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寿险业务准备金核算对偿付能力监管的影响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2-04-13 16:27:41 400 人看过

一、保险业务准备金是影响保险公司实际偿付能力的重要因素

(一)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是保险监管的核心

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曾指出,要积极借鉴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保险监管的核心原则,把偿付能力、公司治理结构和市场行为的监管作为中国现代保险监督体系的三大支柱。

偿付能力监管是实现保险监管的主要途径。保护消费者利益是第一位的,这是各国保险监管机构的根本理念,也是保险监管的根本目的。而实现这一根本目的的主要途径就是偿付能力监管,通过评估、监控保险公司履行赔付义务的能力,确保保险人有足够的能力偿付对保单持有人的债务,从根本上解决保单持有人利益是否有保障的问题。

偿付能力监管是促进保险市场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缺少有效的偿付能力监管,保险市场将无法健康发展,只有确保保险公司对消费者利益的保障程度,才能实现保险公司乃至整个保险业的稳健发展。

偿付能力监管是各国保险监管体系的核心。世界上保险业发展最早的英国、保险业最发达的美国和其他国家都将偿付能力的监管作为保险监管体系的核心。

(二)评估保险公司实际偿付能力的一般方法

经营风险的保险公司的实际偿付能力,是指根据监管法定会计准则对按公认会计原则反映与披露的资料进行适当认可调整后的认可资本,即认可资产减去认可负债的差额。保险公司的实际偿付能力不应低于与其业务规模相适应的法定偿付能力额度(最低偿付能力额度)。

科学的偿付能力评估方法是偿付能力监管的前提条件。结合计算中考虑因素的不同、监管机构和保险公司实际技术能力以及各国(地区)保险业实际情况,最低偿付能力额度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固定比率法。根据公司保费规模和已发生赔款额,动态地计算未来可能发生的非常规损失赔付额,是一个动态的法定偿付能力计算方法。该方法简单、易于掌握和操作,符合发展中国家保险业的实际情况和监管水平。二是风险基础资本法。根据保险公司各类资产和负债业务的风险状况,综合测算其业务稳健经营所需要的足够应付公司未来可能发生的非常规损失赔付的最低资本。该方法全面考虑各类风险因素,但计算方法较为复杂,技术含量很高。

中国保监会于2003年3月发布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采用固定比率法计算公司的法定偿付能力额度,适应我国保险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基本能够满足目前的监管需要。

(三)保险业务准备金是影响保险公司实际偿付能力的重要因素

中国保监会《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规定,计算与评价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主要有最低偿付能力额度、实际偿付能力额度、偿付能力监管指标等三类指标。保险业务准备金是直接影响偿付能力各类指标的重要因素。

1.直接影响保险公司应具备的最低偿付能力额度的确定。保监会发文规定,非寿险业务应具备的最低偿付能力额度根据最近会计年度公司自留保费减营业税及附加后的数额,或公司最近3年平均综合赔款金额来确定,而综合赔款金额包括未决赔款准备金提转差;寿险业务最低偿付能力额度根据投资连结类产品期末寿险责任准备金和其他寿险产品期末寿险责任准备金来确定。

2.直接影响保险公司实际偿付能力额度的计算。计算保险公司的实际偿付能力,一般根据法定会计原则对保险公司按公认会计原则编制的财务报表各资产、负债项目数据进行认可调整后,计算其认可资产、认可负债、认可资本,以确认其实际偿付能力额度。而保险公司的负债中,主要是销售保单形成的保险业务负债,其中,除直接属于保单持有人所有的委托资产、储金外,大量负债体现为各种保险准备金。所以,保险业务准备金直接影响实际偿付能力的计算。

3.直接影响计算偿付能力的监管指标值。为对可能出现偿付危机的保险公司提出预警,保监会分别规定了财产保险公司、人寿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指标,其中有半数指标项目的计算与保险负债密切相关。如财产保险公司的毛保费规模率、实际偿付能力额度变化率、两年综合成本率、速动比率、认可资产负债率五项指标计算均与保险准备金有关。

