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用工企业“试用期”陷阱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2 19:32:35 402 人看过

单位提出3个月试用期,试用期满才能签订合同,这样会有什么后果?昨天,市区的小应向市民援助中心本报值班室咨询。

小应说,他是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不久前,他联系了市区一家公司的助理职位,前几天公司方面有了回音。但是在和人事经理交谈时,对方提出试用期3个月,每个月工资600元,转正后月薪1200~1500元,转正以后再签订合同等条件。他担心没有合同保障,试用期满后得不到应有的待遇。

小应说,这不是他杞人忧天,他的一个老乡是去年的毕业生,在去年年底一次招聘会上,被一家公司聘用。老板声称,试用期3个月,一次性发薪水1500元,试用期满正式录用,再签订劳动合同。考虑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他当时就答应了。在试用期期间,为了能够留下来,他表现得十分积极,可在眼看试用期将满的时候,老板却告诉他不用上班了,原因是他不适合做这份工作,最后甩出800元钱给他作为这3个月的辛苦费,将其打发了。

那么,试用期到底有什么规定?浙江禾平律师事务所杨律师说,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试用期的长短要与劳动合同期限相适应。同时,试用期也应包括在合同期内,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试用期限为自开始试用之日起,连续计算的自然天数。劳动合同中可以约定试用期。其中劳动合同期限不满6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满6个月不满1年的,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1个月;满1年不满3年的,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劳动合同只约定试用期,未约定劳动合同期限的,试用期不成立,该试用期即为劳动合同期限。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说,先试用再签劳动合同的做法本身就是违法的。这多半是用工者为了逃避劳动合同的约束和《劳动法》的制裁而采用的手段,目的就是想使用廉价劳动力。只有签订了正式的劳动(聘用)合同,双方才可约定试用期,而不是在试用期满后签订劳动合同。

本报提醒求职者,在找工作时,最好能事先了解一下对方,看是不是有要人的计划,不要因为求职心切,匆匆忙忙地签了劳动合同,误入试用期陷阱。

若单位执意要先试用后签约,那必须有自我保护意识。在试用期间,一定要保存好工资签收单、工作证等证据,证明你与单位之间已形成事实劳动关系。一旦单位以试用期满为名炒你鱿鱼,可通过劳动仲裁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3日 14:5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试用期相关文章
  • “健康消费”警惕陷阱
    随着消费理念的转变,健康消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健身房成了很多人的首选。哈尔滨市消协提醒,办理健身卡时要冷静理性,务必要签订书面合同。在签订书面合同前,要仔细阅读各项条款,警惕服务内容不明确、最终解释权归本店等消费陷阱。元旦前后,众多健身机构借着健康消费的东风做起了促销,利用免费体验周买十送二不满意就退款等各种形式吸引顾客。家住香坊区的金女士在这种大规模促销攻势下,办理了一张按年计费的健身卡。不久,金女士接到通知说店里年底装修。当时也没签协议就交钱了,就给了一张卡。现在说需要暂停营业十天,但对于我们这种办理年卡的顾客怎么补偿一直没说法。金女士说。据了解,健身卡多以预付费的方式办理,按年或按次消费。健身消费发生争议的原因大多是因为服务质量、消费合同变更等情况。由于部分消费者在办理健身卡时没有签订任何书面协议,造成出现问题后索赔难等情况。哈尔滨市消协负责人表示,消费者在选择健身场所时,最好
    2023-04-24
    345人看过
  • 警惕买房三大陷阱
