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假公章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条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
使用假公章罪立案标准
在我们国家并没有使用假公章罪这么一个罪名,我们国家刑法第280条规定的伪造变造买卖或者是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或者印章的,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是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话,要处三年以上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从这个法条中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单纯的使用,印章可能是没有构成刑事犯罪,但是要使用印章我们都知道必须要先得到印章,得到印章的方式可以是伪造,也可能是买卖。如果说印章是你伪造的,那你就构成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如果是你买卖所得的,那就构成买卖国家机关印章罪,当你拿到了假的公章之后,如果说使用,假的印章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的,同时,也有可能涉嫌招摇撞骗罪。所以说即使我们国家没有规定使用假公章罪这么一个罪名,但是你伪造或者是买卖印章以及使用假的印章去招摇撞骗的,都涉及刑事犯罪,要判处相应的刑罚。
《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
-
对故意伤人罪行的法律判断原则
398人看过
-
法院对信用卡逾期的判断原则
251人看过
-
涉及恶行案件审判原则
317人看过
-
合同中涉及到的相对性原则是什么
314人看过
-
法院对涉及商业信誉侵权行为的判断标准
437人看过
-
针对两份合同内容不一致,法院的判断原则是什么?
224人看过
刑事犯罪是指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劳动群众集体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 更多>
-
法院对出售假币罪是根据什么原则判决的呢山西在线咨询 2022-05-15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规定第一、三款出售、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伪造货币并出售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的,依照本法第一百七十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
法院对于商标近似的判断标准是什么以及法院是否会采用哪些判断标准江苏在线咨询 2022-01-081,人民法院审查判断相关商品或者服务是否类似,应当考虑商品的功能、用途、生产部门、销售渠道、消费群体等是否相同或者具有较大的关联性;服务的目的、内容、方式、对象等是否相同或者具有较大的关联性;商品和服务之间是否具有较大的关联性,是否容易使相关公众认为商品或者服务是同一主体提供的,或者其提供者之间存在特定联系。《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表》、《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可以作为判断类似商品或者服务的
-
对赠与合同失公平判断原则是什么青海在线咨询 2022-06-02赠与合同显失公平撤销的判断标准是: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或者对方没有经验,致使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明显违反等价有偿原则的,可以认定为显失公平。显示公平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根据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
判断涉及性行为是否属于嫖娼行为安徽在线咨询 2024-12-041、关于案件情况的犯罪嫌疑人陈述。在这个申述中,犯罪嫌疑人本人被指控为嫖客,并涉及与另一名女性不当的性接触以及涉及金钱利益的交易。 2、公安干警提供的抓捕记录。这份记录是由当时亲眼目睹现场情况的公安干警亲自书写或口头描述出来的相关证言。此外,在案发现场遗留下的一些物证等其他证据也可以作为判断这起卖淫嫖娼案件的有力证据。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卖淫属于违法行为,但在其未达到犯罪标准时,可以按照中华人民共
-
法院对行政复议案件的判决的原则是什么陕西在线咨询 2022-07-02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法院对行政复议案件的判决方式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行为。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通过行政救济途径解决行政争议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