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的明文规定,在美容院遭遇误导消费的情形,其行为性质无疑可以定性为消费欺诈。
依据这一事实,消费者享有申诉权并可以选择向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或工商管理部门进行投诉,藉此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消费欺诈行为,包括但不仅限于下述情况:
1.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或以次充好的产品;
2.采用虚假或其他不当手法使得所售商品重量不足;
3.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却谎称为优质正品;
4.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其他具欺骗性的价格标识来销售商品;
5.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本等作为销售手段;
6.不使用自己真实的名号和标志进行销售;
7.雇佣他人进行带有欺骗性的销售诱导;
8.进行虚假的现场演示和讲解;
9.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杂志等大众传媒进行商品虚假宣传;
10.欺骗消费者预付款;
11.利用邮购形式销售,骗取价款后未按期提供商品或提供的商品不符合同约定;
12.借助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等形式进行商品销售;
13.其他以虚假或不当手段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若消费者遭遇到经营者实施的欺诈行为,可以借助下列沟通渠道要求经营者给予双倍赔偿:
1.与经营者协商解决;
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三十九条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
美容院诱导消费如何协商
432人看过
-
在医疗美容纠纷中消费者如何维护权益
349人看过
-
美容院诱导消费是不是犯法
429人看过
-
B2C电商消费者应怎样维护自己的权益
152人看过
-
美容院诱导消费可以报警吗
426人看过
-
美容院虚假宣传诱导消费怎么赔偿
483人看过
-
发现美容院欺骗怎么维权,消费者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呢山东在线咨询 2022-01-20被美容院欺骗了,可以参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规定解决问题: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医美企业应明确,若经营过程中明知自身提供的医疗美容服务存在缺陷,例如以次充好;使用
-
被美容院诱导消费要怎么让他们退款台湾在线咨询 2024-10-06一、和美容院人员进行协商: 首先,查找该美容院的工商信息,在网上输入美容院名称即可。查看其是否存在诉讼情况,是否取得执业证,卫生许可证,以及各种美容器械的来源,审批情况。 其次,打当地物价局的电话,询问美容项目的价格,与商家的价格进行比较,是否存在哄抬物价的情况。 其三,商家是否为消费者开具发票,如果未开发票,可能存在偷税漏税的情况,可作为谈判筹码之一。 二、向消费者协会寻求帮助: 消费者一旦受到
-
消费者被欺诈如何维权。可否能够维护好自己的权益西藏在线咨询 2023-07-06投诉调解。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后,请求消保委调解,即由第三方对争议双方当事人进行说服劝导、沟通调和,以促成双方达成解决纠纷
-
-
美容院诱导消费者消费并让贷款违法吗?四川在线咨询 2024-12-06美容院是否有资格引导或建议客户进行投资活动,取决于不同的情况和条件。如果美容院在指引或推荐贷款时,仅提供一个选择性的建议,而没有强制或压迫的倾向,那么这样的行为通常不会被判定为犯罪。 但是,如果美容院采用了暴力或威胁的方式,强行让客户接受贷款,那么这个时候就很容易涉及到强制交易、抢劫或敲诈勒索等刑事责任。对于那些可能因为美容院的欺骗而被动接受贷款的消费者来说,他们可以采取以下行动来寻求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