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国家安全罪与危害公共安全罪有哪些区别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21 19:02:42 446 人看过

危害国家安全罪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区别在于:

1、侵犯的利益对象不同。所谓公共安全,是指社会和公民个人从事和进行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娱乐和交流所需的稳定外部环境和秩序;

2、具体罪名不同。危害国家安全的罪行有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罪。叛变、叛逃罪。间谍,资敌罪。危害公共安全罪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与交通肇事罪的区别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造成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与交通肇事罪的主要区别是:根据我国刑法法条中的相关规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在除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手段或者方法外,采取了概括性的描述“其他危险方法”。对“以其他危险方法”加以正确的理解和界定的关键是如何准确界定“其他”。界定“其他”的涵义,即是要明确“危险方法”是相对哪些行为而言。一般说来,这里的其他危险方法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其他危险方法是指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以外的危险方法;

第二,其他危险方法应理解为与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危险性相当的、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方法,即这种危险方法一经实施就可能造成或造成不特定多数人的伤亡或重大公私财产的毁损;

第三,其他危险方法应当理解为,是现行刑法没有明确规定的危险方法犯罪,即刑法分则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已经涉及到的具体罪名规定的行为之外的其他行为。否则就应当以刑法规定的具体罪名予以定罪,而不以本罪定罪处罚。

行为人的主观心态。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故意犯罪,行为人明知其行为会造成或者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却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交通肇事罪在主观方面只能是过失,即行为人在主观上不希望发生危害社会的严重后果,但是应当预见或者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轻信能够避免,自己的行为可能引起危害公共安全的严重后果。

