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传染病有多少种,分为几类?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怎么判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2-07-06 23:15:09 72 人看过

法定传染病共有四十种,分为甲乙丙三类,其中甲类传染病有两种,乙类传染病有二十七种,丙类传染病有十一种。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法定传染病有多少种,分为几类?

我国法定传染病有40种,分为甲、乙、丙三类,在预防、治疗、疫情报告、控制、监测等诸多方面实行分类管理。国家对传染病病人、病源携带者进行治疗。

甲类传染病,又称为强制管理传染病,包括鼠疫和霍乱。

乙类传染病,又称为严格管理传染病,包括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氏杆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等。

丙类传染病,又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肺结核、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新生儿破伤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以及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等。

二、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怎么判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零九条规定,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是指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行为。按照规定,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三、法定传染病的上报时限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应该24小时内上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第三十五条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城镇于6小时内,农村于1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告,并同时报出传染病报告卡。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城镇于12小时内,农村于24小时内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出传染病报告卡。责任疫情报告人在丙类传染病监测区内发现丙类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在24小时内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九章 渎职罪    第四百零九条 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6日 19:0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刑法第409条传染病防治失职罪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是指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行为。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构成(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管理制度。传染病,是指由于致病性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立克次体、寄生虫等侵入,发生使人体健康受到某种损害以及危及生命的一种疾病,可以通过不同方式直接或间接地传播,造成人群中传染病的发生或者流行。我国根据各种传染病的传染性强弱、传播途径难易、传播速使的快慢、人群易感范围等因素将传染病分为三类:甲类传染病属于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容易实现、传播速度快、人群普遍易感的烈性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这是国际检疫传染病,一经发现,必须立即向世界卫生组织通报。乙类传染病是与甲类传染病比较,其传染性、传播途径、速度、易感人群较次的一类,包括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
    2023-06-03
    92人看过
  • 对“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解读
    各级政府领导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定传染病防治计划并组织实施。具体职责是:组织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卫生健康教育;组织力量消灭病媒昆虫、动物等;有计划地建设改造公共卫生设施、创造改善公共卫生的条件;遇有传染病暴发、流行,要组织力量补救,决定紧急措施的实施等。我国传染病分类:甲类传染病属于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容易实现、传播速度快、人群普遍易感的烈性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这是国际检疫传染病,一经发现,必须立即向世界卫生组织通报。乙类传染病是与甲类传染病比较,其传染性、传播途径、速度、易感人群较次的一类,包括病毒性肝炎、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病、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布鲁氏茵病、炭疽、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等。丙类传染病是根据其可能发生和流行的范围,通过确定疾病监测区和实验室进行监测管理的传染病,包括肺结核、血吸虫病、丝虫病
    2023-06-11
    252人看过
  • 妨害传染病防治要判刑吗,什么情况下认定为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认定为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情况规定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条中,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一)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的;(二)拒绝按照卫生防疫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对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消毒处理的;(三)准许或者纵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的;(四)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甲类传染病的范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确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
    2023-04-10
    491人看过
  • 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怎么量刑,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客观行为有哪些
    一、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怎么量刑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量刑标准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其犯罪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是指行为人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造成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行为。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客观行为有哪些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客观行为包括:1.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的;2.拒绝按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对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进行消毒处理的;3.准许或者纵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的;4.出售、运输疫区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或者可能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物品,未进行消毒处理的;5.拒绝执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三、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与妨害公务罪的区别是什么1.保护的法益不同
    2023-06-27
    316人看过
  • 刑法怎么规定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判处的年限
    一、刑法怎么规定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判处的年限刑法如下规定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判处的年限: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四百零九条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二、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构成特征有哪些?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构成特征有:1.主体要件:主体为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2.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是过失;3.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管理制度;4.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相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的行为。三、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表现形式有哪些?根据法律规定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表现形式有:1.未按照规定承担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医院感染控制任务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的;2.未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2023-06-20
    151人看过
  • 传染病防治原则
    传染病防治
    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是指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刑法》第330条的规定,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甲类传染病的范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确定。 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处罚包括: 1. 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 拒绝按照卫生防疫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对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消毒处理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 准许或者纵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
    2024-01-05
    305人看过
  • 法定传染病的种类及其分类
    根据其传播方式、速度及其对人类危害程度的不同,分为甲、乙、丙三类,实行分类管理。(一)甲类传染病也称为强制管理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二)乙类传染病也称为严格管理传染病,26种: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菌病、炭疽、流行性乙型脑炎、肺结核、血吸虫病、疟疾、登革热、人感染H7N9禽流感。(三)丙类传染病也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12种: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以及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法定传染病都包括哪些我国将全国发病率较高、流行面较大、危害较严重的35种急性和慢性传染
    2023-07-05
    401人看过
