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如何成故意杀人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6 08:31:02 255 人看过

2005-03-04长春林肯车肇事司机付中涛3日被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一起普通的交通肇事案件,因为肇事司机对法律的无知,最终演变为一起骇人听闻的故意杀人案。

2月1日,付中涛驾驶一辆林肯轿车在长春市街头将年仅9岁的小女孩肖金萍撞倒。随后付中涛不仅没有停车,反而加速行驶将小女孩拖带出2300米远,小女孩当场死亡,付中涛驾车逃逸。此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吉林省省长指示公安机关限期破案。2月4日,付中涛在沈阳市落入法网。3月3日,此案在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进行一审,除付中涛被判处死刑外,其女友王硕也被法院以窝藏罪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两年。

付中涛说,我愿意用自己的命换回小女孩的命

在整个开庭过程中,付中涛都显得很平静,每次需要发言的时候,他都尽可能用最少的字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付中涛说的最多的一次是在法官问到他对被害人父亲的赔偿要求是否有异议时,他说:没有异议,如果可以的话,我愿意用我自己的命换回小女孩的命,我愿意尽我所能予以补偿,希望可以弥补给小女孩家庭造成的痛苦。

在法庭举证阶段,付中涛唯独对公诉人的观点被告人在逃跑时明知车下有人提出了异议,他说他当时没有其他意识,就知道跑,事后才从媒体上得知车下有人,之所以在公安机关的笔录中承认事发时知道车下有人,是因为担心同车的妹妹受到牵连。付中涛的妹妹还是一名学生,事发当日付中涛就是驾车送妹妹去考试的。

而在付中涛逃跑时对其予以资助的女友王硕也因窝藏罪受审。与付中涛的罪行不同,控辩双方对于王硕所犯罪行及其投案自首、立功表现没有异议。王硕在发言时说:我与付中涛是在网上认识的,付中涛逃跑时我给了他2000多元钱,并且陪伴他逃到公主岭市和四平市。不过当我得知肇事的后果很严重的时候,我一直在网上规劝他投案自首。后来,我在家人带领下主动向公安机关交代了事情经过,并协助公安机关联络抓捕付中涛。请法庭考虑我还是一个在校学生,给我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公诉方和辩护人在庭上短兵相接,最终法庭采信了故意杀人罪名

在法庭辩论阶段,付中涛的辩护律师李云东对公诉方提出的证据提出质疑,认为这些证据并不足以证明付中涛在案发当时明知车下有人。李云东认为公安机关出具的法医鉴定结论缺少对小女孩死亡时间的推断,而这个项目是法律规定必备的,而且鉴定结论对小女孩的死因分析并不具有唯一性,不能证明小女孩的死亡是由肇事车辆拖带造成的。对于公安机关对肇事时在车上的付中涛妹妹所取的笔录,李云东也提出了异议。他说,笔录中提到的人还在车底下这句话,付中涛的妹妹在公安机关取笔录时没有说过,是后加上去的,应当让她出庭作证。李云东认为,付中涛被定为过失致人死亡比较合理,根据法律规定,其罪名应当确定为交通肇事罪

公诉机关则认为,所有笔录都是按照法律程序取得的,并且几位证人的证言彼此之间是一致的,不存在矛盾。法医鉴定结论和证人证言足以证明付中涛明知将小女孩撞倒并卷入车底之后,仍然没有采取紧急措施停车,反而加大油门逃跑导致小女孩死亡的后果,已经构成了故意杀人罪,其犯罪情节极其恶劣,应当依法予以严惩。

双方辩论结束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大约一个小时以后,合议庭再次开庭,宣布经过合议庭评议,以及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根据相关证据,判处付中涛犯故意杀人罪,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王硕犯窝藏罪,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两年。

付中涛当庭提出上诉各方反思此案意义重大

判决宣布后,付中涛表示不服判决,当庭提出上诉。而各方意见认为,付中涛上诉改变一审结论的可能性极小。付中涛的律师李云东说,是付中涛对于法律的无知害了自己,如果他撞人当时就停车救人,即便人最终死了也不会构成犯罪。

