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法制化的国家,对于各项法制法规的出台都建立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上。在一些特殊的案件当中,由于当事人的特殊性,或是嫌疑人的悔改态度,有时法院会视情况判处缓刑。那么按照法律规定被判缓刑后怎么做呢?下文中就进行了相关的解释与分析。
按照法律规定被判缓刑后怎么做?
根据《刑法》规定,执行缓刑期间需要遵守以下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法院判缓刑的条件是什么
根据现行《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第七十四条明确规定,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这就是说,适用一般缓刑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是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二是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法院认为不关押也不致于再危害社会;三是罪犯不属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对于符合适用缓刑条件的犯罪分子,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怀孕的妇女;已满七十五周岁的老年人,刑法明确规定必须适用缓刑,这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人道主义精神。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被判处缓刑需要坐牢吗
缓刑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缓刑考验期限,应当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所谓判决确定之日,即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它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有提出上诉、抗诉的一审判决的法定上诉、抗诉期满的第2天;另一种是第二审人民法院判决确定之日。判决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予折抵缓刑考验期限。因为羁押期限能折抵刑期,而缓刑考验却不是刑期。
-
按照规定判缓刑有什么限制
459人看过
-
按照法律规定醉驾如何申请缓刑?
407人看过
-
按照法律规定敲诈勒索罪怎么判刑
97人看过
-
按照法律规定盗窃几千判刑
253人看过
-
按照法律规定怎么获得减刑
113人看过
-
按照规定醉驾法院怎么判刑?
160人看过
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更多>
-
按照法律规定九个月可以判缓刑吗重庆在线咨询 2023-06-16量刑9个月能判缓刑。只要犯罪嫌疑人最后被法院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
-
法院判缓刑以后怎么做,怎么规定澳门在线咨询 2023-11-10法院判决缓刑之后,犯罪分子要去社区矫正部门报到。 判了缓刑之后,法院会出具执行通知,犯罪分子携执行通知到司法局去报道,司法局会出具报道单,持报到单到具体经办的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 矫正结束之后,司法局会出具一个解除矫正通知,说明矫正结束了,相当于刑罚执行完毕。
-
按照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判了缓刑都要罚款吗?云南在线咨询 2022-07-22判缓刑要交罚金,一般按照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开完庭后判决之前,法官就叫你去缴纳罚金,这是在判决内容已确定的情况下才有的。有的法院就怕判决后被告人父母拒绝缴纳罚金,也有的法院以判决前缴纳罚金视为认罪态度好或是从轻处罚的依据。罚金是指强制犯罪人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罚金作为一种财产刑,是以剥夺犯罪人金钱为内容的,这是罚金与其他刑罚方法显著区别之所在。“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
-
按照法律规定判缓刑的话缓刑人员对孕妇的要求?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12孕妇不一定判缓刑。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妇女怀孕是可以判处缓刑的条件但并不是判处缓刑的充分条件。判处缓刑必须满足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其他情形如不具有社会危害性、不会毁灭证据、串供等。
-
肇事逃逸,按照刑法规定能判缓刑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1-08交通事故逃逸是指交通事故发生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主观上有逃避法律调查的心态,所以没有悔罪心理,客观上逃跑。即使其人身不受事故处理机关控制,脱离控制,也不愿意承担刑事责任或赔偿受害者,客观上不存在悔罪行为。因此,在其归案后,即使产生悔罪心理,实施悔罪行为,其罪过也远远大于事故发生后未逃逸的,仅应考虑从轻处罚的情节,不适用缓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