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员:调解的中坚力量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4 21:34:41
490 人看过
劳动仲裁本身就是为了适应劳动争议的快速处理,劳动仲裁在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仲裁机构是一种“中间人”,不作为当事人而处于“第三者”的地位,不存在利益关系。劳动仲裁是一种准司法性质的活动,作出的裁决属于一种国家授权的仲裁机构对发生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的行为。也是为了庭前调解促进调解工作有力进行。
仲裁员证怎么考
仲裁员证在当地人事考试网报名考试,报考条件是:1、具有完全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2、遵纪守法,作风正派;3、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熟悉人事政策法规,有独立办案的工作能力;4、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5、身体健康;6、从事仲裁、律师、审判员工作满八年。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仲裁员为什么极力调解
494人看过
-
劳动争议仲裁调解中调解员做什么?
160人看过
-
仲裁中调解的功能
430人看过
-
运城仲裁委员会调解中心调解规则(试行)
211人看过
-
怎样理解海事仲裁中的调解?
205人看过
-
仲裁调解员的角色和职能
419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辞退解雇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裁员
词条
裁员是经济性裁员的简称,是因用人单位的原因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该词指的是用人单位在法定的特定期间依法进行的集中辞退员工的行为。对阶段性用工需求量较大的企业与生产不饱和、富余员工较多的企业开展共享用工。... 更多>
#裁员
最新文章
#裁员
相关咨询
-
仲裁员为什么极力调解云南在线咨询 2024-08-3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二条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应当先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和当事人协议的结果。调解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发生法律效力。调解不成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按实际的劳动纠纷的情况及法律相关规定,如果调解不成或者调解书送达
-
仲裁中的调解和仲裁中的调解是什么意思云南在线咨询 2022-03-30仲裁中的和解,是指仲裁委员会受理争议案件后,仲裁庭作出仲裁裁决之前,双方当事人通过自愿平等协商,达成和解协议,以解决争议案件,终结仲裁程序的活动。仲裁中的调解,即在仲裁程序中,根据双方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仲裁庭的自行决定,在仲裁庭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就争议的实体权利、义务自愿协商,达成协议,解决双方争议案件的活动及方式。
-
劳动争议仲裁调解中调解员做什么海南在线咨询 2023-04-12(一)受理纠纷 1、是纠纷当事人主动申请调解; 2、是人民调解委员会发现纠纷后主动调解; 3、上级部门交办调解。 受理纠纷后,如发现纠纷不属于人民调解范围,或者当事人表示异议的,应当告知当事人按照法律、法规向人民法院起诉或提请有关部门解决。随时可能激化的纠纷,应当在采取必要的疏导措施后,及时提交有关部门处理。 (二)调解前的准备工作 1、受理纠纷后,要向当事人、知情人和周围群众、当事人所在单位进行
-
什么是仲裁调解?仲裁委员会对仲裁双方当事人的调解协议有什么效力青海在线咨询 2022-02-14仲裁中的调解,是指仲裁庭调解,即在仲裁庭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协商解决纠纷,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可以先行调解。当事人自愿调解的,仲裁庭应当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作出裁决。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或者根据协议的结果制作裁决书。调解书与裁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调解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和当事人协议的结果,调解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
-
什么是仲裁调解? 仲裁调解的含义是什么? 仲裁中的调解是指哪些方式江西在线咨询 2022-03-06仲裁调解,是指在仲裁程序中,根据双方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仲裁庭的自行决定,在仲裁庭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就争议的实体权利、义务自愿协商,达成协议,解决双方争议案件的活动及方式。 1仲裁中的调解具有双重含义:(1)调解是一种仲裁活动,即在仲裁庭的主持之下,双方当事人就其争议的实体权利义务进行协商的活动,经过仲裁庭的调解后,双方当事人可能达成调解协议解决争议案件,也可能调解不成。(2)调解是一种解决争议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