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
第一条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工伤康复,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江苏省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及其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参加工伤保险以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市、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和工伤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体系,促进工伤保险事业健康发展。
第四条市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
市(县)、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辖区内的工伤保险工作。
市、市(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承办本统筹地区工伤保险的具体事务。
住建、安监、卫生、财政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工伤保险实施和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工伤保险经办经费和工伤认定所需的业务经费,按照下列项目列入同级财政年度部门预算:
(一)工伤保险的宣传、教育、培训和调研费用;
(二)工伤认定设备、设施的购置和维护费用;
(三)工伤认定和待遇支付的调查、取证、送达等费用。
第六条工伤保险实行调剂金制度,工伤保险调剂金纳入工伤保险基金财政专户管理,专款专用、统一管理,具体办法由市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市财政部门制定。
第七条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显要位置进行公示。
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遵守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救治工伤职工,并按照规定向社会保险等行政部门报告。
第八条用人单位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向市人民政府确定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受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以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向市人民政府确定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市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合理、便民、高效原则,拟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方案,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用人单位注册地和生产经营地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但不在同一辖区的,由注册地有管辖权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工伤认定。
第九条用人单位遇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工伤认定申请期限的,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职工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的,工伤认定申请期限可以延长,延长时间不得超过30日。
第十条因用人单位的过错,导致受伤害职工或者其近亲属不能在法定期限内申请工伤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工伤认定申请期限内。
第十一条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15日内,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材料不完整的,应当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
申请人应当自收到补正材料告知书之日起20日内补正全部材料;逾期未补正的,不予受理。
第十二条用人单位按照规定承担举证责任的,应当自收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举证通知书之日起10日内举证;因特殊原因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举证的,应当说明理由。
逾期未举证且未说明理由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受伤害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以及相关部门提供的证据,或者调查核实取得的证据,依法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第十三条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工伤认定:
(一)因法律适用问题需要有权部门作出法律解释或者确认的;
(二)受伤害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在工伤认定程序中,因客观原因不能配合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调查取证,导致工伤认定难以进行的;
(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可以中止的其他情形。
第十四条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第十五条工伤职工经治疗或者康复,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或者停工留薪期满的,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应当及时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并按照规定提交有关资料。
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劳动能力鉴定工作,其在市(县)设立的办事机构应当协助做好本辖区内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受理、医学检查和结论送达等日常工作。
第十六条职工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治疗工伤,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按照规定与医疗机构签订服务协议;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名单应当向社会公布。
需跨统筹地区就医的,应当经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提出意见,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同意;情况紧急的,可以先救治,再办理转诊手续。
第十七条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药品目录以及住院服务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超出目录和标准范围,且属于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50%。
第十八条工伤职工经确认需要配置辅助器具的,所需费用按照国产普及型标准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按照规定与辅助器具配置机构签订服务协议;签订服务协议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名单应当向社会公布。
第十九条工伤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伙食补助费,经同意跨统筹地区就医的交通费、食宿费,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具体标准由市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意见,报市人民政府同意后执行。
第二十条工伤职工被鉴定为五级至十级伤残,按照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工伤职工因死亡导致劳动关系终止的,不享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第二十一条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期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医疗费、辅助器具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跨统筹地区就医的交通费、食宿费,由用人单位负担。
第二十二条有本办法第十条规定情形,因用人单位的过错导致受伤害职工或者其近亲属不能在法定期限内申请工伤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申请工伤认定前发生的应当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费用,由用人单位负担。
因用人单位的过错,造成工伤职工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降低的,差额部分由用人单位承担。
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按照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的,补缴工伤保险费、滞纳金后,由工伤保险基金按照规定支付新发生的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跨统筹地区就医的交通费、食宿费、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供养亲属抚恤金,以及补缴后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时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第二十四条保留工伤保险关系的工伤职工,因伤情变化经复查鉴定伤残等级或者生活自理障碍等级发生改变的,不再重新计发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照新评定的等级享受待遇。
伤残等级发生改变达到领取伤残津贴条件的,以作出复查鉴定结论时的本人工资为基数计发伤残津贴;作出复查鉴定结论时本人工资低于发生工伤时本人工资的,以发生工伤时本人工资为基数计发伤残津贴。
生活自理障碍等级发生改变的,以作出复查鉴定结论时的职工平均工资为基数计发待遇;作出复查鉴定结论时职工平均工资低于发生工伤时职工平均工资的,以发生工伤时职工平均工资为基数计发待遇。
第二十五条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施行前,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以现领取的伤残抚恤金或者养老金为基础,按照工伤保险规定的标准进行调整。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自2015年12月15日起施行。
-
2016年江苏省发布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办法
451人看过
-
无锡市工伤保险认定办理条件
212人看过
-
无锡市食品安全履职保证金实施办法
230人看过
-
《〈无锡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办法》即将施行
292人看过
-
2016无锡市外地人购房规定
311人看过
-
无锡将出台城市规划管理实施办法
265人看过
-
厦门市补充工伤保险实施办法西藏在线咨询 2022-08-10工伤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和依法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构成。 工伤保险基金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留有一定比例的储备金,用于本市重大事故的工伤保险待遇支付;储备金不足支付的,由市财政垫付。储备金的提取比例和使用,按照本市有关规定执行。 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从业人员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工伤保险费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费率。
-
2016年新保险法实施时间江西在线咨询 2022-01-271、没有所谓的2016年新保险法,现行有效的保险法是2014年8月31日的修订。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等五部法律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2014年8月3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也就是2014年8月31日开始施行。
-
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实施办法澳门在线咨询 2022-08-11目前全国已有25个省、自治区的1100多个市县进行了工伤保险制度改革,到今年底,要争取全国35个大中城市按《试行办法》实现改革,全国市县覆盖面要力争达到50%,到本世纪末,要有90%以上的市县实现改革。东南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的进度还可以更快一些。各地区应当制定具体的进度计划,抓紧实施到位。工伤保险应当覆盖所有城镇企业及其职工,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探索在乡镇企业开展工伤保险的具体办法和措施。
-
无锡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办法第38条实施广西在线咨询 2022-09-25发承包双方对建设工程造价事项有争议,经协商不能达成一致的,可以申请提交市、市(县)建设工程造价争议调解机构调解,也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或者提起诉讼。
-
《市保险实施办法》从何时开始实施?广东在线咨询 2022-10-21原《上海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市政府2004年第29号令)自2004年7月1日起实施。2012年11月27日,市政府2012年第93号令公布新的《上海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简称《实施办法》),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