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满足什么条件会构成抢夺国有档案罪?
构成抢夺国有档案罪要件: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年满16岁即可构成本罪,不要求特殊身份;主观上为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客体上侵犯了我国档案管理制度和国家对国有档案的所有权;客观方面实施了抢夺国家所有的档案的行为。
《刑法》第三百二十九条
抢夺、窃取国家所有的档案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违反档案法的规定,擅自出卖、转让国家所有的档案,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又构成本法规定的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抢夺、盗取国有档案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抢夺、盗取国有档案罪构成要件如下: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档案的管理制度。
(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抢夺、窃取国家所有的档案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
(四)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是国家所有的档案而进行抢夺或窃取,如果行为人不知抢劫或窃取的是国家档案的,不构成本罪。
《刑法》第三百二十九条
抢夺、窃取国家所有的档案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违反档案法的规定,擅自出卖、转让国家所有的档案,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又构成本法规定的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三、抢夺国家机关公文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抢夺国家机关公文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
2、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都可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3、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抢夺国家机关公文的行为;
4、侵犯的客体为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刑法》第二百八十条
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
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二百八十条之一 在依照国家规定应当提供身份证明的活动中,使用伪造、变造的或者盗用他人的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情节严重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n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
构成窃取国有档案罪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427人看过
-
哪些情形可能构成抢夺国有档案罪
213人看过
-
抢夺国有档案罪由什么构成,具体规定有哪些
126人看过
-
构成抢夺、窃取国有档案罪既遂会如何追究责任
284人看过
-
怎么样才算抢夺国有档案罪?
224人看过
-
抢夺国有档案罪四种形式
225人看过
-
满足哪些条件构成抢夺国家机关证件罪河北在线咨询 2023-08-20满足以下条件会构成抢夺国家机关证件罪: 1.主观要件: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2.主体要件:主体是一般主体; 3.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抢夺国家机关证件的行为; 4.客体要件:侵犯的对象是证件,且仅限于国家机关的证件。
-
哪些条件会构成抢夺国有档案罪,法律上该如何规定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10-07以下条件会构成抢夺国有档案罪: (一)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二)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三)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档案的管理制度; (四)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抢夺国家所有的档案的行为。
-
我国刑法网中抢夺国有档案罪的犯罪构成要件: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1-10-11本罪的犯罪构成。(1)客体要件。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对文件的管理制度。档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档案的灭失,毁损往往会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为了加强对国有档案的保管,利用,惩治严重妨害国有档案的犯罪十分必要。本罪的犯罪对象是国家所有的文件。文件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国家和社会保存价值的
-
抢夺国家机关公文满足什么条件才会立案海南在线咨询 2022-11-111、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应当立案。 2、本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伪造、变造或者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原则上就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
-
窃取国有档案罪应当满足什么条件湖北在线咨询 2021-11-23构成窃取国有档案罪的条件: 1、主观表现为故意; 2、主体是一般主体; 3、客体是国家档案管理制度; 4、客观上表现为窃取国家所有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