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抢劫犯罪,如果是已满十四岁的,应当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并且在此基础上从轻或减轻处罚;如果是未满十四周岁的,不需要承担任何刑事责任。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
高中生未成年抢劫犯罪能判缓刑吗
高中生未成年抢劫犯罪,满足以下条件的,能判缓刑: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因为是未成年犯罪,所以有可能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七)持枪抢劫的;(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抢劫罪针对未成年犯的审判标准是什么?
198人看过
-
抢劫未遂对犯罪者如何处理
471人看过
-
针对未成年人抢劫案件的司法审判原则
461人看过
-
针对未成年人犯罪,如何制定合适的刑罚?
428人看过
-
未成年人抢劫是否应该与成年人同等对待?
54人看过
-
未成年人如何判处抢劫罪?
348人看过
未成年犯罪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行为,对待未成年人犯罪,首先要做的是对他们进行教育改造,矫正其犯罪心理,纠正其错误行为,以防误入歧途。 预防未成年犯罪,不仅是法律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唯有凝聚全社会力量,完善教育机制、加强心理干预、守牢法律底... 更多>
-
未成年人犯抢劫罪判几年未成年人犯罪中抢劫劫车物品罪应当如何处罚陕西在线咨询 2022-02-07一般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抢劫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
-
未成年人保护法如何规定针对未成年犯罪行为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4-11-0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人应当承担其所犯之罪所应承担的刑事责任。对于年龄在十四至十六岁之间的未成年人,如果犯有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并导致他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等恶劣罪行,也须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对于年龄在十四至十八岁之间的未成年人犯罪,应根据情节轻重给予从轻或减轻处罚。若因未满十六岁而无法进行刑事处罚,则需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严加管教
-
针对抢劫罪应该怎样认定为抢劫罪河南在线咨询 2023-05-09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 抢劫罪是行为犯,刑法对构成抢劫罪没有规定数额、情节方面的限制,只要行为人当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 实施了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无论是否抢到钱财,也不论实际抢到钱财的多少,原则上都构成抢劫罪。
-
针对抢劫犯罪,如何出具刑事谅解书?广西在线咨询 2024-11-15致浦东新区政法机关: 2012年4月某日,我家人在上海市浦东新区金口路出银山路北约100米处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我亲人死亡。肇事驾驶员被刑事拘留。后来,家属与我方达成赔偿协议,共计赔偿各项费用420000元。家属尽力弥补过错所造成的影响,并得知肇事人员身体患严重心血管疾病,被关押在公安医院。考虑到家属已尽力对我们进行了赔偿,同时我们也得知肇事人员身体患严重疾病,我们对行为已经谅解。为确保因身体原因
-
未成年人如何定性为抢劫罪罪犯?澳门在线咨询 2024-11-20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