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报解除劳动合同公告是合法的,单位登报公告宣布解除劳动合同有法律依据,但又有前提条件。
原劳动部办公厅《关于通过新闻媒介通知职工回单位并对逾期不归者按自动离职或旷工处理问题的复函》规定,企业对有旷工行为的职工做除名处理,必须符合规定的条件并履行相应的程序。
一、旷工几天后可以自动离职
无论旷工多久都不会自动离职的,但是用人单位可以以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为由,辞退劳动者。单位以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为由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给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通知,如果只是口头说怎么怎么样就算自离,一直没有通知解除劳动合同,你们之间的劳动合同就是有效的。
二、离职跟自离一样吗
离职跟自离不一样。离职也就是辞去职务,是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的行为。辞职一般有两种情形:1、依法立即解除劳动关系。如用人单位对职工有暴力或威胁行为强迫其劳动、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资等,职工可以随时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2、根据职工自己的选择,提前30天通过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关系。自离也就是自动离职,是职工按企业和自身情况擅自离职,而强行解除与企业的劳动关系的一种行为。
三、旷工三天要扣多少工资
旷工三天扣三天工资。
无故旷工对公司造成损失的,公司有权要求赔偿;旷工天数符合公司规定解除劳动合同要求的,公司有权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确认员工未按规定履行请假手续而擅自离岗,且无正当理由的,用人单位基于劳动者这一事实行为作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的,则需进行以下流程:
1、应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员工上班;
2、结清员工工资,并办理好社保手续;
3、保留好员工所有的档案及相关资料。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百分之二十。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哪些情形可以扣工资
1、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2、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社会保险费用及公积金;
3、法院裁判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扶养费;
4、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有明确规定的;
5、用人单位依法制定并经职代会批准的厂规、厂纪中有明确规定的;
6、企业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相联系,经济效益下浮时,工资必须下浮的;
7、因劳动者请事假等相应减发工资;
8、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
-
解除劳动合同登报时间是多久
158人看过
-
不可抗力解除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合法吗
483人看过
-
报纸刊登广告能否解除劳动合同?
123人看过
-
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能直接登报么
233人看过
-
解除劳动合同登报的步骤是什么
168人看过
-
解除劳动合同登报公告有什么法律依据
258人看过
劳动者可以通过下列方式终止劳动合同:与用人单位协商终止劳动合同;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试用期内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 如果单位未缴纳社保,没有签订合同,可以随时辞职。... 更多>
-
劳动合同的解除需要登报公告吗?安徽在线咨询 2022-11-28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登报公告。一般解除劳动合同,只需要和用人单位关于这个问题协商一致,或者是采取了一些其他的措施就可以解除。用人单位登报解除劳动合同的信息后,如果长时间无法联系到劳动者,那么在登报的三十天后即可视为解除劳动关系。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
-
劳动合同解除可以立刻做登报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2-08-23依据劳动部相关回复函的规定,如果是对逾期不归者按自动离职或旷工处理的劳动者,登报解除劳动合同的期限为三十天。相关法律规定《劳动部办公厅关于通过新闻媒介通知职工回单位并对逾期不归者按自动离职或旷工处理问题的复函》省劳动厅:你厅《关于通过新闻媒介通知职工回单位并对逾期不归者按自动离职或旷工处理问题的请示》(吉劳仲字〔1995〕5号)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按照《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国发〔1982〕59
-
劳动合同已签可以不登报解除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1-12-24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能书面通知,可以终止劳动合同:严重失职、私人欺诈,对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试用期不符合就业条件;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其他。
-
劳动者撤销劳动合同后可以再次登报解除吗福建在线咨询 2021-10-24登报不是解除劳动合同的有效方法。如果劳动者有以下情况之一,使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1)在试用期间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严重违反使用者规章制度的;(3)严重失职,个人欺诈,给使用者造成严重损害的;(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使用者建立劳动关系,严重影响本公司的工作任务,或者使用者提交,拒绝纠正的;(5)根据本法第26条,第1项规定的情况,劳动合同无效的;(6)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