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仲裁裁决书如何生效
根据《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第五十条规定,当事人对除一裁终局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劳动仲裁裁决书的生效条件
根据上述条款,一裁终局案件的仲裁裁决自作出之日起立即生效,而非一裁终局案件的裁决书生效的唯一条件是当事人未在期限内提起诉讼。
实践中,用人单位涉及的绝大部分仲裁案件均为非一裁终局案件,因此,用人单位在收到仲裁裁决后,可以在起诉期限内充分考虑是否提起诉讼,而无需急于履行未生效裁决。
二、实践中的处理方式
如前所述,由于社保等纠纷虽属劳动仲裁的处理范围,却不属法院的处理范围,因此,在实践过程中,法院也会有意识地避免出现“仲裁虽有裁决,但法院不予处理,最终导致案件没有结果”的情况。
通常来说,司法机关采用以下手段避免上述情况的产生:
(1)严格把控立案关。就法院系统而言,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严控立案关,即在立案阶段即要求当事人撤去一切法院处理范围之外的请求事项,以免在实体审理中,使法院处理两难境地;
(2)出具裁定。就理论上而言,法院也可针对已经受理的非法院处理范围的案件出具驳回起诉的裁定书,从程序上驳回原告起诉。但是,由于此类裁定可能会被视为立案部门的工作错误,因此,通常法院不会出具该类裁定;
(3)分别立案。在某些地区,法院在与当地的劳动仲裁部门协调后,会从劳动仲裁阶段即严格把握立案标准,将可由法院处理的仲裁请求与不可由法院处理的仲裁请求拆分为两个案件分别立案。如此一来,法院将仅受理可由其处理的案件,而不受理非由其处理范围的案件,以保证仲裁裁决能够得以生效,避免出现案件最终没有结果的情况。
三、实践中的多种情况
前文所列出的裁决书生效条件看似简单,在实践过程中,却会遇到多种复杂情形,试看以下一列:
某员工因用人单位未缴纳社会保险而提出劳动仲裁,要求该用人单位补缴社会保险。劳动仲裁委员会最终裁决,用人单位应为员工补缴社会保险。用人单位不服该裁决,故提起诉讼。一审法院最终认定,与社会保险相关的争议不属于法院受理案件的范围,故不予处理。
我们思考一下,在上述法院的判决之下,本案最终是什么结果?严格来说,本案没有结果。由于用人单位在起诉期限内已经提起了诉讼,因此,本案仲裁裁决书并未生效,同时,由于法院最终未对相关争议进行审理,因此,一审也未对相关争议作出判断,在此情况下,没有任何一个生效的判决或裁决对于相关争议作出判断,因此,本案没有结果,用人单位无需依据仲裁裁决书缴纳社会保险。
-
劳动仲裁裁决如何生效,劳动仲裁的裁决书需要开生效证明吗
419人看过
-
劳动仲裁裁决书下来后怎么办(劳动仲裁裁决书生效日期)
480人看过
-
如何才能让劳动仲裁裁决生效?生效期限是多久?
104人看过
-
仲裁裁决书生效,还能受理撤销劳动仲裁?
498人看过
-
劳动仲裁裁决书生效后人民法院如何处理
149人看过
-
如何申请劳动仲裁裁决,仲裁裁决书是如何做出的
227人看过
仲裁,是指将争议提交给争议之外中立的第三方,由其对当事人的纠纷居中调解,并作出裁断的行为。根据适用对象不同,仲裁可分为民商事仲裁、海事仲裁、国际争端仲裁等。劳动争议仲裁是仲裁制度中的一种,旨在解决劳动纠纷。劳动争议仲裁既具有仲裁制度共有的某... 更多>
-
仲裁过后劳动裁决书是否生效?香港在线咨询 2022-05-16对劳动仲裁结果不服提起上诉的,裁决结果不发生法律效力。根据仲裁法相关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仲裁裁决后,当事人对裁决中的事项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不发生法律效力。
-
劳动仲裁裁决书要约定仲裁机构才有效吗江西在线咨询 2022-02-12无需约定,法律有规定。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九条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一)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的;(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的;(三)违反法定程序的;(四)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五)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六)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
-
-
劳动仲裁时效多久劳动仲裁多久出裁决书上海在线咨询 2021-12-27劳动仲裁开庭后一般45天内能拿到裁决书。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
劳动仲裁裁决书无效仲裁委不受理陕西在线咨询 2022-05-25劳动争议仲裁委受理的案件的前提是劳动者与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第2条规定,本规则适用下列争议的仲裁: (一)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之间,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之间,因确认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