在付中涛看来,肇事后驾车逃跑是当时救自己的最好的选择。可是这个愚蠢的选择不仅害了他自己,还毁了两个家庭:遇害的小女孩母亲患有精神病,父亲在外务工养活全家,小女孩是家人唯一的精神寄托;年轻的付中涛离婚后还有一个年仅5岁的女儿,女友因他而被判刑,家人也险些受到牵连,而他自己从肇事之后一直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折磨。

长春市公安局副局长兼交警支队支队长王卫东在案发后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假如付中涛当初选择了停车救人而不是逃逸,那么根据事后的法医鉴定结论小女孩的伤势不会十分严重,付中涛根本无须承担刑事责任,更不会受到良心的谴责。有人认为,在肇事后付中涛有两次机会可以救自己,一是停车救人,二是逃跑后自首。可是当这两次机会来临时,付中涛都作出了错误的选择。而在他接连作出错误选择的同时,一起普通的交通肇事案件已经转化为性质极其严重的故意杀人案件。

因此,专家认为此案的典型意义在于给司机们一个警示:一旦发生严重交通事故,肇事者停车救人是拯救他人、也是拯救自己的最好选择。尤其是对那些驾驶经验并不是很丰富的司机朋友来说,一旦发生交通事故牢记救人就是救自己的宗旨,切忌心慌害怕,驾车逃逸,才不会落得付中涛一样的下场。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4日 19:5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交通肇事转化为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
    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2021-11-15
    337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与故意杀人有什么区别?交通肇事罪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交通肇事罪与故意杀人的区别1、对于被害人死亡后果的心理态度本罪是过失犯罪,行为人在交通肇事中对于被害人的死亡后果均是出于过失,并没有预见到其可能死亡或者轻信其不会死亡,所以,为了逃避法律追究是一走了之,逃离出事故现场;而故意杀人罪是故意犯罪,行为人对于被害人的死亡后果是出于故意,希望或者放任这种死亡后果的发生,故为了逃避法律追究,不仅逃离事故现场,而且会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予以隐藏或者遗弃。因此,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事故现场时是否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予以隐藏或者遗弃,就成为区别交通肇事罪与故意杀人罪的一个首要标准。2、被害人死亡的原因本罪是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放弃应尽的救助义务,置被害人于危难之中而不顾,因而致使其得不到救助而死亡,而故意杀人罪则是行为人故意使被害人失去了被救助的条件,因而致使其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二、交通肇事罪的注意事项新《道路交通管理法》第77条规定:车辆在道路以
    2023-02-26
    340人看过
  • 交通肇事怎样才能转化为故意杀人罪,交通肇事怎么量刑
    交通肇事转化为故意杀人罪的条件(1)有积极行为,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①隐藏或者②遗弃;撞人以后,受害人没死,可是肇事者为了逃避法律追究,把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死亡,将以故意杀人罪(间接故意)论。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对可能会使被害人死亡或残疾的结果持“无所谓”的放任心态。(2)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因为遗弃、隐藏,使被害人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肇事后,被害人没死,可是肇事者为了杀人灭口,而又故意将被害人撞死的,或者当时明知被害人就被拖挂在车下,但为了逃逸不顾被害人生死,将被害人拖挂致死的,按故意杀人罪处。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
    2023-06-13
    173人看过
  • 交通肇事遗弃伤者按故意杀人罪处理
    北京市某区交通支队指挥中心接群众报案称,亦庄开发区头号桥南西辅路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农用运输车将一清洁工撞伤,肇事司机已将伤者拉走送往医院。民警接报后赶赴现场进行勘查,现场除伤者血迹和肇事农用车前档风玻璃碎片外,无制动拖印,无法进行车速鉴定。目击证人证明,肇事车为河北的蓝色农用四轮车。警方根据这一重要线索,立即对肇事车的出处进行调查。而就在此期间,伤者爱人孙某在当地一家汽车修理厂,发现一辆正准备装档风玻璃的农用车,且特征与目击证人描述的十分相似。民警很快赶到,对正在修理厂门口饭馆准备吃饭的两名可疑人进行询问。经查问,这二人如实交代了案件经过。司机名叫李某,跟车的装却工名叫崔某二人均从业于当地一家建材商店。交通事故当时,李、崔二人正前往亦庄开发区送水泥。李某驾车行驶到交通事故地点时,因为只顾低头检拾滑落的驾驶证,而进入辅路将清洁工陈某撞倒。起初,李某一心想着赶快将陈某送往医院进行抢救。但是
    2023-06-05
    230人看过
  • 交通肇事是有可能犯故意杀人罪的吗
    交通肇事有可能犯故意杀人罪。交通肇事者在造成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将其隐藏或遗弃的,应当按照具体情况,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一、交通肇事后逃逸如何处罚交通肇事后逃逸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二、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后又自首怎么处罚行为人将人撞伤以后逃逸,致被害人死亡的案件应根据行为人不同的罪过形式予以
