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内容讲述了在面临严重人身安全威胁时进行防卫行为,导致不法侵害人受到伤害的情况不属于防卫过当,不需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必须有证据证明对方是在进行抢劫,且一定是在抢劫过程中打死对方。如果在制服了对方过后再将其杀害,那就属于防卫过当,需要被判刑。
在面临正在进行中的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害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时,进行防卫行为,导致不法侵害人受到伤害的情况,不属于防卫过当,不需承担刑事责任。但是要有证据证明对方是在进行抢劫,且一定是在抢劫过程中打死对方,若是在制服了对方过后再将其杀害,那就属于防卫过当,是要被判刑的。
防 卫 与 抢 劫 罪
防卫与抢劫罪是指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而采取的合理防卫行为,与抢劫罪有所区别。防卫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合法利益,而抢劫罪则旨在非法占有他人的财物。
在司法实践中,防卫与抢劫罪的具体区分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攻击的性质和程度,防卫行为的发生和实施情况,以及被攻击人的行为和意图等。如果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了不应有的伤害或损失,则可能会被认定为过度防卫罪或故意伤害罪等罪名。
防卫与抢劫罪在法律上具有一定的区别,但两者都是犯罪行为,都需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在具体案件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认定行为人的罪名,并依法进行量刑和处理。
防卫行为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避免不法侵害人受到伤害,但也需要考虑防卫行为是否适当以及攻击的性质和程度等因素。在司法实践中,防卫与抢劫罪需要进行具体区分,以避免过度防卫或故意伤害等罪名的发生。两者在法律上具有一定的区别,但都需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
如何界定聋哑人犯罪的刑法责任
446人看过
-
犯罪未遂与杀人未遂的界定有何不同?
384人看过
-
单位犯罪责任人的判罚应该如何界定
254人看过
-
未成年杀人案件中,监护人的刑责如何界定?
355人看过
-
量刑标准如何界定过失杀人罪
347人看过
-
杀人未遂应该如何界定
179人看过
-
单位犯罪个人有没有责任如何界定陕西在线咨询 2023-12-09单位犯罪,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有责任,其他人员没有责任。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
如何界定未成年人犯罪甘肃在线咨询 2023-08-28未成年人犯罪这样界定: 1、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称完全刑事责任年龄; 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有在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才应当负刑事责任,称不完全刑事责任年龄; 3、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任何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 4、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学校的责任如何界定北京在线咨询 2022-05-04《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涉及到学校的责任规定,有以下内容:第六条对未成年人应当加强思想、道德、法制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对于达到义务教育年龄的未成年人,在进行上述教育的同时,应当进行预防犯罪的教育。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的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使未成年人懂得违法和犯罪行为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危害,违法和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树立遵纪守法和防范违法犯罪的意识。第七条教
-
刑事犯罪的累犯如何界定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04由此可见,累犯的构成必须基于在法定期限内犯有法定的前后两罪这一犯罪事实,其法定的主观条件是前后两罪均为故意犯罪,刑罚条件是前后两罪应当为判处有期徒刑以上之罪,时间条件是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新罪。 累犯构成的主观条件、刑罚条件和时间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
抢劫罪与相似犯罪的界限如何界定浙江在线咨询 2022-06-241、根据法律规定,抢劫信用卡后使用、消费的,以行为人实际使用、消费的数额为抢劫数额。 2、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无法实际使用、消费的部分,虽不计入抢劫数额,但应作为量刑情节考虑。 3、通过银行转账或者电子支付、手机银行等支付平台获取抢劫财物的,以行为人实际获取的财物为抢劫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