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念不一样。对侵害结果或者危险结果的发生起支配作用的就是正犯。一般共犯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2、分类不一样。各国刑法学家历来将正犯分为单独正犯、共同正犯与间接正犯三种。如单独正犯指共同犯罪中独自一人实施犯罪行为的犯罪分子。共犯,任意共犯与必要共犯,这是根据公共犯罪构成所需人数作的划分。
间接正犯与教唆犯有哪些区别
间接正犯又可以称为间接实行犯,是指把他人作为工具利用的情况。利用者与被利用者不成立共同犯罪。它包括以下情况:
1、利用无责任能力人犯罪。例如,甲教唆15岁的乙盗窃,因为乙未到刑事责任年龄,与甲不构成共犯,甲属于实行犯,即正犯。
2、利用他人过失或不知情的行为犯罪。如,甲医生欲杀害病人丙,将毒针交给不知情的护士乙。乙给丙注射后,致丙死亡。甲医生为间接实行犯,乙视为不知情的工具。
教唆犯是指教唆他人犯罪的人,即故意引起他人实行犯罪的决意的人。
教唆犯成立的主要特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在客观上,行为人必须实施了教唆他人犯罪的行为。
(2)在主观上,行为人必须具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故意。
关于教唆犯的刑事责任,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被教唆人犯了被教唆的罪的,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起了主要作用的,按照对主犯的处罚原则处罚;只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按照对从犯的处罚原则处罚。
(2)如果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由于教唆人主观上具有教唆的故意,且客观上实施了教唆的行为,所以仍构成独立的教唆犯。但是,考虑到教唆行为没有造成实际危害结果,对于这种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3)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可以用一个小案例来帮你理解间接正犯与教唆犯的区别:甲教唆乙(乙为精神正常的成年人)去杀人,甲和乙是共犯,甲是教唆犯。甲教唆丙(丙为未满14岁)去杀人,甲是间接正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第二十六条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
任意共犯与必要共犯的差异及其重要性
85人看过
-
共同犯罪中主犯与从犯的量刑差异探讨
128人看过
-
判刑差异:主犯与从犯
187人看过
-
逃犯逮捕与刑事拘留的差异
447人看过
-
民事责任年龄与刑事责任年龄的差异与区分
464人看过
-
虚开主犯与从犯的差异
203人看过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划分。 根据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在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八大严重犯罪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低于十四周岁的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 更多>
-
一般共同犯罪与集团犯罪的差异海南在线咨询 2024-11-12犯罪集团是指由3人或者3人以上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这种组织通常由固定的成员组成,目的是为了共同实施犯罪。与犯罪团伙相比,犯罪集团具有更为固定的组织特征,即成员之间较为固定,而犯罪团伙的组织成员则经常迅速地发生变化。 犯罪集团在实施犯罪活动时通常会有预谋和计划,无论是团伙犯罪、集团犯罪还是黑社会组织犯罪,均是共同犯罪。共同犯罪是指2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对于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
-
共同犯罪与结伙作案的差异江苏在线咨询 2024-11-21共同犯罪是指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结伙作案在刑事诉讼法中是指既包括犯罪集团等有组织犯罪形式,也包括结合比较松散、临时纠合的一般共同犯罪形式。 共同犯罪应当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 必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已满18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2. 共同犯罪人主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3. 共同犯罪人在客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4. 共同犯罪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客体。根据共同犯罪人
-
犯罪与负刑事责任的异同是什么湖北在线咨询 2022-07-28犯罪的未遂是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但是如果不构成犯罪的话,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
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概念差异西藏在线咨询 2024-11-17民事责任产生原因与刑事责任有别,民事责任起因于民事法律规范中平等主体之间的义务以及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约定义务,而刑事责任则源于行为人违法行使法律规范所导致的责任。相应的法律规范也有所不同,处理民事责任问题时适用的是民事法律,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规,而处理刑事责任问题时则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在承担责任的形式上,民事责任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停止侵权行为、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
-
间接正犯与教唆犯的区别有哪些,教唆犯的刑事责任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20一、间接正犯与教唆犯的区别间接正犯又可以称为间接实行犯,是指把他人作为工具利用的情况。利用者与被利用者不成立共同犯罪。它包括以下情况: 1、利用无责任能力人犯罪。例如,甲教唆15岁的乙盗窃,因为乙未到刑事责任年龄,与甲不构成共犯,甲属于实行犯,即正犯。 2、利用他人过失或不知情的行为犯罪。如,甲医生欲杀害病人丙,将毒针交给不知情的护士乙。乙给丙注射后,致丙死亡。甲医生为间接实行犯,乙视为不知情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