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团伙作案缓刑的法律依据和实践效果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4 15:11:15 283 人看过

团伙犯罪只要符合缓刑的法律条件,就可以判处缓刑。一般对缓刑人数没有限制。缓刑是指违反刑法,经法定程序确认构成犯罪、应当受到刑罚的行为人,先宣告定罪,暂不执行刑罚的一种制度,由具体检查机构在一定的检查期限内对罪犯进行检查,并根据罪犯在检查期间的表现决定是否适用具体的刑罚。

团伙作案口供不一致如何处理

团伙犯罪的犯罪嫌疑人陈述的供词不一致的,证明犯罪嫌疑人中有一些人在作弊,侦查机关要认真调查,查明犯罪事实,侦查人员也会结合其他证据认定犯罪事实。供词是刑事被告人对其被指控的犯罪行为的口头供词。在中国,公安、司法机关在办理案件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供词的原则。供词经核实属实后,可以作为证据。只有供词,没有其他证据,被告人才不能被认定为有罪。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刑事犯罪是团伙犯罪的,团伙犯罪会形成共同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12日 06:1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缓刑相关文章
  • 单方解除合同的法律依据与实践操作
    单方解除合同的情形:1、因不可抗力无法达到合同目的。不可抗力是指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无法预见、无法避免和克服的事件,包括自然灾害、战争、社会异常等;2、在履行期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表示不履行主要债务。主要债务是指当事人根据合同承担的大部分债务或者对债权人权利有重要或者根本影响的部分;3、因当事人一方延迟履行主要债务,在催要后的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延迟履行是指债务人无正当理由在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限届满后仍未履行合同债务;4、当事人一方拖延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不能达到合同目的。合同约定履行期限或者其他合同条款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至关重要的,当事人违约将严重影响当事人订立合同所期望的经济利益的,当事人可以不经催告程序直接单方面终止合同;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单方解除合同的流程当事人一方依法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通知载明债务人在一定期限内不履行债务则合同
    2023-07-16
    202人看过
  •  存单质押查封的法律依据与实践操作
    存单质押是一种融资方式,但存在被法院查封的风险。操作流程如下:个人或企业将自己的定期存单作为质押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自然人之间或自然人与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存在债权债务关系时,债务人应以其所有或第三人所有之存单作为质押担保。存单质押可能会被法院查封,具体操作方式如下:1、个人或企业将自己的定期存单作为质押,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2、自然人之间或自然人与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若存在债权债务关系,债务人应以其所有或第三人所有之存单作为质押担保。存单质押贷款被法院查封的风险存单质押贷款是指借款人将自己的定期存款作为抵押物向银行申请贷款的贷款方式。在这种贷款方式中,存款作为抵押物,银行在贷款发放后可以优先收回本金和利息,因此存款的安全性较高。但是,如果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贷款,银行可能会采取法律手段来追回贷款。如果存单质押贷款的借款人未能按时偿还贷款,银行可以通过法律程序来查封存款。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可以
    2023-11-03
    189人看过
  •  依法论处:团伙盗窃罪刑罚标准及实践探讨
    盗窃团伙犯罪行为的刑罚判定应依据盗窃数额和情节。主犯应按照集团犯下的全部罪行进行处罚,其他成员则应按照其参与或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进行处罚。从犯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胁迫从犯可以根据犯罪情节减轻或免除处罚。教唆犯应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进行处罚,且教唆未满18岁的人犯罪应从重处罚。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对于盗窃团伙犯罪行为的刑罚判定,应依据具体的犯罪事实,例如盗窃了多少财物。然而,这里的财物必须基于所有盗窃团伙成员共同盗窃的总金额来进行计算,所有成员都应对总额负责任。一、团伙盗窃中主犯的处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开展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主犯。1、对主要分子的处罚: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主要分子(主犯的一种情况),按照集团犯下的全部罪行进行处罚。2、对其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指主要实施犯)的处罚:应当按照其参与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也就是说,对团伙犯罪中主犯
    2023-11-21
    342人看过
  • 雇佣受伤赔偿的法律依据与实践操作
    对于私人雇佣活动中的受伤,一般是按照侵权责任进行赔偿,而不能按照工伤责任。即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私人雇佣并不属于劳动法律关系保护和规制的,因此不能进行工伤认定。打架受伤怎么赔偿打架受伤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条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
    2023-07-01
    75人看过
  • 员工在团伙诈骗案中的刑罚:最新刑事审判实践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团伙诈骗案递交法院后多久审判法院受理团伙诈骗案件后,会在受理案件二个月内作出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
    2023-07-13
    231人看过
  •  判处非法拘禁罪犯的法律依据与实践
    这是一条关于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和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刑罚规定。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犯罪将从重处罚。犯前款罪致人重伤或死亡,将面临长期有期徒刑或死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或死亡,将依照其他相关法律规定定罪处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前三款罪的,将从重处罚。1.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以其他非法方式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2.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3.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4.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前三款罪的,依照前三款的规定从重处罚。非法拘禁致人伤残如何判刑?非法拘禁是一种犯罪行为,指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如果该行为导致被害人人身受到伤害,则更加
    2023-11-14
    184人看过
  • 诈骗罪认定的法律依据与裁判实践
    (1)概念: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2)构成要件:第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第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第三,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第四,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诈骗罪合同与诈骗罪的区别1、在侵犯客体上:诈骗罪只侵犯了公私财产的所有权,是简单客体,而合同诈骗罪除了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外,还侵犯了市场交易秩序和国家合同管理制度,因此侵犯的是复杂客体,这也是为什么诈骗罪属于侵犯财产的犯罪,而合同诈骗属于破坏社会市场经济秩序犯罪的原因所在。2、在犯罪客观方面:诈骗罪主要表现在行为人采取欺骗的行为,使受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而交付财
