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秘密窃取行为?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4-27 07:42:34
124 人看过
秘密窃取是行为人主观上自认为采用的是不使被害人发觉的方法取得并且占有公私财物的行为。秘密窃取的实质在于行为人自认为行为是隐秘的、暗中的,至于事实上是否隐秘、暗中,不影响其行为的性质。
所以,秘密窃取,不依必须在暗中窃取或在被害人不知晓的情况下取得财物为必要条件。秘密窃取是针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人没有发觉,即使被其他人发觉的,也是秘密窃取。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分析秘密窃取行为的动机
434人看过
-
如何认定盗窃罪中的秘密窃取行为
433人看过
-
盗窃是一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什么财物的行为
349人看过
-
如何为窃取商业秘密负责
77人看过
-
窃取商业秘密算犯罪吗,侵犯商业秘密罪是什么?
102人看过
-
何为商业秘密什么是商业秘密
341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秘密窃取行为如何判断盗窃罪?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4-11-29盗窃罪中的秘密窃取行为可以通过以下特征进行认定: 1. 秘密窃取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即行为人盗窃公私财物之行为相对于财物所有人、保管人、经手人而言没有被发觉。在窃取财物的过程中,只要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经手人没有发觉,即使被其他人如路人发现的,也应属于秘密窃取。 2. 秘密窃取是指行为人自认为没有被财物所有人、保管人经手人发觉,但如果在事实上却被财物所有人、保管人察觉而出于某种原因未作出反应,
-
哪些行为构成窃取商业秘密浙江在线咨询 2022-10-18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盗窃,一般是指通过窃取商业秘密的载体而获取商业秘密;利诱,是指以金钱、物品或者其他利益为诱饵,使知悉商业秘密内容的人提供商业秘密;胁迫,是指对知悉商业秘密的人进行恐吓、威胁,迫使他人提供商业秘密。其他不正当手段,是指除盗窃、利诱、胁迫以外的其他不正当手段,如抢夺载有商业秘密的图纸。 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上述第一种手段获取的
-
窃取商业秘密的行为有哪些湖南在线咨询 2023-05-30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盗窃,一般是指通过窃取商业秘密的载体而获取商业秘密;利诱,是指以金钱、物品或者其他利益为诱饵,使知悉商业秘密内容的人提供商业秘密;胁迫,是指对知悉商业秘密的人进行恐吓、威胁,迫使他人提供商业秘密。其他不正当手段,是指除盗窃、利诱、胁迫以外的其他不正当手段,如抢夺载有商业秘密的图纸。 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上述第一种手段获取的
-
盗窃罪秘密窃取的特点是什么宁夏在线咨询 2022-11-081、秘密窃取是指在取得财物的过程中没有被发现,是在暗中进行的。 2、秘密窃取是针对财物所有人、保管人、经手人而言的,即为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经手人没有发觉。 3、秘密窃取,是指行为人自认为没有被财物所有人、保管人经手人发觉。
-
窃窃罪中的秘密窃取有什么规定河北在线咨询 2022-08-03所谓窃取,是指行为人违反被害人的意志,将他人占有的财物转移为自己或第三者(包括单位)占有。需要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1、窃取行为虽然通常具有秘密性,其原意也是秘密窃取,但盗窃不能限定在秘密窃取上,否则会造成处罚的不公正。中国的《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为“盗窃公私财物”,并没有说是“秘密”,可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998.3.17)却将“盗窃”解释为“秘密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