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里重点需要注意的是但书后面的内容:“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治安管理处罚法》对违法行为的追究时效6个月。
《税收征管法》第51条的规定,纳税人超过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税务机关发现后应当立即退还;纳税人自结算缴纳税款之日起3年内发现的,可以向税务机关要求退还多缴的税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税务机关及时查实后应当立即退还;涉及从国库中退库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有关国库管理的规定退还。
《税收征管法》第52条:“因税务机关的责任,致使用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3年内可以要求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补缴税款,但是不得加收滞纳金。
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3年内可以追征税款、滞纳金;有特殊情况的,追征期可以延长到5年。
对偷税、抗税、骗税的,税务机关追征其未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或者所骗取的税款,不受前款规定期限的限制。
-
行政诉讼时效法律分析:时效问题与诉讼程序
131人看过
-
诉讼时效是多久?——关于行政诉讼时效的问题
367人看过
-
如何有效应对行政诉讼中的重复诉讼问题
373人看过
-
欠条诉讼时效有哪些问题
298人看过
-
行政诉讼二审判决的时效问题
378人看过
-
信息公开行政诉讼审判中的问题有哪些
209人看过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 更多>
-
关于行政诉讼提起的诉讼时效的问题河南在线咨询 2023-06-051、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2、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3、第四十五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
-
行政处罚案件诉讼时效的问题湖南在线咨询 2022-08-29行政处罚法中规定的时效是指:对违法行为人的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追究行政责任,给予行政处罚的有效期限。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对行政处罚案件诉讼时效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这一规定包括以下几层涵义: 第一,在该违法行为发生后的两年内,对该违法行为有管辖
-
信息公开行政诉讼案中有哪些问题?海南在线咨询 2023-10-24信息公开行政诉讼审判中的问题包含缺陷导致审理难度加大等内容,信息公开本来是政府的一项责任,但个别地方政府是存在信息公开不全面、不透明的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对公民对政府监督有重要的作用,如果公民对信息公开不满意,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
诉讼因为时间问题想中止,民法典中的诉讼时效中止规定有哪些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11-02一、民法典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形有哪些 《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四条【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形】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一)不可抗力;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三)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四)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五)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
-
行政诉讼时效的中止问题如何处理,有没有规定?青海在线咨询 2023-10-12行政诉讼时效的中止问题的处理也是按照法定的程序处理的。任何诉讼程序都包含各种各样的时效制度,行政诉讼也是如此,行政诉讼时效是当事人能够向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有效期限,超过了这一期限,维权的目的就难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