如果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做出了任何的违法行为后,不仅会给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造成危害,也是会给社会治安和秩序造成危害,那么当发生了违法行为后,司法机关是会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立案调查,如果犯罪嫌疑人已经充分掌握了犯罪嫌疑人的证据后,既可以进行逮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零八条投敌叛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或者带领武装部队人员、人民警察、民兵投敌叛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3日 11:1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危害公共安全罪和危险驾驶醉的区别
    一、危害公共安全罪和危险驾驶醉的区别二者共有的违法侵害客体均为主观公共安全,其差异主要体现于主观心态与犯罪构成两方面:1.主观性态差异:危险驾驶罪属故意心态,可包含希望或放任态度;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则需具备故意,而过失损坏公私财物罪则仅承认因疏忽导致的过失。2.危害结果要求:危险驾驶罪是行为加之情节严重即可定罪,无需实际损害后果;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属于危险犯,要求行为人明知自身行为会对公众安全产生威胁仍为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
    2024-07-09
    200人看过
  •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与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限
    (一)客观方面都表现为使用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但后者必须发生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严重损失的后果才构成犯罪;前者只要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即使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也构成犯罪。(二)主观方面前者是犯罪的故意,后者由过失构成。在司法实践中,对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构成的上述犯罪难以区分。两者行为人对其行为可能造成的危害公共安全的严重后果均已预见,并且都不希望结果发生。但前者虽不希望却未采取避免结果发生的任何措施,而是心存侥幸任其发生,危害结果发生与否均不违背行为人的意愿。后者行为人则采取一定的措施或者相信具有可能防止结果发生的主、客观条件,只是过高地估计和轻信了这些条件,才使得危害结果未能避免,发生这种危害结果违背行为人的意愿。一、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罪构成既遂怎么判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罪与破坏交通设施罪,侵害的客体和对象相同。两者的主要区别是:(1)对犯罪结果要求不同。前者破坏
    2023-03-08
    228人看过
  • 【刑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破坏工厂、矿场、油田、港口、河流、水源、仓库、住宅、森林、农场、谷场、牧场、重要管道、公共建筑物或者其他公私财产,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一百一十六条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七条破坏轨道、桥梁、隧道、公路、机场、航道、灯塔、标志或者进行其他破坏活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
    2023-04-25
    138人看过
  • 危害公共安全罪高空抛物罪有区别吗?
    危害公共安全罪和高空抛物罪的区别为一个是故意进行投掷物品,另外一个非故意投掷物品。两者涉案情节一个轻一个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二【高空抛物罪】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要构成本罪,必须是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且属于“情节严重”。“高空抛物罪”的实行行为是“抛掷”,即“扔”或者“丢弃”之意。物品必须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被抛掷才可能构成“高空抛物罪”。从建筑学角度来讲,建筑物通常是指供人们进行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这些房屋或者场所既可能存在平层空间,也可能存在高层空间。“高空坠物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罪名是有明确区分的。如果高空抛物是在明知或应知楼下有人的情况下故意将物体抛下,就触犯了“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2023-03-11
    368人看过
  • 危害公共安全罪最少判多少天,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种类
    一、危害公共安全罪最少判多少天危害公共安全罪最少判多少天不能一概而论,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个概括性的罪名,不同罪名的最低判刑标准是不同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危害公共安全罪最低判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五条、第一百三十六条、第一百三十八条、第一百三十九条二、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种类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种类包括以下五种:1.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十个),如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2.破坏特定设施、设备的犯罪(十个),如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施罪;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3.实施暴力、恐怖活动的犯罪(五个),如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劫持航空器罪;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4.以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为对象的犯罪(九个),如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5.过失造成重大
    2022-07-06
    236人看过
  • 危害国家安全罪与其他犯罪区别的关键是
    危害国家安全罪是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行为。危害国家安全罪是一个概括性罪名,是对各种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共同特征的概括。各种具体罪名则各有其具体构成要件和特征,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是中国刑法中规定的危害性最大的一类犯罪。一般犯罪,是除了危害国家安全罪以外的侵害社会、他人法益的行为,其惩罚力度相较危害国家安全罪轻。二者的构成的累犯不同,如果是前者,可构成特别累犯,即前罪刑罚完毕后即使超过5年,仍属累犯,应从重处罚;如果是构成一般犯罪,则仅在前次刑罚后5年内再次犯罪构成累犯,超过5年,不认定累犯,不会从重处罚。一、刑满释放人员几年内重新犯罪会重判5年内再犯为累犯,重判,但是过失犯罪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五条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
    2023-03-07
    159人看过
  • 哪些犯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
    下列犯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失火罪、过失决水罪、过失爆炸罪、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破坏交通工具罪、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等。一、失火罪量刑具体细分成哪些标准失火罪量刑的标准: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二、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定罪标准:放火、决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中毒,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三、过失犯罪有哪些责任一般情况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5条规定,过失犯罪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
    2023-03-31
    447人看过
  • 间谍罪算不算危害国家公共安全罪
    间谍罪属于危害国家公共安全罪,危害国家安全罪是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危害社会主义制度的行为。危害国家安全罪是一个概括性罪名,包括12个罪名。一、刑法的危害行为有哪些刑法上危害行为: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二、犯罪行为的最本质特征是什么根据法律规定,犯罪行为最本质的特征是危害性、违法性、侵害性和惩罚性。具体有: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三、危害国家安全罪都有哪些罪名危害国家安全罪
    2023-04-12
    134人看过
  • 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公共安全是指
    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个概括性的罪名,这类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客观表现为实施了各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它同侵犯人身权利的杀人罪、伤害罪以及侵犯财产的贪污罪、盗窃罪等有显著的不同,危害公共安全罪包含着造成不特定的多数人伤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危险,其伤亡、损失的范围和程度往往是难以预料的。一、醉驾与危害公共安全能不能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追逐竞驶,是指行为人在道路上高速、超速行驶,随意追逐、超越其他车辆,频繁突然并线,近距离驶入其他车辆之前的危险驾驶行为。醉酒驾驶,是指在醉酒状态下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的行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行为人在主观上是希望、放任危害公共安全的结果发生,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危险驾驶行为会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抽象危险,并且放任该抽象危险状态的出现,其主观恶性比较大,对于具体的危险状态和危害