保险准备金不仅直接影响偿付能力各类指标的确定与计算,而且由于保险公司运用的公认会计原则、采用的手段方法等不同,其计算的结果会出现很大的差异,对评估保险公司的实际偿付能力也会带来直接影响。

为保证保险公司持续稳健发展,必须有两类准备金:一是应付常规损失赔付的责任准备金,即保险期间的损失期望;二是应付非常规损失赔付的偿付准备金,即法定偿付能力额度。如果保险公司在任何时点实际偿付能力额度低于最低偿付能力额度,即无足够准备金支付未来可能发生的非常规损失赔付额,必将影响其持续稳定发展,乃至生存。据有关调查显示,美国1969年—1998年期间破产的640家财产保险公司中,34%是由于准备金提取不足造成的。

二、我国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非寿险业务准备金核算方法的主要缺陷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财务会计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2001年又进一步深化改革,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充分协调,先后出台了《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但我国的保险会计制度与国际保险会计惯例仍有相当大的差异,特别是非寿险业务保险准备金的核算,差异尤为明显。

(一)未决赔款准备金的提取方法和内容与国际保险会计惯例差异较大

未决赔款准备金,是指保险公司为承担保险事故已经发生但尚未结案的赔案而提取的赔款准备金,包括已发生已报告未决赔款准备金、已发生未报告未决赔款准备金和理赔费用准备金。

我国财务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国家会计制度)规定:已发生已报告未决赔款准备金,按估计保险赔款额人账;已发生未报告未决赔款准备金,按不超过当年实际赔款支出金额的4%提取。其计算方法和内容都与国际会计惯例不同。

1.未采用精算的方法评估、提取未决赔款准备金。对未决赔款准备金评估的准确与否,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保险公司当期经营成果计算以及偿付能力确认的准确性。因此,各国保险公司对未决赔款准备金的评估非常重视,一般都由专业精算人员采用精算的方法进行。目前,我国保险公司都按国家会计制度的规定提取未决赔款准备金,只有极少数境外上市的公司,根据精算结果进行了补提。实际情况表明,按国家会计制度计提与精算后计提相差很大。

2.未提取理赔费用准备金。理赔费用准备金是未决赔款准备金的重要内容,而国家会计制度没有规定理赔费用准备金的提取,造成理赔费用准备金的缺失。

(二)未到期准备金的确认与计量存在明显的缺陷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是指为承担尚未终止的保险责任而提取的准备金,包括保险公司为保险期间在一年以内(含一年)以及保险期间在一年以上(不合一年)的保险合同项下尚未到期的保险责任而提取的准备金。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实质是对尚未终止的保险责任,即未来应承担保险风险的评估值。

各国保险公司由于保费收入的确认与计量模式不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确认与计量的方法也不同。非寿险业务主要有两种模式:

1.递延与匹配模式。保险人在收到保险费时,全额作为负债(递廷保费)处理,然后在保单有效期内,一般按照保单经过期间,同比例分摊确认保费收入。该模式下,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是尚未转为保费收入的递延保费。

2.资产负债模式。保险人在保险责任开始时,对应收取的保费全额确认为保费收入,同时,对与会计年度不一致的收入部分,通过提取未到期风险准备金,使当期确认的保费收入符合权责发生制要求。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一般采用保费比例法(有1/2法、1/24法和1/365法),但它建立在假设收取的保费充分、足额这一重要前提的基础上,若这一前提不成立,其科学性就难以保证,因此,一些国家要求当收取的保费不充足时,应提取保费不足准备金。该模式下,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应为按保费比例法提取的数额与保费不足准备金之和。

我国保险会计,形式上是按资产负债计量模式确认与计量保费收入并按保费比例法计提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但当保险公司因降价销售等原因导致收取的保费不充足时,没有要求提取保费不足准备金,这就导致未到期准备金明显不足。

(三)分出分保业务准备金的核算与披露方法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保险人为保证业务经营的稳定性,将承担的风险和责任部分转嫁给再保险公司或其他保险公司,这就是再保险(即分保)。再保险可以说是保险公司购买保险,其实质也是保险,它在很多方面与原保险有着共同的特点。对于分人业务的准备金计提等方面的原理与原保险并无二致。

