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不保护什么作品,著作权合理使用的类型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1 17:51:23 107 人看过

一、著作权不保护什么作品

著作权不保护的作品:

1.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

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不仅有形式要件,而且要求内容也要合法,不得违反宪法、法律、法规、党的政策和决议等。

2.有悖社会公德和妨害公共秩序的作品

世界各国的著作权法律都不保护黄色的、内容淫秽的作品。同样,许多国家对故意欺骗公众的作品以及蔑视宗教信仰的作品也不给予著作权法上的法律保护。

3.进入公人领域的作品

保护期届满后,作品即进入公有领域。其著作财产权不受著作权法保护,任何人都可以不经作者同意、不支付任何报酬加以利用,但不能损害作品作者的人身

4.不是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五条规定,这类作品包括三种。第一、国家的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官方正式译文。第二,时事新闻。第三,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二、著作权合理使用的类型

著作权合理使用的类型:

1.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2.为介绍、评论一个作品或者说明一个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3.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视节目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等。

三、著作权中不受时间限制的有哪些

著作权中不受时间限制的有: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

1.署名权,是代表作者的一项权利,代表作者在作品上可署名。

2.修改权是指作者依法授权他人的作品有修改的权利。通常是指对已完成的作品改变格式或不同形式的加以改变,包括作者在思想与情感不变的情况下对表现形式改变,作品局部或全部的改变,这也不受时间限制。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0日 14:0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著作权合理使用相关文章
  • 著作权人死了之后著作权法还保护作品著作权吗
    著作权人死了之后,著作权依然受法律保护,个人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期限是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著作权法》第二十三条自然人的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作品、著作权(署名权除外)由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其发表权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创作完成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本法不再保护。视听作品,其发表权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创作完成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
    2023-03-24
    270人看过
  • 著作权人的类型和著作权的内容是什么
    1、(二)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也就是说,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没有参与作品创作,但是拥有著作权第二,著作权的内容是什么。具体包括:(1)出版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开的权利。署名权是指表明作者身份和在作品上签名的权利。作者有权签字或不签字;有权署名实名,也有权署名化名(化名)。作者也有权禁止他人在自己的作品上签名(3)修改权,即修改或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是否修改、如何修改、是否授权他人修改,应根据作者的意愿,不得强行修改,修改后的作品与改编作品不同。这里的修改,是指对作品内容的局部修改和词语的修改。改编是指在不改变作品基本内容的情况下,将作品从一种类型改为另一种类型(如将小说改编成电影剧本),或在不改变原作品类型的情况下,改变作品体裁(如将科学专著改写成科普读物)(4)保护作品完整性的权利,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和篡改的权利。作者有权保护自己的作品不受他人的诽谤,不受
    2023-05-02
    188人看过
  • 著作权人类型
    著作权人
    著作权人是著作权权利义务的承担者,又称著作权主体。《著作权法》第九条原规定,著作权人包括:(一)作者;(二)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现将该条修改为:著作权人包括:(一)作者;(二)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据此,著作权人包括创作作品的作者和不参与创作但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公民、法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是民事权利的主体。著作权是一种民事权利。公民和法人也可以成为著作权人。法人可以成为著作权的主体,这在法国、日本、俄罗斯、意大利、波兰等许多国家的法律中都有规定。例如,《俄罗斯民法典》第484条规定,法人根据该法典的条件和范围享有著作权。我国著作权法明确规定,法人可以成为著作权人,国家是一个特殊的民事主体,在某些情况下,国家可以成为著作权人。意大利《著作权法》第11条第一款规定,国家、省、镇创作并以其名义出版的作品,其著作权属于国家
    2023-05-07
    442人看过
  • 著作权中的立体作品保护有什么类别?
    第一、文学作品。是指小说、诗歌、散文、论文等文学作品。它是一种通过与文字(包括数字符号)相当的文字或符号来表达思想或感情的形式。第二、口述作品。是指即兴演讲、讲座、法庭辩论等口头形式的作品。诗歌朗诵等预先创作的口述作品不属于口述作品。但关于口述作品,他们必须是即兴创作的。目前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音乐、戏剧、民间艺术、舞蹈、杂技等新作品。第三、立体工程。包括:建筑工程(包括建筑本身,包括建筑设计图纸、模型)建筑工程,顾名思义,是指建筑物、构筑物状况所表现出来的具有美学意义的工程。中国著作权法只包括建筑物本身,设计图纸和模型单独列示,予以保护。一、著作权侵权怎么认定(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二)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的;(三)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四)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五)剽窃他人作品的;(六)未经著作
    2023-03-30
    72人看过
  • 法律规定中著作权合理使用类型
    法律规定中著作权合理使用类型如下: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视节目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等。一、借用别人的文章是否侵犯著作权借用别人的文章是否侵犯著作权要依据借用的目的而定,如果是在新闻报告中或者评价某一作品时部分借用的,是不会构成著作侵权的。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二、转载别人的文章违法吗视情况而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的转载,是指报纸、期刊登载其他报纸期刊已发表的作品的行为。报纸、期刊转载其他报纸已经发表的作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赋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作品刊登后,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外,其他报刊可以转
    2023-06-28
    97人看过
  • 著作权法规定了作品的合理使用
    1、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或者不向著作权人付费,但应当写明作者姓名和作品名称,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四)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发表的作品(1)利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进行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2)介绍、评论作品或解释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3)报道时事新闻,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和其他媒体刊载、引用已发表的作品是必然的(四)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和其他媒体刊播其他报纸发表的有关政治、经济、宗教等问题的时事文章,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和其他媒体,但作者国不得刊播的除外。(五)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和其他媒体刊播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六)翻译、复制少量已发表的作品,供学校课堂教学和科学研究使用,供教学、科研人员使用,(七)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出版的作品;(八)图书馆、档案馆
    2023-05-07
    157人看过
  • 著作权的合理使用能改编该作品么