    2023-07-16
    307人看过
  • 死刑与死缓的司法实践和法律规定
    死缓和死刑的区别:1、在适用条件方面,死刑只适用于犯罪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所谓犯罪极其严重,一般是指手段极其残忍、后果极其严重、性质极其恶劣、社会影响极其恶劣的情况。死缓适用于犯罪处死,但有法定或者酌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形;2、死缓是死刑的一种变通形式,不属于单独的刑罚种类,任何立即执行死刑的人,无论是否上诉,都必须由最高人民法院审查,死缓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审查。死缓是什么意思,死缓和死刑的区别死缓即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是指对应当判处死刑,但又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犯罪分子,在判处死刑的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实行劳动改造,以观后效。死缓和死刑的区别如下:1、适用条件不同;2、审判程序不同;3、刑罚执行方式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九条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2023-07-16
    88人看过
  • 专利无效宣告的法律依据与实践应用
    专利无效宣告是指自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授予专利权之日起,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该专利权的授予不符合专利法规定的,可以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该专利权无效的制度。专利无效宣告的理由如下:(1)被授予专利权的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不具有新颖性、创造性或实用性;(2)被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为现有设计、不具有明显区别或与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3)被授予专利权的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不是新的技术方案,被授予专利权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不具有美感或者非新设计;等等。专利无效宣告请求审查程序什么情况下终止1、专利无效宣告请求审查程序终止的情形如下:(1)请求人在专利复审委员会对无效宣告请求作出审查决定之前,撤回其无效宣告请求的,无效宣告程序终止。(2)请求人未在指定的期限内答复口头审理通知书,并且不参加口头审理,其无效宣告请求被视为撤回的,无效宣告程序终止。(3)已受理的无效宣告请求因不符合受理条件
    2023-07-17
    483人看过
  •  团伙打架罪行的刑罚标准及实践案例
    这段内容描述了团伙打架的刑罚规定。如果聚众斗殴,首要分子以及其他积极参加的人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如果情节严重,首要分子以及其他积极参加的人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对方受到严重的伤害,包括残疾或死亡,首要分子以及其他积极参加的人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或死刑。打架可能涉嫌寻衅滋事、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涉嫌故意伤害、杀人。团伙打架的刑罚规定如下:1.如果聚众斗殴,首要分子以及其他积极参加的人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2.如果情节严重,首要分子以及其他积极参加的人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3.如果对方受到严重的伤害,包括残疾或死亡,首要分子以及其他积极参加的人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或死刑。打架一般可能涉嫌寻衅滋事、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涉嫌故意伤害、杀人。 聚 众 斗 殴 刑 罚 问 题聚众斗殴是一种严
    2023-09-03
    137人看过
  • 行政公益诉讼的法律依据与实践案例
    不算一、行政公益诉讼是指检察院、公民及社会组织认为行政主体行使职权的行为违法,侵害了公共利益或有侵害之嫌时,虽与自己无直接利害关系,但为维护公益,而向特定机关提出起诉请求,并由特定机关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行政诉讼。行政公益诉讼作为一新型诉讼形式,在西方法治国家已发展的相当成熟,只是各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之称呼不一,诸如民众诉讼、公民诉讼、以公法名义保护私权之诉等等,但内涵大体相当。通过对海外各发达法治国家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考察和比较,可以为中国建立这一制度提供先进经验,并同时证明在中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的可行性。二、公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向人民法院提出控告,要求法院通过审判确定犯罪事实、惩罚犯罪人的诉讼活动。干活时被人误伤这样的情况算不算工伤【事件经过】陈某是福清一家金属制品厂雇请的电焊工。2007年10月的一天下午,他在车间内焊接铁门时,被同事林某玩塑料管产生的碎片击伤右眼
    2023-08-13
    338人看过
  • 团伙作案可以单独一人判缓刑吗
    具有刑法第七十二条缓刑适用情形的,可以宣告缓刑。积极赔偿被害人、取得被害人谅解虽然不是缓刑必备条件,但会增加宣告缓刑的可能。一、寻衅滋事罪能否判缓刑我国现行《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第七十四条规定:“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具体理解就是:1、适用缓刑的前提条件,必须是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适用缓刑的对象只能局限于罪行较轻的犯人。在我国主刑中,管制是最轻的一个刑种,但由于其本身就是一种不关押的刑种,因此失去了适用缓刑的必要性。适用缓刑的对象,刑罚为拘役和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是指人民法院的宣告刑,而不是指刑法规定的法定刑。比如犯罪的法定刑虽然在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如果罪犯具有法定从宽情节,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具备缓刑条件的,仍然可以宣告缓刑。缓刑的禁止性条件是犯罪分
    2023-03-23
    257人看过
  • 团伙诈骗案有死刑吗,具体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团伙诈骗罪没有死刑,在我国诈骗罪的最高刑罚为无期徒刑和没收财产。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4-05-12
    249人看过
  • 团伙贩毒判刑依据有哪些?
    团伙贩毒判刑依据为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具体贩卖的毒品种类、数量、具体贩毒行为;是主犯还是从犯;在犯罪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刑法》规定的量刑标准。贩毒的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贩卖毒品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客观行为之一,在司法实践中,走私、贩卖、运输、制造这四种行为往往包含在一个整体的犯罪行为中,几种行为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整体的犯罪过程。《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三)武装掩护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四)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的;
    2024-05-04
    445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缓刑
    词条