国际惯例是单独核算、单独反映分出分保业务准备金。因为再保险合同与原保险合同的主体不同,再保险人与原保险合同中的投保人无直接法律关系,保单持有人无权直接向再保险人提出索赔要求,再保险人也无权向保单持有人提出保费要求。所以,再保险分出业务和原保险业务虽然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又有本质的区别,二者的业务性质不同、经济内容不同。各个国家一般都是全额计提原保险业务的各种准备金,同时计提分出业务相应的准备金;只是在会计报表上,有些国家将分出分保业务的准备金作为负债在原保险业务各相应准备金的项下以减项列示,而有些国家则将其作为资产列示。这种全额反映与披露的方法,可以全面、真实反映和揭示分出公司对原保险业务尚未满期的全部风险责任和已发生保险事故可能承担的全部赔偿责任。

我国以净额反映与披露分出分保业务准备金,导致保险公司的资产与负债信息失真。国家会计制度规定: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未决赔款准备金,按自留保费(保费收入—分出保费+分入保费)计提,即只以净额反映与披露,这种方法存在严重的弊端。原保险公司作出分出分保业务安排,只是向再保险接受人转嫁了一部分风险与责任,并没有、也不能减少对保单持有人所承担的保险责任,当原保险标的发生保险事故时,保单持有人只能直接向原保险人进行索赔,原保险人必须全额按保单的规定支付赔款,再向再保险接受人按其承担的份额摊回相应的赔款。按净额反映与披露的方法,既不能全面、真实反映原保险人对保单持有人应有的负债及所承担的责任,又不能全面、真实反映分保分出人对再保险接受人应有的债权,致使会计信息失真;同时,还掩盖了再保险接受人的信用风险,不利于真实、全面、客观地评价分保分出人的偿付能力。

三、非寿险业务准备金核算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的影响

依上所述,目前我国非寿险业务保险准备金核算与国际惯例存在较大的差异,由此所产生的种种问题,不仅对计算与评价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也给保险公司的经营以及保险市场运行带来了不良影响。

(一)影响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评价的准确性

保险责任准备金是保险业务负债的主要部分,责任准备金计量结果过高、过低或剧烈变动,都将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产生较大影响。计算最低偿付能力额度、实际偿付能力额度、偿付能力监管指标等各类指标时,都是依据保险公司财务会计报表进行认可调整或直接依据财务会计报表计算的。而我国目前财务会计核算和披露的非寿险业务准备金存在诸多问题,有的准备金项目明显不足、有的项目信息严重失真,必然影响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评价的准确性。长期低估所必须的责任准备金,最终必将导致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不足,从根本上损害保单持有人的利益。

同时,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计提准备金存在较大的差异。据了解,某上市公司2004年按国家会计制度计提未决赔款准备金后,通过精算师的精算补提了20多亿元,补提后的未决赔款准备金占自留保费的比例达27%以上,而非上市公司未决赔款准备金占自留保费的比例为13%—15%。某省5家财产保险分公司中,两家上市公司的分公司2004年提取未决赔款准备金占自留保费的比例分别为28.6%、26.1%,而三家未上市公司的分公司分别为15.7%、15.6%、7.2%。上述状况,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评价显然有失公允。

(二)影响保险公司经营成果的真实性

非寿险业务各项准备金的提存与转回的差额,是计算非寿险业务利润的重要项目,非寿险业务准备金核算方法上的弊端及其产生的差异,必然直接影响保险公司经营成果的真实性,甚至造成明盈实亏、虚假繁荣的状况。

当未采用精算方法时,未决赔款责任准备金经常被随意估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且难以逐案检查,很容易成为调节利润的手段。如某公司的一家省级分公司,从1996年至2000年每年计提的未决赔款准备金比估计的数额还少1亿多元,每年账面上实现利润1亿多元,年年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指标,保持了辉煌业绩;经总公司检查,2000年实际(累计)亏损4亿多元。