    提问者,著作权的合理使用不包含改编该作品,但是改编作品者可以改编原作品且享有该改编作品的著作权,同时改编原作品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10)第十二条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其著作权由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著作权的合理使用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10)第二十二条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一)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二)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三)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四)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
    2023-03-01
    186人看过
  • 著作权保护作品具体包括什么,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必须具备的要件
    一、著作权保护作品具体包括什么著作权保护作品具体包括:1.文字作品;2.口述作品;3.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4.美术、建筑作品;5.摄影作品;6.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影的方式创作的作品;7.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8.计算机软件;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二、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必须具备的要件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具备的要件:1.独创性,也叫原创性,是首要条件。指由作者独立构思而成的,作品的内容或表现形式完全或基本不同于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即不是抄袭、剽窃、篡改他人的作品;2.可复制性,是能以某种物质复制形式表现的智力创作成果。复制形式包括印刷、绘画、摄影、录制等。这里不排除对未被有形载体固定的口头作品的保护;3.著作权作品是作者的思想表现形式,即单纯的思想或情感本身而不具有文学、艺术等客观表现形式的,不能成为著作权客体。三、著作权登记需要的材料
    2023-04-30
    356人看过
  • 什么是影视作品著作权保护
    一、什么是影视作品著作权保护1、影视作品著作权保护,是指对影视作品作者著作权益,依据著作权法的规定进行保护。对侵犯著作权的行为,给予相应处罚。2、著作权的权利如下:(1)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2)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3)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4)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5)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数字化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6)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7)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视听作品、计算机软件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8)展览权,即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9)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10)放映权
    2023-06-19
    297人看过
  • 如何获得著作权使用权,著作权合理使用的情形
    一、如何获得著作权使用权想要获得著作权中的使用权,当事人可以和著作权人签订许可使用合同,取得作品的使用权。《著作权法》第二十四条使用他人作品应当同著作权人订立许可使用合同,本法规定可以不经许可的除外。许可使用合同包括下列主要内容:(一)许可使用的权利种类;(二)许可使用的权利是专有使用权或者非专有使用权;(三)许可使用的地域范围、期间;(四)付酬标准和办法;(五)违约责任;(六)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内容。二、著作权合理使用的情形1、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这种情形下使用人的目的只能仅限与个人学习研究,而不能以盈利为目的。2、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这里的引用,有必要明确写清楚被引用人姓名、作品的名称和出版社以及页码等。3、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视节目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例
    2024-01-12
    210人看过
  • 著作权法对哪些类型不予保护?
    (一)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何种作品属于禁止出版、传播,应当根据出版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我国目前尚无出版法。但根据目前《关于处理违法的图书杂志的决定》中,下列图书、杂志是违法的:(1)反对现行政权、违反现行政策、法律;(2)破坏民族团结;(3)妨碍邦交、反对世界和平;(4)泄露国家机密;(5)宣扬淫秽、凶杀、纵火、等犯罪行为的;(6)具有封建迷信内容的。(二)不适用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1、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司法、行政性质的文件,以及官方正式译文。2、时事新闻。时事新闻只是一种客观事件本身,不受法律保护。由于对时事新闻的报道是为了迅速广泛地传播,如果给予保护,就会影响它的传播,难以达到及时传递信息的目的。3、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这几项内容本身是一种通用工具,不具有独创性,不符合作品的独创性。著作权法保护的范围是哪些著
    2023-07-04
    266人看过
  • 著作权法保护哪些作品?不保护哪些作品?
    著作权法保护以下列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一)文字作品;(二)口述作品;(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四)美术、建筑作品;(五)摄影作品;(六)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七)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八)计算机软件;(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根据其作者所属国或者经常居住地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的著作权,受著作权法保护。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未与中国签订协议或者共同参加国际条约的国家的作者以及无国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国参加的国际条约的成员国出版的,或者在成员国和非成员国同时出版的,受著作权法保护。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不受著作权法保护。著作权法不适用于(一)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
    2023-06-08
    444人看过
  • 作品什么不属于著作权的保护范畴
    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有三种类型的作品不受法律保护。1、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2、不适用于《著作权法》的作品。它们包括下列作品:法律、法规,国家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极其官方正式译文;时事新闻;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3、超过了《著作权法》规定的保护期限的作品。一、幼儿作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否享有著作权幼儿虽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享有著作权并受法律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作出了具体规定:1、著作权属于作者,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作者。2、《著作权法》所称作品主要包括以下列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1)文字作品;(2)口
    2023-03-19
    238人看过
  • 作品著作权是什么,著作权作品都有哪些
    一、作品著作权是什么作品著作权也称版权,是指作者及其他权利人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总称。著作权的保护主要包括著作权的基本原则、著作权的主体保护、著作权保护的客体、著作权保护的内容、著作权保护的期限以及侵权的相关法律责任。二、著作权作品都有哪些著作权的保护主要包括著作权的基本原则、著作权的主体保护、著作权保护的客体、著作权保护的内容、著作权保护的期限以及侵权的相关:1、文字作品:文字作品是指以语言文字的形式,或其他相当于语言文字的符号来表达作者感情、思想的作品。2、口述作品:口述作品是指以口头语言创作的、未以任何物质载体固定的作品,如演说、授课、法庭辩论、祝词、布道等。3、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1)音乐作品:音乐作品,这是指能够演唱或演奏以旋律节奏、合声进行组合,以乐谱或歌词表达作者思想的作品,如民歌、通俗歌曲、流行歌曲、交响曲、弦乐曲、爵士乐、吹打乐
    2023-02-16
    293人看过
换一批
#著作权法
北京
律师推荐
    #著作权法 知识导航
    展开

