形,或者有明显丧失清偿能力可能的,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进行重整。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七十条
债务人或者债权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对债务人进行重整。
债权人申请对债务人进行破产清算的,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宣告债务人破产前,债务人或者出资额占债务人注册资本十分之一以上的出资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重整。
二、哪些问题应该在公司欠款之前就需要提前关注
1.重视审查债务方的主体资格;
2.审查债务方的经营范围;
3.审查双方所经营内容是否合法;
4.审查债务方的偿债能力;
5.审查债务方是否有良好的商业信誉;
6.审查有无必要签订合同或协议,准备签订的合同或协议条款是否齐备,双方权利义务关系是否明确;
7.审查有关条据是否规范,比如若债务方出具的是应收票据(债务方能出具应收票据的,则要尽量采用该方式,因为应收票据的风险远远小于欠条之类的条据),则要严格审查所开票据是否规范;
8.能采取担保措施的,要尽可能要求债务方提供担保,因为经担保后的债权优于其他债权优先受偿,这是降低风险的有效方法,当然在设立担保时要注意担保在法律上的有效性。
三、公司欠款的诉讼时效是几年
追讨欠款的诉讼时效通常为3年,不同的情况下具体的起算时间是不同的。追讨欠款的诉讼时效也会适用中断、中止等制度,同时法律规定最长可以是20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二章 申请和受理 第一节 申请 第七条 债务人有本法第二条规定的情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整、和解或者破产清算申请。\n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对债务人进行重整或者破产清算的申请。\n 企业法人已解散但未清算或者未清算完毕,资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依法负有清算责任的人应当向人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
-
如何在公司清算期间解决欠款问题?
494人看过
-
问题:公司清算前如何解决债务问题
137人看过
-
公司清算后欠款如何解决?
98人看过
-
欠条遗留问题:如何解决逝者未清欠款?
487人看过
-
社保不购买的难题:公司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134人看过
-
欠款问题:如何解决工程欠款
95人看过
-
刑事公诉疑难问题如何解决四川在线咨询 2022-06-1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刑事公诉出庭疑难问题有关规定: 第一百三十六条凡需要提起公诉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 第一百三十七条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的时候,必须查明: (一)犯罪事实、情节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的认定是否正确; (二)有无遗漏罪行和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 (三)是否属于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 (四)有无附带民事诉讼; (五)侦查活动是否合法。 第一百
-
偿债问题的公司清算时债权如何解决云南在线咨询 2023-07-07公司依法定程序进行注销,要成立清算组进行公告清理债权债务,如果经公告,在45天内,债权人没有申请债权视为自动放弃。如果没有公告,没有进行清算,由股东来承担法律责任。可以查工商档案,档案中应该有该单位债权债务承受人,否则工商部门不会核准注销的。可以要求债权债务承受人承担责任。
-
收款困难:如何解决货款回收问题上海在线咨询 2025-01-021、在无理拒付的情况下,应及时收集相关证据材料,以便进行诉讼。 2、如果对方因资金周转困难而要求延迟付款期限,可以与其签署延迟付款时间的协议,并确定延迟的付款时间。同时,尽量要求对方提供还款担保,或者形成公证的债权文书,以确保延迟付款的有效性。 3、如果对方有偷偷转移资产的行为,可以向法院申请诉财产保全,冻结、查封对方的财产,以避免债权落空。在选择交易客户时,可以提前采取一些措施,避免遇到拖欠货款
-
网贷平台为何难以通过诉讼解决欠款问题?辽宁在线咨询 2024-11-13关于网贷公司仅呼吁未提起诉讼的催收情况,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因素:首先,逾期借款的数额可能相对较低,从而导致放贷平台投入过多的诉讼费用;其次,放贷平台在整个借款流程中可能存在利息定价过高、合同条款违法或服务资质缺失等不当行为。需要指出的是,以上仅适用于部分网贷公司的情况,不代表所有网贷逾期都不会触发法律程序。对于那些风险控制得当且利率合理的持牌金融机构而言,通过法庭手段向逾期债务人追讨债务通常能得到
-
50000元幼儿园收费问题:如何解决退款难题山西在线咨询 2025-01-1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1. 与经营者进行协商和解; 2. 请求消费者协会或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进行调解; 3. 向有关行政部门进行投诉; 4. 根据与经营者签订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5.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