(三)误导保险公司的经营决策和市场行为

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特别是未决赔款准备金的核算,即使没有人为的故意行为,不采用精算方法与采用精算方法的差额也相当大,反映的经营成果明显不实。这种失真的会计信息提供给公司经营管理者,必然使其对公司的经营状况产生错误的判断,并可能导致作出错误的决策。由于未决赔款准备金的核算是按国家会计制度规定执行的,具有更大的误导作用。

对市场行为的监管是现代保险监管体系的三大支柱之一,以偿付能力为核心的监管,并不意味着放任市场行为。如果保险公司经营管理者基于失真会计信息作出错误判断和决策,必然带来不理智的市场行为。在激烈的保险市场竞争中,以种种方式大打价格战,尤其是在非上市公司与上市公司采用不同方法核算准备金的情况下,这种价格战更难以遏制。要营造规范有序、良性运行的市场环境,使市场主体更加主动自觉地约束自身的经营行为,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必须规范、统一保险业务准备金的核算。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04日 17:4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准备金计提帮助非寿险企业应对挑战
    对非寿险公司来说,赔款准备金是指为未决赔款而预留的资金。由于赔款准备金通常高于保险公司的股东权益,准备金的变化对保险公司的利润会产生重大影响。瑞士再保险公司最新一期sigma研究报告以《非寿险准备金计提:更好地应对战略挑战》为主题,解释了非寿险企业准备金计提的方法,并指出改进计提方法将使保险行业、客户和股东三方面受益。《报告》称,赔款准备金对于索赔认定和结算需花费长时间的长尾险种特别重要。对于责任险种而言,赔款准备金在资产负债表上通常为任一年度已赚保费的300%至450%。《报告》撰写者RdolfEnz解释说:保险公司越来越意识到必须对准备金计提给予更多的重视。股东对原本被认为能合理盈利的保险业务出现重大损失,愈发难以接受。他们至少希望了解这种损益修正发生的场合和原因。瑞再在《报告》中指出,尽管保险公司使用经实践充分检验的精算方法来确定赔款准备金金额,但即便是最好的计提方法也总是需要调整—
    2023-04-23
    118人看过
  • 非寿险准备金的标准是什么
    据该负责人介绍,措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规范保险公司非寿险准备金的种类。非寿险业务准备金包括未满期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和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准备金。其中,未满期准备金包括长期保险业务未满期准备金和短期保险业务未满期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包括已发生和已报告的未决赔款准备金、已发生和未报告的未决赔款准备金和索赔费用准备金。二是规范各种准备金的提取方法。保险公司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主要采用1/24法或1/365法;提取已发生和已报告未偿损失准备金主要采用个别估计法和个别平均损失法;提取已发生和已报告未偿损失准备金至少采用链梯法等两种方法,采用逐案平均损失法、准备金进度法和B-F法,谨慎提取已发生和未报告的未决损失准备金。保险公司还应测试未满期准备金的充足性。未到期准备金不足的,应当提取不足的保险费准备金。三是要求保险公司建立非寿险精算制度,指定精算负责人负责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的评估。四是要求保
    2023-05-31
    426人看过
  • 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税会差异的比较与协调
    一、引言我国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关系经历了从统一到差异再到寻求协作的动态发展过程。在计划经济时期两者的关系曾出现暂时的统一,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各自都在进行积极的国际协调,这一发展趋势加速了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的分离(简称税会分离),由此带来了诸如增加会计核算成本、诱发避税动因,甚至加大整个经济改革成本等方面的不利影响。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的相关规定也同样遵循这一发展轨迹。论文百事通目前,国内与本文选题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税会差异及协调的一般研究。包括对会计和税收的关系、税会差异产生的根源、具体业务差异表现、税会模式选择及两者间的协调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二是非寿险业务准备金尤其是未决赔款准备金计提方法的改进。或从精算的角度比较研究未决赔款准备金的各种评估方法;或从会计核算的角度来研究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的确认和计量;或者研究产险公司未决赔款准备金
    2022-04-15
    340人看过
  • 偿债能力对企业的影响
    法律综合知识