    著作权的合理使用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法律允许他人自由使用享有著作权的作品,而不必征得权利人的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的合法行为。 主要包括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 更多>

    • 著作权法保护的是什么类型的作品呢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5-16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作品; (四)美术、摄影作品; (五)电影、电视、录像作品; (六)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 (七)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
    • 著作权的取得与作品类型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8-15
      就条件的性质而言,可以分为实质条件和形式条件两种。 所谓实质条件,是指法律以文学艺术作品的产生作为取得著作权的惟一的法律事实,大体有两种标准。一种标准是只要特定的思想或情感被赋予一定的文学艺术形式,这种形式无论是作品的全部还是其中的局部,也不问该作品是否已经采取了一定物质形式被固定下来,都可以依法被认为是受保护的作品。另一种标准是,除了具备作为作品的一般条件,即表现为某种文学艺术形式外,还要求这种
    • 那些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都是哪些类型的作品?
      香港在线咨询 2023-04-04
      是不适用于《著作权法》的作品。它们包括下列作品: (1)法律、法规,国家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极其官方正式译文; (2)时事新闻; (3)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 著作权包括哪些类型的著作权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8-14
      著作权又称为版权包括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和作品登记,其中作品登记又包括音乐作品、图形作品、摄影作品、建筑作品等等
    • 什么作品不受著作权保护,可以申请著作权的作品有什么?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8-07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第三条本法所称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四)美术、建筑作品; (五)摄影作品; (六)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七)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八)计算机软件; (九)法律、行政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