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驾驶机动车肇事逃逸有哪些后果
尚不构成犯罪:
1.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2.机动车驾驶人造成致人轻伤以上或者死亡的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一次记12分;
3.机动车驾驶人造成致人轻微伤或者财产损失的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一次记6分。
构成犯罪:
1.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2.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构成交通肇事罪,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驾驶机动车肇事逃逸不赔钱怎么办
驾驶机动车肇事逃逸不赔钱可以依法提起民事诉讼,通过诉讼方式,请求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法律规定要求相关责任人员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条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三、驾驶机动车肇事逃逸的情形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事故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五章 交通事故处理 第七十四条 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n 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
驾驶机动车肇事逃逸几年不能领驾驶证
473人看过
-
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是否属于肇事逃逸?
437人看过
-
未成年驾驶机动车肇事逃逸处理规定
285人看过
-
机动车驾驶人肇事逃逸后,能否拿到保险赔偿?
126人看过
-
驾驶机动车肇事后十个小时以后联系你算不算肇事逃逸
343人看过
-
驾驶机动车闯黄灯后果有哪些
148人看过
-
酒后驾驶机动车肇事逃逸,酒后逃逸和肇事逃逸会被吊销驾驶证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2-07-25交通肇事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可以重新考取驾驶证。 交通肇事后逃逸,构成犯罪的,终生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一百零一条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
醉酒后驾驶机动车肇事逃逸,会判多久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1-06-24醉酒驾驶机动车肇事逃逸的判刑标准是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肇事逃逸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后有效期多久甘肃在线咨询 2022-07-28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机动车驾驶证:(一)有器质性心脏病、癫痫病、美尼尔氏症、眩晕症、癔病、震颤麻痹、精神病、痴呆以及影响肢体活动的神经系统疾病等妨碍安全驾驶的疾病的;(二)三年内有吸食、注射毒品行为,或者解除强制隔离戒毒措施未满三年,或者长期服用依赖性精神药品成瘾尚未戒除的;(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构成犯罪的;(四)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五)醉酒驾驶机动车
-
机动车驾驶肇事逃逸吊销证几年宁夏在线咨询 2022-08-16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机动车驾驶证:(一)有器质性心脏病、癫痫病、美尼尔氏症、眩晕症、癔病、震颤麻痹、精神病、痴呆以及影响肢体活动的神经系统疾病等妨碍安全驾驶的疾病的;(二)三年内有吸食、注射毒品行为,或者解除强制隔离戒毒措施未满三年,或者长期服用依赖性精神药品成瘾尚未戒除的;(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构成犯罪的;(四)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五)醉酒驾驶机动车
-
驾驶机动车撞伤宠物后逃跑算作肇事逃逸吗?广西在线咨询 2024-11-25一、未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的情况 在驾车行驶过程中不慎撞击狗儿,导致其痛苦离开。这种情况并不等同于通常所理解的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明确指出,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驾驶者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了逃避自身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而有意地选择逃离现场,以规避对事故责任的追究和惩罚。 不过,在遇到交通事故时,只有驾驶者涉及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才可能构成所谓的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需要强调的是,如果所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