    对大多数市民来说,买房是一辈子的大事。如果稍有疏漏,对以后的居住很可能带来不便。因此,在选择楼盘、签订购房合同以及与房屋中介打交道时,都要慎之又慎,尤其要注意以下三个容易疏漏的地方。小心配套虎头蛇尾配套设施虎头蛇尾是指房地产开发商提供的配套设施在房屋销售时看似正常运作,实则难以完全达到的地方,这就需要购房者仔细识别。应对绝招:购房者应冷静分析楼盘的各种配套设施存在的可能性和合理性,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要为表面现象所迷惑。如开发商许诺可提供免费交通车,那这种免费是永久的吗?二是调查楼盘宣传中的相关教育设施,比如小区幼儿园等是否已为教育部门所认可。三是看周围是否有替换的配套设施。合同空白处猫腻多一些购房合同中可能会有空白的地方。这为开发商作弊提供了条件。应对绝招:购房者签订合同时,一定要耐心看完全文,遇到空白处应填上自己应有权益的内容。如无需填写时,也应画上横线,防止对方在空白处私自填上对其有利
    2023-06-10
    143人看过
  • 警惕移民三大“陷阱”
    警惕移民三大陷阱无论是为了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还是出于自身事业发展的需要,抑或纯粹为了享受轻松闲适的生活,近两年,曾经只是极少数有钱人专利的投资移民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人所接受。但是,在求助于移民机构、移民顾问时,一些过于优厚的待遇却让他们分不清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包办热门国家与前些年加拿大、澳洲、新西兰三足鼎立的局面不同,近些年随着美国、德国等国家相继开放投资移民大门,国人在选择移民国家的问题上日益呈现多元化,而能够包办所有热门移民国家的机构竟也随之而来。无论是美澳加,还是德国、新西兰、马来西亚,只要客户有需求,移民顾问统统大包大揽。揭秘:消费者选择移民中介机构时,首先要认准有资质的公司。移民行业属于特殊行业,必须获得公安部门颁发的特许经营执照后才能够从事移民服务。而且,按规定这个执照必须悬挂在公司门口最显著的位置。对于消费者来说,一定要亲自到准备委托的这家机构做个实地考查,无论其办公环境
    2023-06-05
    284人看过
  • 掌握劳动法律,警惕就业陷阱
    劳动法律法规作为一个法律体系,对包括大学毕业生在内的劳动者提供了实体上和程序上的法律保护。我国劳动法律体系包括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制定的有关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国家机关制定的劳动规章、地方性劳动法规等。近年来,我国制定的重要劳动法律有《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就业促进法》、《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工会法》等;重要劳动法规有《工伤保险条例》、《失业保险条例》、《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等。还有大量与劳动关系有关的其他法律、法规、规章、司法解释等。《社会保险法》也正在审议中。为了配合《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其实施条例也在拟订中。大学生就业前后,需要重点把握的两部法律是《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是《就业促进法》。以后系列文章的讲解也重点围绕这三部法律和大学生就业相关法律知识。高校毕业生在择业时可能遇到的
    2023-06-07
    157人看过
  • 签合同警惕“订金”陷阱
    “定金”是指当事人约定由一方向对方给付的,作为债权担保的一定数额的货币,它属于一种法律上的担保方式,目的在于促使债务人履行债务,保障债权人的债权得以实现。签合同时,对定金必需以书面形式进行约定,同时还应约定定金的数额和交付期限。给付定金一方如果不履行债务,无权要求另一方返还定金;接受定金的一方如果不履行债务,需向另一方双倍返还债务。债务人履行债务后,依照约定,定金应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相比之下,“订金”虽不是法律上的“定金”,但在签合同时,却经常使用。一字之差,意思大相径庭。合同中,如果写的是“订金”,一方违约,另一方无权要求其双倍返还,只能得到原额。有些个人和企业利用人们法律知识的欠缺,在订立合同时,故意设下陷阱,将定金写成“订金”,以逃避法律制裁。因此,企业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留神合同文本中的“定金”和“订金”条款。
