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两年是不是不能离开市?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21 18:43:22 105 人看过

被判缓刑期间,未经批准是不可以离开所居住的城市的。社区矫正人员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原因,确需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在七日以内的,应当报经司法所批准;超过七日的,应当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返回居住地时,应当立即向司法所报告。社区矫正人员离开所居住市、县(旗)不得超过一个月。

还有,取保候审的钱不能算在法院判决的罚金里面。取保候审时所缴纳的费用为保证金,是指侦查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提供担保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其不逃避或妨碍侦查,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

一、取保候审不可以离开当地吗

取保候审属于强度较低的刑事强制措施,都适用于危险性较小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是司法机关责令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担保,保证其不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法律措施。取保候审的嫌疑人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假释能去外地吗

假释不能去外地。对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原因,确需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在七日以内的,应当报经司法所批准;超过七日的,应当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4日 01:4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缓刑相关文章
  • 吸毒关两年是不是能减刑
    一、吸毒关两年是不是能减刑因为吸毒被判处刑罚,若是已经实际服刑两年的,在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是不是能减刑。减刑是指依法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在具有法定的减刑情节时,由负责执行刑罚的机关报送材料,人民法院依法予以减轻原判刑罚的刑事司法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是不是能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二、贩毒几克以上是不是能判刑贩卖毒品,不管贩
    2024-01-22
    80人看过
  • 缓刑期间不能出市还是不能出镇
    缓刑期间不能出本县。如果因故要离开本(县)市,需要经过考察机关批准。考察机关一般是所在辖区派出所。缓刑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一、判刑后公职可以不被保留吗?被判处刑罚宣告缓刑行政机关公务员律给予开除处分而此前被判缓刑公务员有仍保留公,所被判了缓刑能保留公职,缓刑称暂缓量刑也称缓量刑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行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予量刑由特定考察机构定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考验期间内表现依法决定否适用具体刑罚种制度,值得注意被宣告缓刑犯罪分子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二、缓刑是不能离开区还是市缓刑不能离开市。被判处缓刑在考验期内,要离开居住地
    2023-02-19
    110人看过
  • 为何两罪不能缓刑?
    两罪判不了缓刑的原因可能是两个罪名合并执行三年以上的有期徒刑。适用缓刑需要满足下列条件: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2、同时符合下列情况: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缓刑指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罪犯,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地不执行所判刑罚的制度,是对刑罚的暂缓执行,其执行形式为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被判死刑缓刑两年什么意思死刑缓期执行,是我国刑法所独有的一种刑罚制度。它适用于那些应当判处死刑,但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罪犯。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如果在二年的缓刑考验期内没有故意犯罪如果是过失犯罪是不需要执行死刑立即执行的。我国刑法规定的死刑包括死刑立即执行和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死缓是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简称,指的是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
    2023-07-04
    404人看过
  • 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是不是不用死了
    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不是不用死。根据法律规定,在死缓考验期中,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一、死缓如何能减刑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
    2023-04-04
    221人看过
  • 离婚两年后是不是还能起诉
    离婚两年后是否可以再起诉要看起诉事由是什么。如果就孩子抚养权问题起诉的,离婚后两年仍可以提起诉讼;或者发现对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自己财产的,离婚后两年仍可以再起诉,这种情况起诉的诉讼时效为三年。如果是就除此以外的其他问题提起诉讼,离婚已经两年了不能再起诉了。《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2024-07-27
    499人看过
  • 分居两年找不到对方是不是能离婚?
    一、分居两年找不到对方是不是能离婚?1、分居两年找不到对方是不是能向法院提起诉讼离婚,由法院进行判决。法院会先传唤对方,如果对方经传唤拒不到庭,是不是能缺席判决。但如果是关于赡养、抚育、扶养义务和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情的,是不是能拘传被告。对于双方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两年,经法院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如果被告一方下落不明,原告一方起诉离婚的,是不是能缺席判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是不是能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
    2024-01-23
    160人看过
  • 缓刑是否可以离开本市
    缓刑需要申请同意后才可以离开。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缓刑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发现漏罪没有判决,或是有严重违法行为都可能成为撤销缓刑的条件。缓刑的适用条件和范围有哪些1、适用缓刑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判处三年以上徒刑的罪犯不能缓刑。2、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即法院认为不关押也不致于再危害社会。以上两条缺一不可。此外,刑法规定,对累犯不论其刑期长短一律不能适用缓刑。职务犯罪是否可以判缓刑职务犯罪如果满足缓刑的适用条件是可以判缓刑的。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
    2023-08-14
    236人看过
  • 缓刑期间是否能离开缓刑的地点
    一、缓刑期间是否能离开缓刑的地点缓刑期间能离开缓刑的地点,但是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同时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以上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刑法》第七十五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二、缓刑期间过失犯罪是否能继续缓刑缓刑期间过失犯罪不能继续缓刑,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
    2024-01-31
    189人看过
