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诈签订的合同是否可以撤销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3-30 20:42:58 466 人看过

受欺诈订立的合同是否可以撤销应当视情况而定。对受欺诈订立合同的效力,要区分对方欺诈与第三人欺诈而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但是对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合同另一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才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一、团购结束后应该怎么撤销购房合同呢?

如果双方协商一致,可以撤销合同。如果有重大误解,欺诈,胁迫,显失公平等情况的,不利的一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合同。《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八条【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九条【受第三人欺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条【以胁迫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一条【显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24日 21:2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仲裁机构相关文章
  • 因欺诈已经撤销合同可以么
    可以因欺诈撤销合同,因为法律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一、不小心签了借条怎么来处理不小心签了借条,如果并不存在债务关系,可以通过证据证明对方存在欺诈等行为,则可以撤销合同。特别注意,在并不存在债务关系的情形下,不要签借条。否则,自身的合法权益极易受到损害。《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的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二、被诱导签了合同怎么办被诱导签订合同的,可以以合同欺诈为由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请求撤销合同。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
    2023-03-16
    435人看过
  • 赠与合同可否因被欺诈而撤销
    赠与合同可以因被欺诈而撤销。法定可撤销的合同主要有:一方实施欺诈行为签订的合同;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签订了合同;一方或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签订的合同;重大误解签订的合同;法定其他可撤销合同等。一、手机被骗后买假手机卖家会怎样受欺诈买假手机是可以通知卖家撤销的。法定可撤销合同包括:一方实施欺诈行为签订的合同;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签订了合同;一方或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签订的合同;重大误解签订的合同;法定其他情形。二、二手车购买合同的撤销的条件合同可撤销的情形: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2、以欺诈、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欺诈、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3、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合同的订立显失公平的。三、民法典中房屋有违建可否撤销合同《民法典》中房屋有违建
    2023-06-20
    186人看过
  • 欺诈是否主张合同全部撤销
    一、欺诈是否主张合同全部撤销通过欺诈手段,使他人签订合同的,受欺诈的一方可以主张全部撤销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二条【撤销权的消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二、合同欺诈的法律认定有哪些合同欺诈行为具有二重性:一方面行为人的行为表面上是合法的,行为人通过订立、成立、履行合同行为使自己的行为合法化;另
    2023-06-14
    97人看过
  • 因欺诈订立的转让合同能撤销吗
    受欺诈签订的合同,即一方当事人采用欺骗或实施不法行为给对方造成危难等手段,使对方做出违背真意的意思表示,属于可撤销合同。在可撤销合同中,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在合同保全中,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但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5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一、可撤销的欺诈合同的构成要件构成欺诈必须具备以下要件:1、欺诈人有欺诈行为,欺诈行为是指为使被欺诈人陷于错误判断,或加深、保持其错误,而虚构、变更,隐匿事实之行为,此种行为既可以是积极作为,如故意制造虚假或歪典的事实,也可是是消极的不作为,如故意隐匿事实真相,但在不作为的情况下,只有行为人按照法律或习惯,负有告知义务而故意不告知时,才构成欺诈;2、欺诈人必须有欺诈的故意,欺诈故意是指欺诈人有使被欺诈人因受其欺诈而陷入错误,并因此为意思表示的
    2023-03-01
    435人看过
  • 涉嫌欺诈:注销公司签订的合同是否违法?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公司注销后用作废的公章签订补充协议的,是属于以欺诈方式签订合同的情形,合同是无效的,情节严重会构成合同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已注销的公司签合同,有没有法律效果已注销的公司签合同,没有法律效果。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必须符合的条件之一为双方当事人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而公司被注销后,便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也就无法独立签订合同,所以已经注销的公司签订合同的,该合同属于无效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
    2023-07-05
    91人看过
  • 签订采购和销售合同以防止欺诈
    另一方的履约能力。一些合同对手缺乏实际履行合同义务的能力。即使这样的合同签得好,也是一张废纸。在签订合同前,您应掌握对方的信用合同签订主体应具备资质。有的不具备签订合同的资格,或伪造虚假资格,如使用旧营业执照,假授权书,假印章,,有些代理人未经授权越权,以委托人的名义签订购销合同,合同标的物应是合法的。将法律禁止或限制流通的货物作为合同标的物将导致合同无效履行方式应明确。应清楚地写明是否发货或提货、运输费用和风险承担。有些合同当事人故意混淆履行方式,以有利于自己一方的方式随意履行,给对方造成损失赢得合同的质量应该是明确的。质量和检验问题不容忽视,标准和方法不明确。如果质量和检验标准及方法不明确或不一致,采购方将承担巨大的质量风险,容易引起履约纠纷解决问题应明确。付款条件应该明确。应说明付款方式。一些买家故意以模糊的方式写下和解条款。在签订合同时,他们充分承诺及时付款。在收到货物后,他们出于
    2023-05-07
    66人看过
  • 第三人实施欺诈签订合同的一般能撤销吗
    一、第三人实施欺诈签订合同的一般能撤销吗第三人实施欺诈签订合同的一般能撤销,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二、合同外第三人是否有撤销权合同外第三人是否有撤销权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判断。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合同以外的第三人与合同有利害关系的,合同属于可撤销的,第三人是可以申请撤销合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一条,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三、债权人撤销权可以对抗善意取得吗债权人的撤销权只有在债务人有逃避债务
    2023-05-06
    419人看过
  • 如果合同被欺诈了,可以撤销合同吗