    2023-04-06
    196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故意杀人怎么进行处罚呢
    一、交通肇事罪故意杀人怎么进行处罚呢行为人交通肇事后,明知被害人已经重伤,若不及时抢救可能导致死亡,为逃避罪责,希望或放任被害人死亡,因而逃逸,致使被害人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的,其主观心理状态已明显从交通肇事时的过失转变为对被害人死亡结果发生的希望和放任的故意,构成了不作为故意杀人罪,依照刑法第232条处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二、交通肇事逃逸不构成犯罪要怎么进行处罚呢按照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分别视有关情形予以处罚:1、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9条的规定
    2024-01-08
    400人看过
  • 如何正确适用交通肇事罪转化为故意杀人罪的规定
    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一、出租车撞人逃逸怎么处罚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吊销驾驶证,且终身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处罚。二、开车逃逸致死怎么处罚开车逃逸致人死亡,构成交通肇事罪,应当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且行为人造成他人死亡的,还需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费用。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三、肇事逃逸死亡判
    2023-02-08
    482人看过
  • 交通肇事故意伤害如何惩罚
    如因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引发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事故5死一伤,如何惩罚交通事故造成五人死亡并且承担全部责任的情况下属于交通肇事罪情节恶劣的情形,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根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一)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死亡六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六十万元以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
    2023-07-21
    68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故意杀人罪行的判刑规定及案例分析
    交通肇事罪虽然和故意杀人罪不同,但是交通肇事罪在一定情形下是可以转化为故意杀人罪的。第一、行为人交通肇事后,明知被害人已经重伤,若不及时抢救可能导致死亡,为逃避罪责,希望或者放任被害人死亡,因而逃逸,致使被害人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的,其主观心理状态已明显从交通肇事的过失转变为对被害人死亡结果发生的希望和放任的故意,构成了不作为故意杀人罪,依照刑法第232条处罚。第二、肇事行为人明知被害人不经紧急救治极有可能死亡,而将其转移至不易被人发现的地方隐藏或遗弃,从而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及时抢救而死亡。肇事行为人这种拖挂和转移行为直接对被害人生命权造成了侵害,其主观心理状态已发生了质的转化,以不作为的方式构成故意杀人罪,依照刑法第232条处罚。因此,如果因交通肇事涉嫌故意杀人的话,则会被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非故意杀人罪怎么判刑(一)故意杀人的,处
    2023-08-13
    183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哪个轻哪个重
    一、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哪个轻哪个重故意杀人罪更重。交通肇事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二、交通肇事可以转化为故意杀人罪吗(1)行为人交通肇事后,明知被害人已经重伤,若不及时抢救可能导致死亡,为逃避罪责,希望或放任被害人死亡,因而逃逸,致使被害人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的,构成了不作为故意杀人罪。(2)肇事行为人明知被害人挂附在车辆上,继续行驶极有可能导致
    2024-01-29
    108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与故意杀人罪的法律分析
