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视权是否可以代为行使呢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07 11:53:12 333 人看过

探视权不能代为行使。

探视权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

是基于亲权的一种派生权利,这一权利是居于一定特定身份关系而产生的法定权利,属于身份权中的亲权,具有身份性、专属性和不可抛弃性,该权利只能由未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一方行使,不得委托他人代理。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一、离婚有探视权吗?

离婚有探视权。探望权,又称见面交往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二、关于放弃探视权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没有放弃探视权的相关法律规定,除非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探视权又称见面交往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28日 21:5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探视权相关文章
  • 探视权可以过夜吗,如何行使探视权
    不抚养子女的一方行使探望权时,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而具体怎样探望由双方协商,而行使探望权时能不能过夜,由当事人协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探望权包括哪些内容1、探望权的主体为已离婚的父或母与其子女,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应予以配合。2、探望权的行使,享有探望权的主体执行人民法院已生效的离婚判决或双方生效协议的实质性内容。3、探望权的中止,探望权是在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前提下行使的,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认为行使探望权的一方在行使探望权时有损于或者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中止探望权的申请,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事实存在,可中止其探望
    2023-06-12
    336人看过
  • 我国行使探视权集中探视可以吗
    离婚时,夫妻双方协商一致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是可以集中探视的,一般在不影响子女的学习、严重改变子女生活规律的前提下,确定一段时间内,间接抚养方可与子女单独交流。探望权,又称见面交往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行使探视权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当事人经民政部门协议的探视权行使或经法院调解或判决的探视权行使,父或母任何一方不得设置执行障碍,不得拒绝一方行使权利,任何一方侵犯对方权利,都必须承担法律责任。一旦其权利受到侵犯,对方都有独立的民事请求权和申请执行权。当事人如何行使好探视权,应当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要行使好探视权的请求权。这种请求权实际上是一种自然主张权,即只要当事人在离婚或变更抚养关系时不放弃,探视权就与直接抚养权同时成立。这种权利不需要确定,是自然享有的,所需要主张只是探望方式、时间等。夫妻双方在离婚时
    2023-07-26
    435人看过
  • 可否代替行使探望权?
    不能代替行使探望权,探望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探望的权利属于人身权利,是专属权利。依据民事权利原理,人身权利不能转让,而且应亲自行使。一、探视权包括接走孩子吗?探视权包括接走孩子。但是不跟孩子生活在一起的另一方私自将小孩带走,私自接走孩子也是违法行为。违反探视权,可以协商、调解、起诉,但是不能私自做出侵犯对方抚养权的行为。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探视权,又称见面交往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探望权从法理上看,是基于亲权的一种派生权利,只要身份关系存在,探望权就应该是非直接抚养一方的权利。二、涉及探望权案件审理当中审理涉及探望权案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协议优先原则;2、权利义务统一原则
    2023-06-28
    163人看过
  • 可以委托父母行使探视权么
    不能委托父母代为行使探视权。探视权是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一方定期或不定期探望子女的一种权利,实际上是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履行对子女的抚养、教育权利和义务的一种方式。探望权的主体只限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行使该权利不得委托他人代理。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一、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有探望权吗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权探望子女,另一方有义务协助。行使探视权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中止
    2023-04-05
    416人看过
  • 是否可以恢复探视权以方便回家探视?
    不抚养孩子的一方行使孩子探视权时,如经孩子父母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将其接回家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离婚后探视权的具体规定为: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探视孩子的权利,另一方应当给予协助。而具体探视的方式和时间可由当事人协定。协定不成时,由人民法院进行判决。探视权可以接回家住吗娃娃还小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如果孩子还小,而与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协商一致,可以接孩子回家短住,但是抚养权依旧属于直接抚养孩子一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
    2023-07-01
    324人看过
  • 隔代是否拥有探视权
    隔代不拥有探视权。法律规定行使探视权的是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排除了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探视。但是实践中爷爷奶奶想看孙子也属于人之常情,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应当配合,当然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不让其探视的行为也不违法。隔代抚养的弊端当今,隔代抚养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作为一种特殊的家庭形态,隔代抚养的成因多种多样:有的夫妇离婚后,为不影响再婚,将孩子放在爷爷奶奶处的;有的夫妇为出国“深造”或双双“下海”经商,而把孩子交给父母的;也有因夫妻两地分居、工作繁忙、住房紧张的。此外,还有一种“代理家长”的特殊形态,一些经商者自认为无暇和无能力顾及子女的抚育工作,便以高薪为代价,将子女全托给一些离退休的老人看管。部分隔代抚养家庭的老人认为身边有个孩子,可以驱逐孤独感。但祖辈抚养孙辈,更多的是处于无奈。小何东的父母去年南下打工,把刚满周岁的何东托给奶奶抚养,奶奶60多岁,且患有多种疾病,连自己都要人照例,
    2023-08-01
    269人看过
  •  服刑人员能否行使探视权?