    一、偿债能力对企业的影响偿债能力对企业的影响: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以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及时足额偿还的保证程度,即企业以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反映企业偿付日常到期债务的能力,是衡量企业当前财务能力,特别是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的重要指标。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流动负债。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企业的长期负债主要有: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专业应付款、预计负债等。二、抵偿债务的财产主要有哪些抵偿债务的财产应当是归债务人所有或者债务人依法享有处分权、并且具有较强流通变现能力的财产。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有价证券,如汇票、本票、支票、提单、股票和债券等;2.房屋或者其他地上建筑物;3.剩余使用年限在20年以上的国有土地使用权;4.交通运输工具;5.生产设备和办公设备;6.原材料和产成品;7.其他具有较
    2023-06-17
    239人看过
  • 保险偿付能力监管的分析
    金融管制的最优社会福利理论认为,市场经济下金融监管的必要性来源于金融业的自然垄断、外部效应和不对称信息。从这三个方向出发对我国保险业进行简单分析,很容易感到我国加强科学有效的保险监管的迫切性和重要性:(1)完全市场经济国家中可能导致社会福利损失的一个原因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由于规模经济的作用而逐渐走向自然垄断,这通常是通过联合、兼并等手段扩大经济规模,降低成本,获得明显的竞争优势,从而提高产量并操纵市场价格,使小型的竞争对手退出市场。对我国刚刚开始“发育”的保险市场来说,自然垄断是由计划体制下的“人民保险”转制而来的历史状况,保险产品的品种、产量和价格还是由主管部门说了算,有很高的人为的进入壁垒,保险企业是国有经济的“一奶同胞”,这样形成了事实上的自然垄断。(2)保险业具有高负债经营的特点,其所具有的外部效应是十分明显的,即保险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过程中,社会效益小于私人效益,社会风险大于
    2023-11-25
    462人看过
  • 什么叫保险监管瞄准偿付能力
    1.承保风险。主要表现为:一是超出承保能力承保。保险公司应根据自身的资金实力、技术水平、人员素质等条件对承保风险进行风险评估,通过对历史资料等进行综合预测分析,判断保险标的是否具有可保利益。对超出承受能力的业务通过再保险方式转移风险,以保持公司的财务稳定。如果保险公司不根据自身条件,盲目承保超出其承保能力的业务,又不进行风险转移,随时会招来灭顶之灾。二是自相残杀式承保。各保险公司为了占领更多市场份额,不惜采用大幅度降低费率、高额返还、高手续费、降低承保条件等手段争揽业务,忽视承保质量,见物就保,见钱就收,放宽保险责任,乃至人为提高保险金额等,使保险经营成本不断上升,利润率急剧下降,从长远看容易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三是以赔促保。保险公司通过先赔偿保户未保险财产的损失,然后再促使其入保。这种承保方式忽视了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对保险公司的发展极其有害,也大大增加了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降低了保险公
    2023-05-31
    229人看过
  • 新所得税法对坏账准备核算的影响
    一、具体核算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应用指南规定:企业对于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应当单独进行减值测试,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发生了减值的,应当根据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对于单项金额不重大的应收款项,可以进行单独减值测试,或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组合中进行减值测试;对于没有进行单独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可以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划分为若干组合,再按这些应收款项组合在资产负债表日余额的一定比例计算确定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二、新规定对核算的影响针对上述规定,笔者认为准则其实给大家提供了两种坏账准备的的计提方法:单独减值测试法和原来企业一直使用的账龄分析法。上述状况的出现将会给企业的核算带来正反两方面的影响。1、先说它给企业核算带来的好处。单独减值测试法的出现,使得企业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和应收款项余额的大小能合理地选择不同的计
    2023-05-05
    282人看过
  • 保险企业寿险责任准备金的计算方法
    在均衡保费制下,寿险责任准备金的计算有过去法和未来法。1、过去法某时点的寿险责任准备金,是保险人已保历年所收纯保遇在该时点的期望终值扣降低已保历年所付保险金在该时点的期望终值。所谓终值,就是过去收入或支出的金额按预定利率复利累积到现金在或将来某时点的金额。所谓期望终值,就是终值考虑死亡概率或自下而上概率后的数学期望值。过去法计算寿险责任准备金的公式为:某时点的寿险责任准备金=保险人已收纯保费在该时点的期望终值。-保险人已付保险金在该时点的期望终值。2、未来法某时点的寿险责任准备金,是保险期间未来各年保险人庆付保险金在该时点的期望现值减去未来各年保险人应收纯信号弹遇在该时点的期望现值。所谓现值,就是不来收放或支出的金额按预定利率复利贴现到过去某时点或现在的金额。所谓期望现值,就是现值考虑死亡概率后的数学期望值。未来法计算寿险责任准备金的公式为:某时点的寿险责任准备金=保险人将付保险金在该时点
