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段内容讲述了见义勇为和无因管理的概念。见义勇为是指没有特定义务的自然人为了使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利益免受或少受损失,冒着较大的人身和财产危险所作出的行为。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到损害而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行为。因此,该段内容强调了见义勇为和无因管理的重要性,并指出它们都是自愿的、非强制性的行为,是为了保护公共利益和个人权益而存在的。
见义勇为并非没有特定义务,而是指没有特定义务的自然人,为了使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利益免受或少受损失,他们冒着较大的人身和财产危险所作出的行为。
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到损害而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行为。
无因管理与见义勇为有何不同?
无因管理和见义勇为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它们在法律上有着明确的定义和规定。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或者约定义务的人,为他人的利益免受损失而自愿为他人管理事务或提供服务的行为。而见义勇为则是指在他人受到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者处于危难情形时,采取积极的行动,帮助他人脱离险境或者减轻危险的行为。
虽然无因管理和见义勇为都是体现善良、乐于助人的行为,但它们在法律上的性质和效果却存在差异。根据我国《民法典》第1191条规定,无因管理人有权请求受益人偿还因管理事务而支出的必要费用,或者要求受益人偿还因管理事务受到的实际损失。而见义勇为行为本身并不产生民事法律关系,但见义勇为人有权要求受益人偿还因见义勇为行为而支出的必要费用,或者要求受益人偿还因见义勇为行为受到的实际损失。
因此,无因管理和见义勇为虽然都是值得称赞的行为,但它们在法律上的性质和效果是不同的。无因管理强调的是自愿为他人管理事务或提供服务,而见义勇为则强调的是在他人受到危难情形时采取积极的行动。
无因管理和见义勇为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无因管理强调自愿为他人管理事务或提供服务,而见义勇为强调在他人受到危难情形时采取积极的行动。在法律上,无因管理人有权请求受益人偿还因管理事务而支出的必要费用,或者要求受益人偿还因管理事务受到的实际损失。而见义勇为行为本身并不产生民事法律关系,但见义勇为人有权要求受益人偿还因见义勇为行为而支出的必要费用,或者要求受益人偿还因见义勇为行为受到的实际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一条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进行管理的人,有权请求受益人偿还由此支出的必要费用。
-
无因管理是什么无因管理与见义勇为的区别
339人看过
-
见义勇为引发的无因管理纠纷
339人看过
-
见义勇为和无因管理的区别是哪些
207人看过
-
无因管理和见义勇为的不同点是什么?
130人看过
-
见义勇为和无因管理有何不同之处?
345人看过
-
无因管理和见义勇为的区别和联系
152人看过
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遭受损失,自愿管理他人或为他人提供服务的行为。管理他人事务或为他人提供服务的人称管理人;受管理人管理事务或提供服务的人为本人,又称受益人。... 更多>
-
如何判断是否属于见义勇为台湾在线咨询 2022-11-01见义勇为是指非因法定职责或者约定义务,为保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不顾个人安危,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或者抢险救灾的行为。一般说来,一个人的行为只有具备了下列特征,才能成为见义勇为行为,这也是检验见义勇为是否成立的重要标志。 1、行为主体是自然人。 2、行为人主观上有为他人人身或财产权益避免或减少损失的意思。 3、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保护他人人身或财产权益的具体行为。 4、行为人
-
如何区分见义勇为和无因管理台湾在线咨询 2024-08-24见义勇为和无因管理的区别 从法学理论上来说,见义勇为在我国民法中应属于无因管理的范畴。 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到损害而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行为。见义勇为是指不负有特定义务的自然人,为使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利益免受或少受损失,冒着较大的人身和财产危险而作出的行为。这两个概念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主要在于具体行为的危险程度不同。这两种行为都是一种自发性的行
-
见义x为等于有因管理为什么无因管理又被河南在线咨询 2022-06-07见义勇为并不等同于无因管理。一般情况下,见义勇为与无因管理两者的含义大体相似,不过不能把见义勇为简单地归为无因管理,因为无因管理和见义勇为毕竟是两个概念,见义勇为与无因管理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
见义勇为引发工伤是否有因工要求青海在线咨询 2023-03-08《工伤保险条例》第15条第2项规定: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视为工伤。职工有该情形的,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由于该规定没有对行为的时间、地点以及行为原因做出特殊要求,因此即使工伤的发生不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因工作原因而引发的,也仍然可以认定为工伤。也就是说,为保护国家、集体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不顾个人安危,制止正在发生的违反犯
-
见义勇为是否构成犯罪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3-12不构成犯罪。通常来讲,一个公民对另一个公民的救助义务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道德上的救助义务;一是法律上的救助义务。道德上的救助义务归人们的良心管辖,是自愿行为,在有能力救助的条件下选择不救助的人,受到的是其自身的良心和社会道德的谴责,无强制性义务。而法律上的救助义务是有强制力的,如果负有救助义务人没有积极地履行救助义务应承担法律上的赔偿责任。伴随法律上的救助义务而产生的法律责任是由于有特定的作为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