    2023-06-09
    294人看过
  • 要警惕民间融资陷阱
    快速办理银行贷款;个人贷款,马上放款;信用卡贷款,方便快捷广告上诱人的话语,令不少急需用钱的人心动。不过,在这些方便背后,可能有陷阱。近日,湖北省银监局对武汉一些担保公司、贷款咨询公司和投资公司进行了暗访。暗访中发现,这类公司中有一部分确属合法经营,对活跃金融市场有积极补充作用,但有一部分则存在不规范经营、虚夸服务甚至欺诈行为。暗访中,有些担保、投资咨询公司无法或者拒绝出示工商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有的夸大服务,声称可以在一两天内办好房屋贷款或者车贷,明显与银行正常放贷周期不符;有的提出可用公司自有资金以大大高于同档次银行贷款的借贷利率先帮房屋业主提前归还银行放贷,再以该房屋为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变相加大了银行信贷风险;有的只在广告上留下手机号码,联系到本人后,通常只约定在某公共处所见面,不愿意告知固定办公地址;还有的表示可以协助顾客伪造或者优化信用证明,用于申请贷款或者信用卡等等。银监局
    2023-06-05
    383人看过
  • 警惕预付式消费陷阱
    今年上半年,湖北全省各级消费者组织接到预付式消费投诉案件207件,平均每天超过一件。昨日,湖北省消费者委员会发布今年第9号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谨防预付式消费陷阱。省消委分析,207件预付式消费投诉案件,主要涉及美容、健身、加油、商场、干洗等行业,投诉内容主要为格式条款不公、店面转让损害持卡人利益、合同欺诈、店方携款潜逃、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省消委人士指出,目前我省预付式消费市场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消费券、购物券、健身卡、美容卡、加油卡等预付式消费方式非常流行。但由于市场发展过快、市场机制存在缺陷,以及部分经营者诚信缺失等原因,导致预付式消费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旦发生侵权事件,将给广大消费者带来经济上的损失,且一般金额较大,涉及人数众多。省消委提醒消费者,在选择预付式消费时,要全面了解经营者相关情况,尽量选择规模较大、市场信誉好的经营者。务必签订书面协议或合同,认真阅读合同条款,不
    2023-06-07
    406人看过
  • 警惕“双十一”价格“陷阱”
    双十一即将到来,不少市民也做好了网购的血拼准备。对此,市物价部门提醒广大消费者,血拼时多长个心眼,警惕网购中的价格陷阱。陷阱网购中六种不正当价格行为虚构原价即网店经营者凭空捏造原价,诱骗消费者。市物价部门提醒,原价是指经营者在本次降价前七日内在本交易场所成交的有交易票据的最低交易价格,如七日内没有交易价格,以本次降价前最后一次价格作为原价。虚假优惠折价即在未标原价的情况下,降价销售所标示的折扣商品或者服务,其折扣幅度与实际不符。如网店内的某商品在销售时,标明打5折,现价100元,而在此次销售行为之前的七天内,商品成交价出现过等于或低于100元的情况,则涉嫌价格欺诈。虚夸标价即商品销售时所标示的市场最低价、全网最低价、出厂价、批发价、特价、极品价等是没有依据或无从比较的。使用欺骗性语言、文字或图片等诱导消费者如某网店在商品销售价格旁边注明仅限今日字样,而实际上该价格已执行多日,并非当日才有。
    2023-06-07
    132人看过
  • 警惕商业地产租赁中的陷阱
    商业地产租赁的陷阱如下:陷阱一:出租主体。陷阱二:土地性质。陷阱三:转租问题。陷阱四:装修改造。陷阱五:消防问题。陷阱六:配套设施。陷阱七:违章搭建。陷阱八:权利负担。陷阱九:优先购买权。陷阱十:经营责任。三大产业复苏深圳商业地产租赁活跃“我们已经超额完成了今年第一季度的营业目标。”仲量联行深圳商业地产部主管夏春毅昨日向记者表示,受益于经济回暖,深圳商业写字楼的租赁快速回升,一季度租赁面积同比增加6万平方米,整体的空置率继续下降,租金稳中有升。仲量联行今年第一季度市场报告显示,深圳写字楼市场整体空置率为13.4%,同比下降7.1个百分点。而且空置率的下降是在有新的写字楼供应市场的情况下取得的。写字楼的整体租金水平达到115.2元/平方米,同比上涨11.6%,环比增长1%。夏春毅分析,深圳写字楼市场的持续回升主要与深圳金融业、高端服务业、IT产业三大支柱产业的全面复苏有关。其中,以银行和证券