  • 有期徒刑缓期两年执行是不是就没罪了
    缓期两年执行是死刑缓期执行,是我国刑法所独有的一种刑罚制度。适用于那些应当判处死刑,但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罪犯。死刑缓期执行期限固定为两年。它没有放松对罪大恶极的罪犯的惩办,同时又给某些罪犯以悔罪自新、重新作人、争取减刑的最后机会。这种制度,对于分化瓦解敌人,惩罚和改造罪犯是有利的,而且可以为国家保存一批可以利用的劳动力。一、有期徒刑缓期执行是什么意思有期徒刑是刑罚的一种,缓刑是刑罚的执行方式,被判处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缓刑。缓刑,简单地说,就是被判处的刑罚暂不执行,给予一定的考验期,如果考验期表现良好,那么刑罚就不执行了。下面是具体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
    2023-02-16
    69人看过
  • 拘役两月缓刑两月是不是算四个月
    一、拘役两月缓刑两月是不是算四个月具体规定是:拘役2个月缓刑2个月不算四个月。按实际情况,拘役两个月缓刑两个月,意思是判决两个月但是缓期两个月,如果在缓期内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就不再需要执行两个月的刑期。但是,在缓刑内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就撤销缓刑,执行两个月的实刑。二、拘役有哪些特点1、拘役适用于罪行较轻,但又必须实行关押的犯罪分子。由于拘役是一种较轻的刑罚方法,它主要适用于那些罪行较轻,但又必须短期剥夺人身自由进行劳动改造的犯罪分子。2、拘役是剥夺自由的刑罚方法,而不是像管制那样仅是限制被执行人的一定人身自由。3、拘役是短期剥夺自由的刑罚方法。拘役虽与刑事拘留、民事拘留、行政拘留一样短期剥夺被执行人的人身自由,但性质却不同。刑事拘留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司法拘留是一种司法处分,而拘役则是一种刑罚方法,在性质、适用对象、适用机关、适用依据、适用程序以及适用期限与上述几种拘留措施都有明显的区别
    2024-01-29
    180人看过
  • 放弃死缓是不是不能减刑
    限制减刑不是说不可以减刑,而是表示只能减刑一定的时间,不可无限制减刑。死缓限制减刑是指在重大刑事案件判定为死缓时,若后期有减刑,也必须服满一定期限。一、死缓限制减刑最低服刑年限是多久?死缓是指对应当判处死刑,但又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犯罪分子,在判处死刑的同时宣告死缓执行,实行劳动改造,以观后效。死缓限制减刑最低服刑年限至少为20年。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第五十条第二款对被限制减刑的死缓犯罪分子实际执行的刑期的规定:最低服刑时间,如缓期执行期满后被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将不能少于二十五年;如缓期执行期满后被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将不能少于二十年。二、减刑的对象是什么?减刑只适用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只要是被判处上述四种刑罚之一的犯罪分子,无论其犯罪行为是故意还是过失,是重罪还是轻罪,是危害国家安全罪还是其他刑事犯罪,如果具备了法定的减刑条件都可以减刑。减刑只能
    2023-03-22
    227人看过
  • 醉驾几年不能离开本市
    法律综合知识
    一、醉驾几年不能离开本市在被给予取保候审期间内,如果未获得执行机构的准许,您不得擅自离开所在城市或县城。若确实有必要出行,则务必先取得办案单位的许可。对于醉酒驾驶的取保候审案件,通常只需花费两至三个月的时间即可完成整个流程,包括侦查、起诉以及审判等环节。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为一年。因此,建议您在取保候审期间尽量避免离开市区,以免导致取保候审转为强制执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机关在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时,应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缴纳保证金。其中,取保候审的一项重要要求便是:未经执行机构批准,不得擅自离开所居住的市、县。那么,如果在取保候审期间遇到无法前往外地的问题该如何处理呢?您可以向执行机构提交书面申请,待获得批准后方可外出。在此提醒您注意以下几点:1.在取保候审期间,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前往外地;2.如需外出,请提前向执行机构提交书面申请并获得批准。
    2024-07-07
    311人看过
  • 对两罪并罚能不能判缓刑
    一、两罪并罚能不能判缓刑两罪并罚,只要判决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原则可以宣告缓刑。如果判决的刑期超过三年,则不能再宣告缓刑,累犯不能宣告缓刑。法律依据:《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二、适用数罪并罚的情况根据刑法第69条、第70条、第71条的规定,适用数罪并罚有以下三种情况:1、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并罚刑法第69条规定,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3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1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20年。如果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必
    2023-03-30
    206人看过
  • 开庭前逮捕是不是会有可能判缓刑
    一、开庭前逮捕是不是会有可能判缓刑开庭前逮捕了如果符合缓刑条件的就还有希望判缓刑,由人民法院审理后决定。对于犯罪主体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符合缓刑的适用条件的,应当宣告缓刑。《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二、逮捕以后是不是可以判处缓刑逮捕属于强制措施的一种,与是不是适用缓刑无关。根据法律规定,缓刑的适用条件包括:(1)针对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2)同时符合下列条件:1)犯罪情节较轻;2)有悔罪表现;
    2024-01-27
    264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缓刑
    词条

    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更多>

    #缓刑
    相关咨询
    • 缓刑不能离开省还是市呢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6-30
      被判处缓刑在考验期内,要离开居住地时应当经过执行机关批准,执行机关为当地派出所。
    • 缓刑到期不能离开所在市还是县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2-11
      司法所审批有一个权限,超过这个权限,要由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批。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十三条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社区矫正人员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原因,确需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在七日以内的,应当报经司法所批准;超过七日的,应当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返回居住地时,应当立即向司法所报告。社区矫正人员离开所居住市、县(旗)不得超过一个月。
    • 缓刑两年半是不是是两年半的刑但不用坐牢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7-30
      意思是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刑法第77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第69条的规定,决定执行
    • 缓刑两年是不是社区矫正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8-27
      1、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2、根据刑法第七十六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
    • 两种罪适用缓刑不是犯了诈骗罪不能缓刑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8-07
      不是的。如两个罪名合计刑罚仍然低于三年且满足条件的,仍然可以缓刑。以下情形不能适用缓刑: (一)因侵犯知识产权被刑事处罚或者行政处罚后,再次侵犯知识产权构成犯罪的; (二)不具有悔罪表现的; (三)拒不交出违法所得的; (四)其他不宜适用缓刑的情形。 (5)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四条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