    本文讲述在满足特定条件下,可以实现押犯回家探亲的情况。但与假释相似,实践中押犯回家探亲的机会较少。在押罪犯父母病故或弥留时,监狱警察可以押往灵堂或医院探望。在满足特定条件的前提下,是可以实现的。不过,这与假释有一些相似之处。在具体实践中,在押服刑人员是很少有机会能出监探亲的。在现实表现良好,在押刑期过半的情况下,有2种押犯回家探亲的情况:1、在押罪犯父母病故,由监狱警察押往灵堂吊唁;2、在押罪犯父母弥留,由监狱警察押往医院看望。在押罪犯探视权的问题押罪犯探视权的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探视权是指被羁押的罪犯与家人、亲友之间的联系权利。这是保障人权的重要内容,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要措施。然而,在实践中,押罪犯探视权的问题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些监狱单位为了确保监狱的安全,采取了一些限制探视权的措施,如对探视人员的严格审查、对探视时间的限制等。这些措施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过度的限制也
    2023-11-15
    106人看过
  • 恶意行使探视权探视权会怎么样
    恶意行使探视权探视可能会被中止探视。一、离婚后女不让男方看孩子怎么办离婚后女不让男方看孩子,男方首先可以与女方协商让其配合自己行使探视权;如果协商不成男方可以起诉至法院要求女方配合行使探视权。如果起诉后法院判决了如何行使探视求或者双方是诉讼离婚,法院已经就探视权的行使作出了判决,但女方仍拒绝让男方看孩子的,则男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强制执行一般只会采取排除妨碍措施,而不会对孩子的人身采取强制措施。二、民法典夫妻离婚怎么确定另一方的探视权我国《民法典》中关于离婚后探视权的具体规定为: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探视孩子的权利,另一方应当给予协助。而具体探视的方式和时间可由当事人协定。协定不成时,由人民法院进行判决。同时行使探视权时不得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否则将依法由人民法院中止其探视权。中止事由消失后方可恢复。三、前夫给带的孩子怎么处理探视权是指夫妻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
    2023-02-11
    347人看过
  • 离婚一方拒绝对方探视,是否可以强制执行探视权
    答案是可以的。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在对方拒绝其探望孩子的情况下,可以向法院起诉甚至申请强制执行,如果对方拒不配合,法院可对其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一、离婚男方不给我看孩子怎么办首先最好是双方进行协商,若协商不成的话,可以向法院起诉,法院会根据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原则对探望权的行使方式、行使时间作出判决。若双方就探望权达成协议或法院判决后,抚养一方仍不让探视孩子,则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通过对拒不协助履行的一方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迫使其协助行使探望权。二、行使探视权孩子不愿意见该如何办行使探视权孩子不愿意见应这样办:1、如果孩子被教唆、利诱、恐吓,表示不愿意接受探视,人民法院应当继续执行案件。此时,法官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对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进行批评教育,必要时可以采取罚款、拘留的强制措施,责令其纠正错误行为;2、根据孩子的具体年龄和实际辨别能力,推断孩子拒绝父母探视的真
    2023-04-01
    469人看过
  • 离婚后探视权是否可以随时进行?
    双方协商一致的,可以睡时看孩子。如果是协议离婚,双方可以对孩子探视权的问题进行约定,可以约定具体的探视时间、探视次数、探视方式等。如果是诉讼离婚,通常法官会征求双方的意见,如果双方同意,那么一般就按照协商好的探视次数履行,如果双方无法协商,法官一般会判决一个月探视两次到四次。离婚后不给抚养费可以看孩子吗探视权和扶养费是两个方面的问题,并不是说对方不负担费用就必然没有探视权。就抚养费来说,根据规定,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
    2023-07-17
    434人看过
  • 探视权是否以给抚养费为前提
    不给抚养费并不能排除具有探视权。抚养费与探视权是两个问题,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关系,抚养费是不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的一方支付的费用。探视权是不和孩子生活的一方具有探视孩子的权利,和孩子生活的一方没有权利剥夺,这也是为了孩子的成长,不能因为不支付抚养费,就剥夺对方的探视权。一、夫妻离婚如果有两个孩子一般会怎么判?孩子的抚养权双方协商,一般本着利于孩子成长的原则处理,如果孩子较小,随母亲可能性大。如果是两个子女,一般父母各抚养一个,孩子十周岁以上,随父或随母生活应考虑该子女的意见。不抚养孩子一方有探视权,同时需要支付抚养费。二、不给抚养费就可以去见孩子吗不给抚养费还想见孩子可能。探视孩子是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父或母的法定权利,不会因为其不支付抚养费而剥夺其权利,所以即使不给抚养费也是可以见孩子的。一方在行使探视权时另一方要积极配合,否则享有探视权的一方可以提起诉讼,要求对方配合。
    2023-04-12
    336人看过
  • 单独起诉探视权是否可行?
    探视权可以单独起诉。探望权又称见面交往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探视权属于身份权范畴,是基于父母子女关系享有的身份权,是一项独立的民事权利。离婚登记或者法院判决离婚时,夫妻双方未就探视权提出请求,离婚后发生探视权纠纷的,可以以探视权纠纷为由单独提起诉讼。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中止探视权起诉状怎么写中止探视权起诉状的书写:原告要写明自己和被告双方的个人基本信息;写明自己的诉请即让法院中止探视权人行使探视权;写明中止探视权的原因,并要列出相关证据;最后要写明起诉状要递交的法院名称,自己要签
    2023-07-03
    113人看过
  • 探视权可以无限探视吗?
    探望权的行使可以由当事人协商,协商的内容可作为协议离婚的一部分内容,子女对行使探望权有选择能力的应听取子女的意见,法院有权对协商内容加以审查。由此可知,探视权的探视次数,是由男女双方共同协商。在无法达成共识时,法律才会做出关于探视次数的规定。探视权即探望权,又称见面交往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探望权从法理上看,是基于亲权的一种派生权利,只要身份关系存在,探望权就应该是非直接抚养一方的权利。探望权是指法庭授予无生活监护权的父母一方的、对其子女进行经常性看望的权利。通常情况下,只有在法庭审理案件后认为进行探视会严重危害子女的身体、精神、道德或感情的健康时,才会拒绝授予无生活监护的父母一方探视权。《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千零八十六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
    2023-02-07
    319人看过
  • 民法典中拒绝执行探视权可否是失信行为
    一、民法典中拒绝执行探视权可否是失信行为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规定,行使探望权时,一方不配合的,由法院强制执行,并且依据《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拒绝执行探视权一般不属于失信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一条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一)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二)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三)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四)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五)违反限制消费令的;(六)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六十八条对于拒不协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权的有关个人或者组织,可以由人民法院依法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
    2023-04-12
    323人看过
换一批
#子女抚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探视权
    词条