    一、行为未构成犯罪的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处理,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交通肇事构成犯罪后逃逸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理,处三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案件的处理,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二、区别: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而故意罪是故意犯罪。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还算逃逸吗?1、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还算逃逸,交通肇事逃逸后,仍然可以认定为自首的情形如下:(1)逃逸人主动到交管部门或者其他公安部门投案并如实交代罪错事实的;(2)逃逸人委托他人或打电话向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报案,等候处理并如实交代罪错事实的;(3)逃逸人途中向交管部门或当地有关部门报案,等待接受处理的。2、交通事故肇事逃逸认定标准:(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事故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3)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
    2023-07-19
    153人看过
  • 男子开车撞人又抛尸一时侥幸交通肇事成故意杀人
    铜川耀州交警大队近日接到一名群众报警称,他的一名亲属闫某从4月16号晚上9点失踪到现在,家人怀疑可能遭遇车祸,想询问在耀瑶公路段是否发生过交通事故。铜川市公安局耀州分局交警大队事故科民警焦某某:16号晚上没有交通事故,家属又打电话说他那个村口发现有血迹,到达现场以后有两滩血迹,有人体倒地以后在路面拖印痕迹,车辆遗留的散片,不排除交通事故。民警对血迹采样后,告知家属扩大寻人范围,等待血液比对结果。就在各方焦急等待时,当天下午4点左右,有群众报案称在耀州区寺沟镇白家庄村村西边的深沟内发现一具女尸。由于女尸距离车祸现场仅8公里左右,警方怀疑与早上8点报失的闫某有关系,于是立刻联系其家属赶往现场。铜川市公安局耀州分局刑警大队技术中队中队长王某:闫某的儿子左某确认是其母亲,没有什么锐器,钝器明显的伤痕,又没有任何搏斗痕迹。经过法医尸检和车祸现场车辆碎片、血迹的综合分析,耀州警方将此案确定为一起交通肇
    2023-08-16
    234人看过
  • 交通肇事后抛弃被害人的行为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罪
    6月7日,中国法院网刊登了《王某交通肇事后抛弃被害人行为如何定性》一文,作者林振通认为,被告人王某的行为应认定为交通肇事罪和(间接)故意杀人罪。笔者对被告人王某的行为已构成罪名无异议,但认为最终应按(间接)故意杀人罪对其定罪处罚,理由如下:一、被告人王某的前行为(交通肇事罪)被后行为(故意杀人罪)吸收,属处断的一罪所谓处断的一罪,是指本为数罪,但在实际处罚时,鉴于数罪之间的特殊关系,而按照一罪处理的犯罪类型。包括连续犯、牵连犯和吸收犯。其中,吸收犯是指事实上数个不同性质的行为,其中的一个犯罪行为吸收其他犯罪行为,仅成立吸收行为一个罪名的犯罪。根据刑法理论界的通说,吸收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一)重行为吸收轻行为;(二)主行为吸收从行为;(三)事中行为吸收事前、事后行为。本案中,被告人王某驾驶汽车将受害人谢某撞倒致伤后,负有积极抢救被害人谢某的特定义务。而其却将受害人谢某抛至路旁排水沟内,
    2023-06-11
    139人看过
  • 未成年人肇事发生交通事故如何处理
    未成年人肇事发生交通事故的,应当在现场放上警示牌,并对现场拍照,还要及时联系未成年人家长或监护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未成年人肇事发生交通事故如何处理的法律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中华人
    2022-07-09
    203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交通肇事构成故意杀人吗,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西藏在线咨询 2023-08-11
      交通肇事通常是不构成故意杀人的,但是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 交通肇事故意杀人罪如何处罚,法律如何规定
      广东在线咨询 2023-09-09
      交通肇事故意杀人罪的处罚: 1、行为人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2、行为人事后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因行为人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这些交通肇事罪故意杀人如何处罚的呢?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7-20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交通肇事和故意杀人如何区分,有哪些规定
      山东在线咨询 2023-09-30
      交通肇事和故意杀人罪的区分是:交通肇事是指行为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主观上是过失心态;故意杀人是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主观上是故意的心态。
    • 在对于交通肇事故意杀人赔偿是如何样的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8-04
      交通事故是否构成故意杀人,要看主体的行为动机是否是故意且致人死亡。 一、故意杀人罪的构成 1、客体要件 故意杀人罪侵犯的客体是别人的生命权。法律上的生命是指能够独立呼吸并能进行新陈代谢的活的有机体,是人赖以存在之前提。 2、客观要件 首先必须有剥夺别人生命的行为,作为、不作为均可以构成。以不作为行为实施的杀人罪,只有那些对防止别人死亡结果发生负有特定义务的人才能构成。 其次,剥夺别人生命的行为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