    2023-04-23
    98人看过
  • 寿险准备金的提存
    寿险责任准备金是指为承担人寿保险规定的给付义务,保险人从应收的净保险费中逐年提存的一种准备金。(一)寿险准备金分析寿险准备金的产生。假定所有的人寿保单,都按年龄的自然费率,逐年收费,那么,保险公司当年所收的纯保险费应正好等于当年应给付的保险金,这样也就无所谓提存什么准备金了。但在实际业务中,由于下列两个原因而无法满足上述假定的情况:①参加保险的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收入也将受到影响,并呈由逐年增加到逐年下降的趋势。②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死亡(或生存期满)的保险金给付逐年上升并高于年龄低的时期。由于上述两个原因的存在,决定了保险费不能按自然保险费率,而是按趸交费率一次交清,或按均衡费率逐年交付。这样,必然形成随着年龄段的增高,需要给付的保险金与趸交或均衡保险费之间的差额也就越来越大,并且在开始年份所收取的保险费要远远大于未来年份所收取的保险费。二者之间的差即为寿险准备金。尽管开始年份保险公司所
    2023-04-10
    381人看过
  • 险企偿付能力实行分类监管
    《规定》的出台将有助于提高行业预防、发现和处置风险的能力,降低风险的积聚和传递,提高保险市场甄别优劣公司的能力,进而提高全行业的经营效率7月10日,就在中国保监会2008年第1号主席令对外公布后,保监会新闻发言人、主席助理袁力就针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做了专题新闻发布会。《规定》所称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是指保险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保险公司应具有与其风险和业务规模相适应的资本,确保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1号令:废旧立新袁力介绍说,《规定》自9月1日起正式施行,2003年发布实施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保监会令【2003】1号)同时废止。同为保监会1号令,时隔5年,刚刚发布的《规定》出现5个新特点:着重于建立以风险为基础的动态偿付能力监管机制,树立分类监管机制和外国保险公司在华分支机构并表监管机制;用最低资本和实际资本分别替代2003年1号令中的最低偿付能力
    2023-04-23
    264人看过
  • 非寿险责任准备金的确认与计量
    与其他行业相比,保险业的负债主要由各种责任准备金组成非寿险责任准备金是对保险合同所承担的保险责任或经营风险的评估结果,其计算需要依赖保险精算人员运用特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计量,这是非寿险责任准备金的确认与计量不同于其他负债的地方,也是初次涉及保险会计的财务人员较难理解的地方一非寿险责任准备金的含义非寿险责任准备金中的责任是指保险公司对被保险人或保单持有人的未了责任,准备金是保险公司因承保保险业务而提取的基金,或者说是对因承保保险业务而引起的将来负债或已有负债的提取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取在先,赔款支付和费用发生在后,所以保险公司要设置一定储备基金以应付未来的保险责任按照中国保监会《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办法》的规定,非寿险责任准备金包括:未决赔款准备金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1.未决赔款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是指保险公司在会计期末对已发生保险事故应付未付赔款所提取的一种资金准备,一般包括已发生已报案
    2022-04-11
    55人看过
  • 预售款监管的影响力
    继房地产贷款收紧后,商品房的预售款监管也被提上日程。近期有消息称,北京市正在制定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并将不日下发执行。显然,对于目前尚无预售款监管的大多数房企来说,一旦新办法开始执行,资金压力将会陡增。事实上,正是因为商品房预售制度的存在,才催生了预售款概念的出现。由于执行商品房的预售制度,开发商可以将正在建设中的房屋预先出售给购房者,并由购房者提前支付定金或房价款。这部分已经购房的客户缴纳的全款或贷款收入就被定义为预售款而归开发商所使用。预售制度建立的初衷是为了解决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是房企融资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预售,开发商能够提前回流资金,从而加快了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资金周转,也降低了开发资金的使用成本。从目前看,开发商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自有资金、银行贷款和预售资金。其中,定金及预付款占开发商资金来源的比例一直维持在三成左右。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0年到2
    2023-06-10
    427人看过
