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办案超期羁押的,应当立即向检察机关申诉。根据《人民检察院看守所检察办法》的规定,当事人发现同级办案机关超期羁押的,立即报经本院检察长批准,向办案机关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发现上级办案机关超期羁押的,及时层报上级办案机关的同级人民检察院。
3名民警办案途中遇见车祸救出20余人
直到收到一份安徽警方的通报函,江阴警方才知道在安徽省宿州市近期发生的一起重大车祸中,3名江阴民警的英勇表现。原来,5月27日那天上午,3名江阴民警在赴外地办案途中,碰上一起车祸,他们在20分钟内抢险救出了20余人。
5月27日上午10时许,江阴市公安局刑警大队民警沈建国、要塞派出所民警庄熠等一行3人着便服乘坐一辆警牌普桑轿车,出差途经安徽宿州墉桥区206国道符离段,发现远处一辆安徽牌照的大客车侧翻在宽敞的道路上,旁边没有任何车辆及人员。三位民警立即停车抢险同时拨打当地110报警。
客车侧翻必须快速营救,否则可能会发生爆炸等严重后果。由于车门被挤压根本无法打开,沈建国他们果断地用工具敲碎了大客车前挡玻璃,通过紧急通道,钻进车内,将受伤的20余名乘客一个一个地由内往外地拖拉抱,最后将昏迷的驾驶员及两名当场死亡的乘客尸体也一一抬出了车外,同时将救出的乘客全部疏散至百米外安全地带等待救护车的到来,营救的全过程共花了二十余分钟。
此时满身是血、满脸是汗的民警们已经筋疲力尽,但他们并未停下来休息,不经意间现场周围已站了10余名当地的村民,村民们都自发地站在大客车一边,与民警们一起朝着同一方向用力地推,试图将侧翻的大客车推扶起来,由于人数太少努力了几次都没有成功,但大家一直没有放弃,直至警车与救护车都到达现场,民警们顾不上清洗手上的血迹,简单移交后就匆匆驾车前往目的地时村镇派出所。
据了解,这是一起大客车与运输车交会时,大客车开上路旁黄沙堆引起的侧翻事故,当场死亡2人,重伤群众4人,其余受伤群众近20人,幸好有经验的江阴民警及时参与了救援,让事故损失降到了最小。
《人民检察院看守所检察办法》第十六条
纠正超期羁押的程序:
(一)发现看守所没有报告超期羁押的,立即向看守所提出纠正意见;
(二)发现同级办案机关超期羁押的,立即报经本院检察长批准,向办案机关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
(三)发现上级办案机关超期羁押的,及时层报上级办案机关的同级人民检察院;
(四)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后五日内,办案机关未回复意见或者仍然超期羁押的,报告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处理。
-
对公安民警超期羁押的处理是什么
373人看过
-
超期羁押办案民警责任是怎么规定的?
276人看过
-
证据不足羁押超期如何处理
308人看过
-
如何处理刑事案件中的超期羁押问题
462人看过
-
如何杜绝超期羁押和超期催办
413人看过
-
民警超期羁押属于犯罪行为
86人看过
-
超期羁押办案民警有哪些责任山东在线咨询 2022-08-19对于公安机关超期羁押犯罪嫌疑人的情形,犯罪嫌疑人本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以及辩护人可以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五条的规定,申请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变更强制措施。
-
超期羁押办案民警责任是怎么规定的台湾在线咨询 2023-03-09超期羁押是指依法被刑事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阶段的羁押时间超过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羁押时限的一种违法行为。 超期羁押办案民警可能会构成滥用职权罪或玩忽职守罪,具体是哪一罪名应根据其主观方面是故意还是过失来判断,一般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被羁押的人如何办理民事案件?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8-27被羁押的当事人有民事诉讼的,如果被羁押人员不能出庭的,法院可以中止审理,或者与法院协商到羁押所在地审理民事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五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诉讼: (一)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 (二)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四)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
-
如何举报超期羁押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3-12为防止检察机关超期羁押问题的发生,最高人民检察院设立并公布了举报电话:010-;010-和电子信箱:cyjb@spp.gov.cn,以接受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最高检察院提倡对检察机关超期羁押问题实行实名举报,以便向举报人进行反馈。接受和处理举报实行分级负责制,各省级院及分州市院要设立举报电话,负责接受对本地区检察机关超期羁押问题的举报处理,处理情况要向上级监察机关报告。凡是举报后不纠正的,可
-
超期羁押的犯罪嫌疑人会如何处理?青海在线咨询 2023-12-08对超期羁押的受害人,国家需要给与赔偿,每日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能够返还财产或恢复原状的,予以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最高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五倍,造成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支付生活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