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具体量刑标准?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05 03:30:26 228 人看过

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定刑标准:犯本罪的,一般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犯罪造成严重后果的,加重处罚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行为人只要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就可以构成本罪。

一、谎报险情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一)谎报险情是属于什么行为,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定,

1、不构成犯罪的,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违法行为,

(1)不构成犯罪,给予处罚,一般是处5-10行政拘留,并处500元的罚款;

(2)情节较轻,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2、构成犯罪的,属于犯罪行为:

(1)构成犯罪,按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追究刑事责任,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相关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最长可以判刑多久呢

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最长可判处七年有期徒刑,具体为:

1、编造虚假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的,构成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

2、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3、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规定,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是指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是指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三、恶意传播疫情的怎么处罚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故意传播疫情或者散布谣言所造成的严重法律后果,都可能会受到有关法律法规的惩罚。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3日 20:4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管制相关文章
  • 我国刑法对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的处罚规定如何
    犯此罪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本罪所侵害的客体为社会秩序,包括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单位的工作、生产、营业、教学、科研等秩序,公共场所、交通秩序等。需要看具体情节,情节轻微的,违法但不构成犯罪,按《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构成犯罪,按《刑法》处罚。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是指编造爆炸威胁、生物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一、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1、本罪所侵害的客体为社会秩序;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
    2023-03-28
    390人看过
  • 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形式有哪些
    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构成要件一般会有:1、犯罪主体是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2、主观上是直接故意;3、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4、客观上表现为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判刑标准多少年1、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判刑标准:一般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是指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
    2023-07-29
    287人看过
  • 故意传播虚假恐怖疫情信息,构成什么罪
    散布关于新冠疫情的不实言论的需要承担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1、行政责任: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2、刑事责任: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一、诽谤污蔑罪的立案标准具体是什么诽谤污蔑罪的立案标准是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具体如下:1、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2、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就构成了诽谤罪,可以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诽
    2023-03-20
    485人看过
  • 以案说法 编造 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是指编造爆炸威胁、生物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构成本罪的要件有以下几点:1、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2、客体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体为社会秩序,包括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单位的工作、生产、营业、教学、科研等秩序,公共场所、交通秩序,以及人民群众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3、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为了扰乱社会秩序,明知没有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威胁,却加以编造,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恐怖信息而加以传播。过失不能构成本罪。4、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传播编造的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必须具有编造、传播之一的行为。所谓编造,是指毫无根据的、无中生有凭空
    2023-03-11
    150人看过
  • 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会判多长时间
    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判刑: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
    2024-04-23
    89人看过
  • 如何确定构成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符合下列要件可确定构成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1、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2、行为人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进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3、犯罪主体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4、主观上应为故意。一般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是怎么量刑的1、犯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的犯罪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是指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
    2023-08-03
    368人看过
  • 犯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严重吗?
    犯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是严重的。行为人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严重吗?的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 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
    2022-06-18
    407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管制
    词条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管制
    相关咨询
    • 恐怖犯罪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怎么量刑
      贵州在线咨询 2023-11-29
      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应这样判刑:行为人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 怎样量刑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海南在线咨询 2023-09-12
      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量刑: 1、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造成严重后果的,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本罪是指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 传播恐怖疫情虚假恐怖信息罪怎么量刑
      陕西在线咨询 2022-11-05
      1、对于构成传播恐怖疫情虚假恐怖信息罪的犯罪分子,应当根据以下规定对其进行定罪处罚: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 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