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至于是否证据充足,要经过后续调查才知道。
二次退侦证据不足可以放人吗
二次退侦,仍然证据不足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不予起诉的决定,并且应该释放犯罪嫌疑人。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八条规定:不起诉的决定,应当公开宣布,并且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不起诉人和他的所在单位。如果被不起诉人在押,应当立即释放。
《刑事诉讼法》第175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对于需要补充侦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自行侦查。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应当在1个月以内补充侦查完毕。补充侦查以2次为限。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检察院后,人民检察院重新计算审查起诉期限。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1.补充侦查的情况有两种。即如果是由公安机关侦查终结,人民检察院审查之后,需要补充侦查时,既可以决定将案件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决定自行侦查,必要时可以要求公安机关协助。但是,如果是人民检察院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需要补充侦查的,则不能退由公安机关补充侦查。
2.对于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补充侦查完毕;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期限从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起诉之日起重新计算。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中决定自行侦查的,应当在审查起诉期限内侦查完毕。
3.补充侦查的次数不得超过2次。这既指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的案件,也包括人民检察院决定退回侦查部门补充侦查的案件。
4.经过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目的在于维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防止案件久拖不决,提高诉讼效率。(《刑事诉讼法》175条第四款)
由于刑事法律明确规定,若是公安机关侦查同一个案件超过了三次,都没有收集到确切的犯罪证据,此时该犯罪主体尽管可能确实是已经实施了犯罪行为,但是司法机关却无法收集到犯罪的证据,此时就只能按照其并没有犯罪来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条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严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
刑事案件缺乏证据时是否能立案?
413人看过
-
缺乏证据,是否应该对毒品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182人看过
-
打人事件缺乏确凿证据
248人看过
-
缺乏证据,贩毒罪行是否能够立案?
160人看过
-
女方欲离婚,但缺乏证据,能否起诉?
209人看过
-
缺乏借据证据的起诉是否合法?
324人看过
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调整的对象是公、检、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揭露、证实、惩罚犯罪的活动。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刑事诉讼的任务、基本原则与制度,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相... 更多>
-
刑事案件缺乏证据可以撤案吗湖北在线咨询 2021-10-20证据不足,多久撤案的问题,分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审判阶段不同的三种情况。在侦查阶段,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侦查过程中,如果发现嫌疑人不应追究刑事责任,应撤销案件的嫌疑人被逮捕,应立即释放,发放释放证明书,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在取保候审起诉阶段,对于二次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作出不予起诉的决定。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五条规定的
-
鉴定结论缺乏证据?云南在线咨询 2022-10-26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27条规定“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委托的鉴定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有异议申请重新鉴定,提出证据证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一)鉴定机构或鉴定人员不具备相关的鉴定资格的;(二)鉴定程序严重违法的;(三)鉴定结论明显依据不足的;(四)经过质证认定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其他情形”内容。r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十八条规定,一方当事
-
能否举报涉黄行为缺乏证据支持吗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4-11-12纵使没有确凿的证据,我们完全有理由举报任何涉及淫秽的活动。 不过需要警惕的是,如果举报的内容缺乏根据或者是恶意造谣,可能会引发诬告罪名的刑事风险,导致举报方需要为自身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在举报之前,我们必须确保所提供的信息具有足够的真实性,以避免给被举报者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和麻烦。 法律规定,对于那些选择匿名举报的人,相关部门已经提供了充分的保障措施,即使他们不希望公开个人身份和举报行为,相关
-
-
低保户认定缺乏证据?台湾在线咨询 2024-11-20对于举报不实行为,必须根据具体情况深入分析:第一种情况,涉及民事责任,包括故意编造无根据的事实对他人进行污蔑,可能会侵犯对方的名誉权、隐私权和个人数据资料。在这种情况下,检举人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承担相应的民事侵权责任。第二种情况,检举人捏造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企图让他人被刑事追责或面临治安管理处罚,尽管情节较严重但尚未达到犯罪程度。在这种情况下,检举人必须承担由行政拘留和罚款构成的行政责任。第三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