  • 怎么样判断是否构成传染病防治失职罪?
    本罪在客观方而表现为从事传染病研治工作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行为。严重不负责任,是指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不履行法律和其职务要求的防治传染病的职责或者在履行职务中敷衍塞责、草率应付,极端不负责任,没有切实履行起应当履行、能够履行的义务。一、防疫法律法规有哪些防疫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国家建立传染病疫情信息公布制度,保障公民及时、准确获得疫情信息。在疫情防控期间,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定期公布全国传染病疫情信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定期公布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疫情信息;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向社会公布传染病疫情信息,并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向社会公
    2023-03-25
    470人看过
  •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适用法律的要点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构成要件如下: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管理制度。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而表现为从事传染病研治工作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行为。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由过失构成、故意不构成本罪。一、决水罪是怎么构成的?决水罪的构成要件:1、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2、主观要件:本罪的主观上是故意;3、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4、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破坏堤坝、堵塞或破坏渠道、闸门、使水改道泛滥等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二、投放危险物质罪构成要件?
    2023-06-26
    429人看过
  • 构成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既遂一般会怎么判
    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法院量刑会综合考虑犯罪动机、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是否累犯、有无自首、立功等从轻减轻情节,以及当事人的认罪态度等因素确定。一、犯了利用会道门致人重伤罪一般怎么判?犯了利用会道门致人重伤罪,一般会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法院量刑会综合考虑犯罪动机、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是否累犯、有无自首、立功等从轻减轻情节,以及当事人的认罪态度等因素确定。二、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既遂量刑具体细分成哪些标准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法院量刑会综合考虑犯罪动机、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是否累犯、有无自首、立功等从轻减轻情节,以及当事人的认罪态度等因素
    2023-03-02
    479人看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等等。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颁布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颁布时间为1989年9月1日。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本法由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1989年2月21日通过,自1989年9月1日起施行,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2013年6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
    2023-08-01
    363人看过
  • 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期间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认定和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3月14日)第四百零九条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1999年9月16日)二、渎职犯罪案件(十八)传染病防治失职案(第409条)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是指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传染病防治监管职责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行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导致甲类传染病传播的;2、导致乙类、丙类传染病流行的;3、因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造成人员死亡或者残疾的;4、因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的;5、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
    2023-06-11
    235人看过
  • 认定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既遂后会被怎样判刑?
    在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期间,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或者在受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委托代表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虽未列入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人员编制但在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从事公务的人员,在代表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行使职权时,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四百零九条的规定,以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定罪处罚,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刑法》第409条规定“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构成要件是什么?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管理制度。本罪在客观方而表现为从事传染病研治工作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行为。严重不负责任,是指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
    2023-02-25
    207人看过
  • 什么是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构成要件是怎样的?
    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是指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造成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行为。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构成要件:(一)主体要件:主体是一般主体;(二)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只能是过失;(三)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国家关于传染病防治的管理制度;(四)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行为。(1)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的;(2)拒绝按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对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进行消毒处理的;(3)准许或者纵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的;(4)出售、运输疫区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或者可能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物品,未进行消毒处理的;(5)拒绝执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律师
    2023-05-07
    190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如何认定传染病防治失职罪?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怎样处理?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8-05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怎么处理,是情节轻重来看,一般都是依据刑法第409条规定,“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量刑标准,传染病防治失职罪量刑
      山西在线咨询 2021-10-12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导致甲类传染病传播的;2、导致乙类.丙类传染病流行的;3、因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造成人员死亡或者残疾的;4、因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的;5、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特征是什么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3-09
      一、什么是传染病防治失职罪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是指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行为。从以上概念可以看出,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具有以下特征:(一)行为人须是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是指各级政府行政主管部门主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人员,只有他们才能构成本罪(二)行为人主观上存在着过失本罪在
    • 刑法怎么规定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判处的?
      西藏在线咨询 2023-03-27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判定时,应区分本罪与工作失误的界限。因工作失误往往也会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失,在这一点上与本罪相同之处。但两者有严格的区别: (1)客观行为特征不同。工作失误,行为人是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义务;而本罪则表现为行为人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义务。 (2)导致发生危害结果的原因不同。工作失误,是由于制度不完善,一些具体政策界限不清,管理上存在弊端,以及由于国家工作人员文化水平
    • 什么是传染病防治失职罪?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客体与客体要件是什么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3-05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是指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一)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客体要件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管理制度。传染病,是指由于致病性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立克次体、寄生虫等侵入,发生使人体健康受到某种损害以及危及生命的一种疾病,可以通过不同方式直接或间接地传播,造成人群中传染病的发生或者流行。我国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