    2023-07-06
    188人看过
  • “五一游”警惕消费陷阱
    五一假期即将来临,正是市民游览踏青外出旅行的好时节。4月24日,太原市旅游局向广大旅游者发布出行提示。选择规模大信誉好旅行社市民出游一定要选择合法的旅行社。看它是否拥有一证、一照,且证照是否在合法有效期内,一证是指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一照是指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旅游合同中应明确交通、住宿、餐饮服务安排及其标准,旅行社统一安排的游览项目的具体内容及时间,旅游者应当交纳的旅游费用及交纳方式,旅行社安排的购物次数、停留时间及购物场所名,需要旅游者另行付费的游览项目及价格等;选择规模大、信誉好的旅行社。从2009年开始,太原市旅游局对全市旅行社进行质量等级评定,A级越高的旅行社,质量等级信用度越好,规模也相对更大。太原市现有4A级旅行社25家、3A级旅行社55家、2A级旅行社38家、1A级旅行社1家,另有120家旅行社尚未评定等级。警惕低价旅
    2023-06-07
    79人看过
  • 港澳游警惕消费陷阱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人喜欢在春节期间去香港、澳门旅游购物。对此,黑龙江省消费者协会提醒消费者,在香港、澳门旅游消费时要提高警惕,一旦陷入消费陷阱,要及时向当地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投诉。近年来,大陆游客到香港、澳门旅游购物活动日益活跃,黑龙江省赴香港的游客就由10年前的每年数千人发展为如今的数万人。但随着游客增多,误导消费、强迫购物、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现象也时有发生。黑龙江省消协提醒,去港澳购买商品时,要选择带有诚信等字样的商家去消费;在购买价格较高的数码商品时要对商品的价格、性能,尤其是商品在国内是否有售后服务等事项进行全面了解,并索要消费和保修凭证;采用刷卡消费方式付款时,要仔细核对划款金额后再确认签名,避免出现划款有误的现象。此外,大陆一些省份的消协还与香港、澳门消委会签有消费投诉合作协议,如消费者在港澳地区遭遇消费侵权,可直接到当地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投诉,及时
    2023-04-24
    348人看过
  • 警惕低价装修有陷阱
    目前,上海一些家装公司为争抢客户,竞相恶性压低报价:先是“100平方米的房子,装修39900元全包”,紧接着出现了“38800元搞定”的报价。据某广告公司业务员说,还有其他装修公司在酝酿打出更低的报价。那么这样的竞争最终得益的是不是消费者呢?事实证明,大部分消费者在被这类广告吸引后,引来不少麻烦和纠纷。业内人士说,少数公司挖空心思在家装报价上大做文章,他们故意用低于成本的价格吸引客户,明显有欺诈之嫌。有不少消费者投诉称,他们就是冲着价格便宜去的,可去了之后却发现,不是报价涨了,就是项目减了。此时家装公司的解释是,价格涨了是因为你要做的项目太多了,而减项则是因为这个项目你家里不需要。为此,bobo搜集整理了一些不法家装公司以低价吸引客户的欺诈手段,希望广大读者能引以为戒。招数一:偷换工艺概念一些家装游击队的结构非常简单,一个包工头攒聚几名瓦工、木工、油漆工,就组成了一个所谓的装修队。而这些工
    2023-06-07
    292人看过
  • 警惕借条的十个陷阱
    现今,越来越多的人在借款时,都立借据作为凭证,可还是有很多人忽略了书写借条的一些细节,让人钻了空子。律师表示,如果借款人对到期借款未按约偿还,出借人只能凭借条要求对方返还,借条如何书写至关重要。要提防借条中的陷阱,当心扯皮赖账。律师还提醒,写借条时,最好注明借款人和出借人的姓名、身份证号,借款原因、借款时间、借款金额、金额大写、还款时间、签字、按指纹、盖章等基本项目,并且附带当事人的身份证明。案例1伪造证据被拘留,罚款2.5万2007年11月30日,王某向周某借款5000元并立下借条,李某作了担保,按照借条约定同年12月15日还款。王某并未按约定时间还款,2008年10月20日,周某持借条复印件向弥勒县(今弥勒市)法院起诉,要求被告王某、李某返还借款本金及利息共计5500元。弥勒县法院受理后,经调解和执行,已将5000元兑付给原告周某。随后,担保人李某在2014年离世。时隔8年后,2016
    2023-06-05
    140人看过
  • 短期租房警惕交易陷阱多多
