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规定法定继承遗产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1-11 09:23:46 368 人看过

一、民法典规定法定继承遗产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民法典规定法定继承遗产诉讼时效是3年的时间。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法定继承遗产诉讼时效内起诉的条件

1.原告资格:原告需要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这意味着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涉及到的民事权益应该是其个人或单位的合法权益,且这些权益已经遭到了侵害或有争议。

2.被告明确性:必须有明确的被告,即原告需要明确指出被告是谁,并且这个被告确实侵犯了原告的权益或与原告产生了权益争议。

3.具体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原告需要有具体的诉讼请求,这指的是原告要求人民法院确认或保护的具体内容及其范围。此外,原告还需要陈述案件事实、提供证据事实以及支持其诉讼请求的理由。

4.管辖问题:原告提起诉讼的案件需要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并且应当由受诉的人民法院管辖。

三、法定继承遗产诉讼时效起诉的程序

向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去法院起诉立案需要有原告身份证明,起诉状,并预交诉讼费用。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第一百二十五条

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诉讼时效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n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1日 15:3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民法典关于遗产继承开始时间的规定
    根据法律规定,当两个或多个相互有继承关系的人在同一事件中过世时,难以确定死亡时间,那么就推定没有其他合法继承人的人先死亡。都有其他继承人,辈份不同的,推定长辈先死亡;辈份相同的,推定同时死亡,相互不发生继承。根据法律规定,当两个或多个相互有继承关系的人在同一事件中过世时,难以确定死亡时间,那么就推定没有其他合法继承人的人先死亡。都有其他继承人,辈份不同的,推定长辈先死亡;辈份相同的,推定同时死亡,相互不发生继承。 【 继 承 顺 序 】 民 法 典 规 定 , 如 何 区 分 辈 份 不 同 的 继 承 人 ?根据民法典规定,如何区分辈份不同的继承人?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而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在法定继承中,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继承开始后,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的,受遗赠人先于
    2023-09-07
    117人看过
  • 民法典规定没有遗嘱的遗产继承时效是怎么认定
    没有遗嘱的遗产继承是没有时效限制的。在被继承人死亡后,如果没有遗嘱,就是按照法定继承分配遗产。继承开始后,遗产分配完毕前,继承人都有权要求依法获得分配。但超过法定期限的,当事人不能再通过到法院诉讼的方式处理,只能自行协商处理。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3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民法典的仲裁时效有哪些规定法律对仲裁时效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八条【仲裁时效】法律对仲裁时效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第五百九十四条【国际贸易合同诉讼时效和仲裁时效】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四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第一千一百二十一条、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
    2023-08-13
    251人看过
  • 遗嘱继承纠纷的诉讼时效是否受到民法典的规定?
    有,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遗嘱继承纠纷的诉讼流程有哪些1、原告起诉。2、法院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3、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审理。4、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并公告。5、法庭调查阶段包括:当事人陈述;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宣读鉴定结论;宣读勘验笔录。6、法庭辩论包括: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互相辩论。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
    2023-07-06
    67人看过
  • 继承遗产是否受到民法典规定的时间限制?
    继承遗产没有时间限制,遗产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对遗产继承有争议的,遗产继承纠纷的诉讼时效是3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继承遗产是否有时效限制遗嘱继承在本质上是财产所有权的流转,所以遗嘱继承的效力会受到财产所有权效力的影响。为了促进财产流转,充分利用财产,不让财产承受人躺在权利上睡觉,国家对遗产承受人继承权利的保护期限作了一定的规制,表现在:1,对受遗赠人接受遗产期限作了规制。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2,对继承权受到侵害请求法院保护的期限作了规制。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2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
    2023-07-06
    205人看过
  • 民法典规定的医疗事故诉讼时效时长是多少
    在医学事故方面,诉讼时效被严格限制在三年内。依据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任何对于民事权益的主张,其向人民法院寻求司法救济的时效期限均为最长三年。此诉讼时效期限自权利人明确认识或应当能够推断出自身的权利受到了实质损害并认定侵权人之时开始进行计算。然而,假如自权利遭受损害那一刻算起,已经超过了整整二十年,那么,人民法院将不再对此类请求予以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2024-08-17
    500人看过
  • 民法典对于医疗过错诉讼时效的规定是怎样的?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医疗过错诉讼时效是3年。我国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民法典土地合同没包含履行诉讼时效多长时间1.合同纠纷诉讼时效是3年。2.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易成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
    2023-08-12
    334人看过
  • 民法典规定诉讼遗产继承是否有期限
    起诉遗产继承有期限。我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生效)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民法典》关于遗产继承的规定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一条【继承开始的时间及死亡先后的推定】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相互有继承关系的数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难以确定死亡时间的,推定没有其他继承人的人先死亡。都有其他继承人,辈份不同的,推定长辈先死亡;辈份相同的,推定同时死亡,相互不发生继承。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遗产的定义】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第一千一百二十三
    2023-08-02
    82人看过
  • 法定继承人遗产法定继承时间有效么?
    法定继承人的继承权一般没有时间限制,即一直到死亡都有效,但在继承开始后,继承人任意时候都可以依法继承被继承人的遗产,继承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一、老婆去世财产由谁来继承老婆在去世的时候,遗产分割时,应当先将共同所有的财产的一半分出为配偶所有,其余的为被继承人的遗产。有遗嘱的情况下按照遗嘱继承,没有遗嘱的情况下按照法定继承,妻子的配偶、父母和子女都有继承权,也是第一顺位继承人,都可以继承财产。对于继承人来说,有接受继承和放弃继承的权利。同时也有取得遗产的权利。没有放弃继承的继承人自继承开始便可以取得已死亡的被继承人的财产。如果存在债务,那么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缴纳税款和债务以其遗产的实际价值为限。二、遗嘱继承的范围有哪些?遗嘱继承财产的范围主要是公民死亡的时候遗留的,属于个人合法所有的财产。遗嘱继承人的范围主要是被继承人可以指定的遗产继承人的范围,包括法定继承人
