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典的征收是什么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七条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征收、征用不动产或者动产的,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
第二百四十三条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组织、个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动产。
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征收组织、个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动产,应当依法给予征收补偿,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征收个人住宅的,还应当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条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征收补偿费等费用。
二、房屋征收的流程
1)市、县级人民政府组织相关部门论证修改征收补偿方案,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并进行相应修改,及时公布相关情况。
(2)市、县级人民政府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涉及被征收人数量较多的,还应当经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决定。
(3)因旧城区改建需要征收房屋,多数被征收人认为征收补偿不符合《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规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被征收人和公众代表参加的听证会,并根据听证会情况修改方案。
(4)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并及时公布。
(5)房屋征收部门依据房屋征收决定对房屋征收范围内的房屋的权属、区位、用途、建筑面积等情况组织调查登记,并公布调查结果。
(6)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房地产评估机构按照房屋征收评估办法对被征收房屋的价值进行评估,房地产评估机构由被征收人协商选定,协商不成的,由多数人选定、随机选定等方式确定。
(7)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就补偿方式、补偿金额和支付期限、用于产权调换房屋的面积和地点、搬迁费、临时安置费或者周转用房、停产停业损失、搬迁周期、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事项进行协商并订立补偿协议。
(8)因故无法达成协议时,由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补偿决定,并在房屋征收范围内予以公告。
(9)在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予以补偿后,被征收人在补偿协议约定或补偿决定确定的期限内完成搬迁。
(10)在被征收人搬迁完毕后由房屋征收部门负责对被征收房屋进行拆迁重建,被征收人在搬迁期内拒不搬迁的,作出征收决定的市县人民政府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
民法典农村土地征收的程序是什么,相关法律规定
109人看过
-
民法典的用益物权人因征收、征用有权获得补偿是什么
221人看过
-
民法典中有关于征用、征收的条例吗
448人看过
-
民法典关于征收征用规定的重要内容
301人看过
-
民法典对遗产税征收的相关规定
386人看过
-
民法典的概述:它究竟是什么样的民法典?
445人看过
-
民法典收集欠钱证据的方法是什么江西在线咨询 2023-07-21收集欠钱证据主要在于三点: 1、收集借过钱的证据。要提供当时把钱借给对方的证据,比如向对方转账的银行凭条、如果以现金方式给的钱,要打印从银行取现金的凭条等; 2、收集主张债权的证据。既可以是对方以书面形式的“还款计划”,也可以以录音、录像的形式证明曾多次向对方要过钱; 3、收集对方财产信息。调查对方的财产情况,要主要是对方的账户、房子、车、公司股权等情况,可以委托律师调查。
-
什么是《民法典》的总则?山东在线咨询 2021-09-0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是民法典的总则编,规定了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和一般规定,在民法典中起统领性作用。共分基本规定、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民事权利、民事法律行为、代理、民事责任、诉讼时效、期间计算和附则11章、206条。
-
民法典的什么是定遗弃的安徽在线咨询 2022-11-13遗弃的判定标准是:负有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的,属于遗弃。夫妻有相互扶养的义务。需要扶养的一方,在另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有要求其给付扶养费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第一千零五十九条夫妻有相
-
民法典关于收养的规定是什么,法律怎么规定的江西在线咨询 2023-08-08收养应当遵循最有利于被收养人的原则,保障被收养人和收养人的合法权益。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无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 (二)有抚养、教育和保护被收养人的能力; (三)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 (四)无不利于被收养人健康成长的违法犯罪记录; (五)年满三十周岁。
-
什么是民法典123条北京在线咨询 2023-10-25民事主体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因素,在我国,民事主体都是受法律保护的。民事主体包括一些基本的权利,任何人都不可以被侵犯。这其中就包括公民的知识产权。《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三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