    近年来,每逢五一、十一和春节,房屋租赁市场便会掀起一股短租潮(即少则7天,多则一两个月)。对此,专家建议:租房者要注意短租市场中的种种陷阱,其中居住和交易的安全性、便捷度是租客应重点关注的问题。随着短租市场需求扩大,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专业从事短租业务的代理公司。据这类专业公司工作人员介绍,短租是租赁和酒店市场细分的产物,未来成长空间很大。目前,短租市场由于业务刚兴起不久,租赁各方都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居室卫生的监管、安全问题及交易纠纷。据一家房产公司负责人介绍,比较明显的问题包括三方面:一是难要押金。根据住宅内装修情况和设备配置等的不同,房东一般会收取一部分押金作为设备抵押。相对于长期租户,短期租户所付押金要少一些。由于金额较少,有些房东在房客离开时会借口墙面污渍、电器有所损坏等理由拒绝返还押金。二是需警惕二房东转租。有些长期租房者由于春节期间回家过年而将房子转租给短期租客,也就是常
    2023-04-22
    210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试用期
    词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更多>

    #试用期
    相关咨询
    • 购买二手房需警惕什么陷阱
      宁夏在线咨询 2023-02-21
      购买二手房需要警惕的陷阱如下: 1、赠送面积可能存假; 2、定金收取陷阱; 3、产权存在争议。
    • 试用期陷阱有哪些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3-03
      试用期无所谓陷阱,而是要多注意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1、入职当月应当签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规定: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依法的标准时及时、足额《社保法》规定:第六十条用人单位应当自行申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缓缴、减免。职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用人
    • 二手房产权应该警惕哪些陷阱?
      甘肃在线咨询 2023-06-11
      1.看产权交易是否有限制 如存在被抵押、涉讼、被列入拆迁范围、土地使用权性质为集体或划拨、属于安居用房以及危房等不能上市交易的问题。如军产、院(医院)产、校()产的公房,必须经原产权单位盖章后才能出让,而大多数这样的单位都不允许其职工向外人出售房屋。 2.买之前看看是否有承租人 在同等条件下,房屋的承租人具备优先购买该房屋的权利,所以必须得到该承租人不购买房屋的书面承诺,或是等租赁关系结束后再购买
    • 选择旅游项目需警惕哪些陷阱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1-13
      旅游陷阱 陷阱一:导游带去的地方不要买东西。 陷阱二:旅游纪念品千万小心。绝大多数是假的,价格虚高。应该说100%是假劣货。 陷阱三:旅游套票 货真价实,童叟无欺,买卖自愿,卖卖不成情谊在,是中国传统的商业道德。而当今除了门票狂升,无耻美其名什么保护文物,还搞出个套票。就是把你喜欢不喜欢的旅游点门票捆绑卖给你,价格高得惊人,而且其中混杂不少不值一顾的伪劣产品。而那些套票,只是当天有效,实际上你根本
    • 买房需要警惕哪些陷阱买房须知道的六大陷阱以及应注意的陷阱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2-27
      对于普通购房者或刚需族而言,买房就相当于几年、十几年甚至半辈子辛苦积攒的财富,因此买房的时候大家都会特别当心,但如果不注意以下6大陷阱,如果没有提防这以下买房陷阱,期待”则可能变成失望,让你多年的积蓄打了水漂。陷阱一:房地产开发企业夸大吹嘘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开发商在宣传中最爱用尊享人生”奢华园林”幼稚配套”这些词来吸引消费者。然而,可能在收房时才发现,所谓的奢华园林,还只是小树苗、小土坡,所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