    2023-03-13
    73人看过
  • 危险驾驶罪和与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区别是什么?
    危险驾驶罪和与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区别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与危险驾驶罪的区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有必要阐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构成要件:刑法第114、115条第一款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性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严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无期或者死刑的。可见,其他危险方法是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危险物质的兜底条款,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应当要求该行为具有与这四种行为相当的危险性、破坏性,而不能泛指其他所有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同时,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故意犯罪,行为人不仅要故意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并且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如对醉酒驾车行为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就必须同时符合该罪的主客观要件,不能简单以危害后果
    2023-04-28
    112人看过
  • 危害国家的安全罪管辖
    刑事责任能力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件是指《刑法》第二编第一章规定的所有犯罪行为。《刑事诉讼法》第二十条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刑事案件:(一)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案件;(二)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什么是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国家安全罪是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行为。危害国家安全罪是一个概括性罪名,是对各种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共同特征的概括。各种具体罪名则各有其具体构成要件和特征,分别规定在刑法分则第一章中的12个条文里。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是中国刑法中规定的危害性最大的一类犯罪,因此,刑法分则在第一章就对危害国家安全罪进行了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罪的主观方面1.犯罪主体自然人犯罪主体,且多为一般犯罪主体。对于大多数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来说,不论是中国公民、外国公
    2023-06-02
    368人看过
  • 故意杀人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区别在哪里
    关于以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等危险方法杀人案件的定性,我国刑法理论一直认为,凡是以放火等危害公共安全的方法故意杀人的,不能认定为故意杀人罪,只能认定为放火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事实上,以放火、爆炸等危害公共安全的方法故意杀人时,其行为不仅符合放火、爆炸等罪的构成要件,而且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可谓想象竞合犯;而无论从性质上、还是从法定刑上看,故意杀人罪都重于放火、爆炸等罪,故将上述行为认定为故意杀人罪,才符合想象竞合犯的处理原则。如果将以放火、爆炸等危害公共安全的方法故意杀人的案件认定为放火、爆炸等罪,在未造成严重后果时,会导致罪刑不协调。反之,将以放火、爆炸等危险方法故意杀人的行为认定为故意杀人罪,则有利于做到罪刑相适应。将故意以危险方法杀人的案件认定为危害公共安全罪,也不利于区分故意杀人罪与放火等罪的区别。反之,将以危险方法杀人的行为认定为故意杀人罪,则不致造成定性上的
    2023-04-01
    335人看过
  • 危害国家安全罪辩护词
    一、危害国家安全罪辩护词(一)标题。可写关于×××(人)××××案的辩护词。(二)前言交代辩护人的合法地位。同时简要说明辩护人事前进行了哪些工作,如查阅案卷,了解案情,同在押的被告会见或通信等(多限于律师)。在前言的最后,可概括说明辩护人对此案件的基本观点。如认为公诉人指控被告的犯罪事实不能成立,或定罪不当,等等。(三)辩护理由这是辩护词的主体部分,从事实上、从法律上、从被告的认罪态度上提出辩护理由。具体可从分析公诉人所提出的被告的犯罪事实是否能成立等方面提出辩护理由;或者运用法律定罪量刑上提出意见,针对起诉书中提出的罪名发表意见;认罪态度主要是根据党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政策,提出可以从轻的理由。(四)结尾。归结辩护理由,提出有关判处被告的建议。(五)写明辩护人姓名,并注明具体日期。二、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零二条【背叛国家罪】勾结外国,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
    2023-06-11
    240人看过
  • 危害公共安全罪与武装叛乱罪之间有何区别
    危害公共安全罪不属于武装叛乱罪,而是危害国家安全罪。我国刑法规定,组织、规划、实施武装叛乱或者武装暴乱的,对首要分子或者犯有重大罪行的,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策动、胁迫、勾引、收购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武装部队人员、人民警察、民兵武装叛乱或者武装暴乱的,按照前款从重处罚。危害公共安全罪和武装叛乱罪危害公共安全罪不属于武装叛乱罪。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个概括性的罪名,这类犯罪客观表现为实施了各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武装叛乱罪是指采取武装对抗的形式,以投靠境外组织或境外敌对势力为背景,或者意图投靠境外组织或境外敌对势力,而反叛国家和政府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零四条组织、策划、实施武装叛乱或者武装暴乱的,对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对积极参加的,处三年
    2023-08-08
    254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危害公共安全罪构成什么罪,危害公共安全罪,危害公共
      湖南在线咨询 2021-11-16
      危害公共安全罪是刑事犯罪。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种概括性的犯罪。这类犯罪侵犯的对象是公共安全,客观表现为各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与侵犯人身权利的杀人罪、伤害罪、侵犯财产的贪污罪、盗窃罪明显不同。危害公共安全罪包括造成不特定多数人伤亡或者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危险,其伤亡和损失的范围和程度往往是不可预测的。因此,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危害极大的一种普通刑事犯罪。
    •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种类有哪些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主要特点
      山西在线咨询 2021-11-25
      根据《刑法分则》第二章和《刑法修正案(三)》、《刑法修正案(六)》、《刑法修正案(八)》,危害公共安全罪共有47起。一、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包括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失火罪;过失决水罪;过失爆炸罪;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过失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二、破坏特定设施设备的犯罪包括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施罪;破坏电力设备罪;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破坏广
    • 莱芜有哪些危害国家安全罪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5-30
      危害国家安全罪是一个统称罪名,具体包括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武装叛乱、暴乱罪、颠覆国家政权罪、投敌叛变罪、叛逃罪等,以背叛国家罪为例,犯此罪的,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 危害公共安全罪与危险性物质罪
      山西在线咨询 2023-06-27
      造成严重后果的、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拘役或者管制。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毒害性、投放危险物质以外的并与之相当的危险方法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主观方面是故意、爆炸,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客观方面表现为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是指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
    • 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公共安全罪)
      广西在线咨询 2023-02-26
      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个概括性的罪名,这类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客观表现为实施了各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它同侵犯人身权利的杀人罪、伤害罪以及侵犯财产的贪污罪、盗窃罪等有显著的不同,危害公共安全罪包含着造成不特定的多数人伤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危险,其伤亡、损失的范围和程度往往是难以预料的。因此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普通刑事犯罪中危害性极大的一类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