    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更多>

    #缓刑
    相关咨询
    • 团伙作案有前科能判缓刑吗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3-09
      1、如果“前科”是被判了有期徒刑及以上的刑罚,且距这次犯事不足5年、这次犯的也是应判处有期徒刑及以上刑罚的:属于累犯,不能缓刑。2、如果不是以上情况:这次犯事不太重、属于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能判缓刑。3、你的情况:前一个罪是实刑、有期徒刑,后一个是团伙作案、数额也较大,判缓刑较难。申请取保也有难度,理由是:团伙作案,且有前科。
    • 涉黑团伙被判十年法律依据
      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29
      对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不得假释。
    • 团伙诈骗罪立案标准法律依据
      浙江在线咨询 2021-11-18
      诈骗罪是数额犯,行为人以诈骗方式骗取公私财产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才能构成诈骗罪,并立案追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个人诈骗公私财产超过2000元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私财产超过3万元的,属于巨额。个人诈骗公私财产超过20万元的,属于数额特别大。诈骗数额特别大是认定诈骗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的情节。二、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 团伙作案可以单独一人判缓刑吗
      安徽在线咨询 2024-09-09
      可以的。团体犯罪中的单个人亦有可能被判缓刑。虽然团伙作案通常会构成共同犯罪,但只要符合缓刑适用标准,便可适用此项判决。缓刑是指在法定刑期内,人民法院基于特定条件暂时或永久停止对罪犯执行刑罚的法律制度。需注意的是,所有团伙成员都必须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 撤销缓刑事实和依据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8-10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