    探视权是指夫妻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一方对子女享有按约定,或者依据人民法院的判决,遵循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看望由另一方直接抚养的子女,或将子女短暂接回共同生活的权利。探望的方式一般可以分为探望性探视和和逗留式探视。... 更多>

    #探视权
    相关咨询
    • 给予探视权的可否代为探视权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1-10
      探视权不能代为行使。 探视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与未成年子女探视、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 它是一种基于亲权的衍生权,是一种具有特定身份关系的法定权利,属于身份权中的亲权,具有身份; 专属性和不可抛弃性,权利只能由未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一方行使,不得委托他人代理。行使探视权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约定;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 探视权是什么?为什么要行使探视权?
      四川在线咨询 2021-09-08
      为了能够切实实现父母对子女的关心、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维持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了解,保障子女在父母离婚后仍能健康发展,法律对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给予其探视子女的权利,是为了更好的延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的权利,同时也是父母对子女尽教育、抚养义务的方式。
    • 我国行使探视权集中探视可不可以
      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13
      离婚时,夫妻双方协商一致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是可以集中探视的,一般在不影响子女的学习、严重改变子女生活规律的前提下,确定一段时间内,间接抚养方可与子女单独交流。 探望权,又称见面交往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
    • 探视权是什么?探视权的行使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1-10-15
      探视权,也称探望权,是指夫妻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一方,可以按照约定的时间、方式看望由另一方直接抚养的子女,或将子女短暂接回共同生活的权利。    我国婚姻法规定了确定探视权的时间方式的两种途径:“行使探望权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从这个规定可以看出,婚姻法在确定探视的时间和方式上,明确规定了父母双方协议和法院判决两种方式,并且确定了协议优先的原则。按照协议
    • 法律规定探视权可以代由他人行使吗
      安徽在线咨询 2023-11-22
      探视权不能由他人代替行使,因为探视权是与身份紧密相关的权利。夫妻离婚之后,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有探望孩子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探望的义务。探望权的行使方式可以双方协商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