  • 英国寿险公司风险监控对我国非现场监管的启示
    [摘要]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市场主体的不断增多,我国的寿险监管将从以现场监管为主向以非现场监管为主转变。借鉴英国寿险公司的风险监控措施,我国寿险公司应该以偿付能力监管为非现场监管核心,完善监管法规体系,注重信息技术的推广运用和管理,加强财务监管与信息披露工作,依赖行业协会和专业人员,建立内控评价机制。[关键词]金融服务局,寿险公司,非现场监管2006年1月,中国保监会下发了《寿险公司非现场监管规程(试行)》,以体现风险监管的理念,提高监管的有效性、效率性、计划性和系统性,促进寿险公司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实现寿险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2006年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对保险业在防范风险的思路上提出了“三个转变”的要求。他指出,“逐步实现从以业务规模为基础的静态监管向以风险为基础的动态监管转变;从以监管外力为动因的监管向以保险公司自身风险管理为内在需求的监管转变;从结果性的事后监管
    2022-05-02
    338人看过
  • 资金监管对二手房交易的影响
    二手房资金监管流程:1、买卖双方(或在中介公司)签署《房地产买卖合同》。2、买卖双方携带买卖合同、身份证原件、房产证原件,到银行同银行签订《存量房交易资金托管协议》并开立银行卡或存折。3、买方将交易资金的首付款划入银行,并通知银行。4、银行确认款项到账,并通知交易双方。5、买卖双方办理二手房过户手续。6、买卖双方将房产交易登记受理回执复印件交予银行核实。7、银行核对无误后,将资金划入卖方制定收款账户。8、卖方收到首付款,继续办理房产过户手续。9、买方将尾款划入银行,待到房产过户成功后,将房款划给卖方。不做资金托管:出卖人可能无法取得全部房款。由于购房者没有将买房资产进行托管,那么就不能保障购房者的资金是否足够、房款是否能够按时交齐。因此,很可能会出现房子办好过户手续,房屋出卖人却收不齐房款的情况,这样交易的安全性就无法保障。买卖二手房纠纷二手房买卖纠纷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以及诉讼的方式
    2023-07-07
    137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24
      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现金比率总是越高越好。现金比率越高。现金比率是衡量企业偿债能力。对于债权人来说,特别是短期偿债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计算现金比率对于分析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现金流量指标偿债能力的分析运用现金流量表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现金比率越低,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弱。运用现金流量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主要是将本期取得的收入和本期所偿付的债务进行比较,可以从如下
    • 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办法(试行)第二十二条包含些什么内容?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9-11
      保险公司应当按照中国XX规定的时间报送准备金评估报告。
    • 保险偿付能力监管内容都有什么
      江苏在线咨询 2024-04-27
      保险偿付能力监管内容都有:1、正常层次的监管,即在正常年度里无巨灾发生时,对保险公司规定的保险费率是否适当、公平、合理,资本金是否充足,一是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2、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3、风险综合评级在B类以上;4、偿付能力额度监管,类似于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
    • 降息降准对存款业务和业务的影响
      辽宁在线咨询 2022-11-01
      存款利率降低,存款业务下降;贷款利率降低,贷款业务上升。
    • 企业的资产结构对于偿债能力有何影响
      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29
      一、企业的资产结构主要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资产结构中流动资产或速动资产占比重越大,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二、解释1、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偿债能力指标包括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和长期偿债能力指标。长期偿债能力指标按资产总额计算,与资产结构无关。短期偿债能力指标有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2、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国际上通常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