    2023-04-11
    399人看过
  • 遗产继承公证多长时间生效,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放弃继承权去放弃继承权人的住所地的公证处公证。放弃继承权应当是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明确放弃继承的真实意思表示,在放弃继承书上签字的才有效,放弃继承权合法有效,依法不能分得遗产。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异地办理放弃继承公证异地不能办理放弃继承公证,放弃继承权公证应当由放弃继承权人在写好放弃继承声明书后亲自到公证处申请办理公证。放弃继承权不是必须要公证的,只要当事人继承开始后,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真实意思表示,放弃继承权就合法有效,放弃继承权人依法不能分得该遗产。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继承开始后,
    2023-11-27
    373人看过
  • 民法典规定被继承人遗嘱何时生效
    被继承人遗嘱自被继承人死亡时生效。在立遗嘱人未去世之前,遗嘱继承人不能开始继承行为。法律规定: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根据这一法律规定,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之时才开始,所以被继承人所立的遗嘱,也只有到继承开始的时候才能确定是否有效。一、遗产继承最晚什么时候可以过户遗产继承过户的时间国家法律对房屋继承过户的登记期限没有明文规定。一般从继承开始后,当事人就要尽快办理过户手续。遗产继承是指生前享有财产因死亡而转移给他人的死者为被继承人;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财产为遗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被继承人的合法遗嘱承接被继承人遗产的人为继承人;继承人依照法律的直接规定或者被继承人所立的合法遗嘱享有的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就是继承权。房屋遗产继承过户流程是:1、到被继承人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注销户籍,办理死亡证明;2、到上相关资料区或市公证处办理继承权公证;继承分为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3、办理房屋过户登记,申请人
    2023-04-12
    99人看过
  •  民法典规定:法定继承遗产时,外孙是否有份额?
    根据民法典规定,法定继承遗产的外孙不属于继承人的范围。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为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但是外孙可以以代位继承的方式继承外祖父母的遗产,即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遗产分配的原则是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根据民法典规定,法定继承遗产的外孙不属于继承人的范围。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为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但是外孙可以以代位继承的方式继承外祖父母的遗产,即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遗产分配的原则是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 民 法 典 】
    2023-09-04
    288人看过
  •  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时效是多长时间?
    刑事案件的追诉时效期限根据法定最高刑不同而有所差异,分别为五年、十年、十五年和二十年。在特定情况下,如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被害人提出控告而未予立案,则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除非出现时效中断的情况,刑事案件的追诉时效期限如下:若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则经过五年;若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则经过十年;若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则经过十五年;若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或死刑,则经过二十年。《刑法》第八十八条规定,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逃避侦查或审判是否影响追诉时效?逃避侦查或审判可能会影响追诉时效。根据《刑法》规定,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
    2023-11-03
    464人看过
  • 法定继承遗产时效
    法定继承遗产的时效为3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但是如果自继承权被侵害之日超过20年,人民法院不再受理此诉讼。继承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三年内均可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如果超过三年,继承人会丧失胜诉权。一、因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期限有多长因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期限是,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二、继承人3年起诉是否有效继承人3年起诉有效。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三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遗产继承诉讼时效如下:1、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二年,自继
    2023-02-28
    360人看过
  • 民法典中承包合同诉讼多长时间失效
    一、民法典中承包合同诉讼多长时间失效三年时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二、诉讼时效的法律要件是什么诉讼时效要件是指适用诉讼时效的要件。1、须有请求权的存在。诉讼时效是对请求权的限制,没有请求权,也就无从适用诉讼时效。2、须有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诉讼时效是对权利人的督促,实际上也是对义务人的保护,如果权利人怠于行使权利经过一定的期间,又没有其他事由致使诉讼时效中断或中止,则诉讼时效产生法律效果。3、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持续存在,致使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届满有时又称为诉讼时效结束、诉讼时效完成。诉讼时效届
    2023-06-19
    335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民法典规定债务多长时间超过诉讼时效
      山东在线咨询 2022-11-21
      三年超过诉讼时效诉。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
    • 法定遗产继承时效是多长,怎么规定
      云南在线咨询 2023-12-15
      法定遗产的继承时效是三年。法律规定,继承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自己继承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三年内必须行使权利,否则就将失去胜诉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 继承诉讼时效规定继承权纠纷是多长时间?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6-28
      继承诉讼时效规定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间为两年,自继承人知道或应该知道自己权利被侵害时开始计算,但是继承日开始后20年就不可以提起诉讼了。如果当年你就知道继承权却没有提起诉讼的话,现在恐怕不可以,如果你回来才知道是可以提起诉讼的。
    • 民法通则规定遗产继承期限是多长时间
      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15
      遗产继承的有效期可以看作是六十日。如果受遗赠人在六十日内没有作出接受遗赠的表示,则视为放弃遗赠。而对于遗嘱、法定继承等,则一般来讲是没有有效期限制的,但如果因继承发生纠纷的,则有诉讼时效的限制,即三年。
    • 继承遗产法定时效有多长
      北京在线咨询 2023-03-16
      法定继承遗产时效为三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