    合同如果是在欺诈的情况下订立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该合同。在欺诈等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无效。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违反真实意思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被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但撤销权应自知道或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内行使。合同欺诈可以立案吗?对合同欺诈符合法定立案标准的公安机关才会立案,如果是一般的民事欺诈,公安机关是不会立案的。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七十七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023-08-09
    378人看过
  • 欺诈能否导致合同被撤销?
    欺诈可以撤销合同。依据我国现行《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因一方当事人或第三人采用欺诈手段,故意隐瞒或虚构相关事实,使另一方当事人产生错误认识而与之签订合同的,该合同可以予以撤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欺诈事由之日起一年内,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合同。哪些情况下可以撤销合同1、我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对可撤销合同的原因规定为4个方面: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和胁迫、乘人之危。2、可撤销合同指因违反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而订立的合同,当事人可以行使或可以不行使撤销权而使其归于无效的合同。3、现实交易中当事人在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情况下签订的合同不在少数,当产生纠纷后当事人可以行使撤销权,撤销或变更合同内容,以减少自己已经受到的损失或即将受到的损害。以保证当事人真实的意思得以实现。引起合同终止的原因有:1.合同因当事人双方全面履行而消灭;2.合同因情势发生变化,双方在不损害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
    2023-07-14
    111人看过
  • 能否取消因合同欺诈签订的合同?
    可以。合同可撤销的情形: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2、以欺诈、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欺诈、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3、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合同的订立显失公平的。合同可以被撤销的情形1、欺诈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实施某种欺骗他人的行为,并使他人陷入错误而订立的合同。2、胁迫根据《民法意见》第69条的规定,胁迫是指一方当事人直接以物质性强制或精神性强制迫使对方与已订立合同。也就是行为人以给公民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或者以给法人的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胁,迫使对方作出违背真实意思表示的行为。3、乘人之危根据《民法意见》第70条的规定,乘人之危是指行为人利用他人的危难处境或紧迫需要,强迫对方接受某种明显不公平的条件并作出违背其真意的意思表示。比如,某乙一直想购买某甲的一张邮票,但某甲并不想
    2023-07-04
    231人看过
  •  欺诈罪案件是否可撤销?
    个人诈骗罪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可以被撤销,嫌疑人或辩护律师可以向办案单位提出不追究刑事责任的申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情节明显轻微、犯罪已过追诉期限、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或依照刑法告知处理的犯罪未告知或撤回告知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不起诉、终止审理或宣告无罪。根据法律规定,符合个人诈骗罪立案条件的案件可以被撤销。如符合《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嫌疑人可以向办案单位或者辩护律师向办案单位提出。不符合这些规定的,应当与辩护律师沟通,制定适当的策略,争取从轻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明显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知处理的犯罪
    2023-11-09
    450人看过
  •  欺诈合同的撤销问题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欺诈合同属于可撤销的法定事由,因此可以进行撤销。欺诈合同是一种可撤销的法定事由,包括一方实施欺诈行为签订的合同、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签订了合同、一方或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签订的合同、以及重大误解签订的合同等。如果受欺诈方或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欺诈方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欺诈合同属于可撤销的法定事由,因此可以进行撤销。可法定可撤销合同分别有:一方实施欺诈行为签订的合同;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签订了合同;一方或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签订的合同;重大误解签订的合同;法定其他情形等。 欺诈合同可以撤销吗?欺诈合同可以撤销。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欺诈行为导致合同成立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受欺诈方请求撤销合同的,人民法院或者仲
    2023-08-28
    253人看过
  • 欺诈合同撤销时效
    一般来说可撤销合同撤销权的时效期间是一年。交易合同欺诈行使撤销权期限应为一年的时间,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应行使自己的撤销权,如果在这个时间段内没有行使撤销权,则该撤销权消灭。一、合同可撤销期限是多久?合同可撤销的期限:对债权人来说自其知道撤销事由起1年内;对债务人来说自其知道撤销事由起5年内,没有行使的撤销权消灭。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二、合同撤销权的时间规定撤销权行使的最长期间是5年,从撤销事由发生之日起,无论当事人是否知道,一旦超过5年,撤销权消灭,该合同即不能撤销了,无论撤销权人是否知道该撤销事由或者何时知道该撤销事由。撤销权行使期间属于除斥期间,所谓除斥期间就是说该期间是固定的,不因其他任何
    2023-06-22
    132人看过
  • 合同签订以后再撤销可以吗
    合同签订后未付款可以撤销。如果有以下情况之一的,撤销是不属于违约的,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变更或者撤销:(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二)在订立调解协议时显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调解协议,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变更或者撤销。如果没有以上情况的,解除合同属于违约,应当承担违约责任。一、可变更的合同有哪些方式可变更合同有:1、因重大误解签订的合同;2、因欺诈签订的合同;3、因胁迫签订的合同;4、因乘人之危签订的合同;5、因显失公平签订的合同。《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条规定,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
    2023-06-27
    63人看过
换一批
#仲裁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仲裁机构是依法设立,独立于行政机关,以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的机构。它由当事人自愿选择,依据仲裁协议进行仲裁,对纠纷进行公正、公平、合理的解决。 仲裁机构具有专业性、独立性和高效性,能够为当事人提供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途径。... 更多>

    #仲裁机构
    相关咨询
    • 签订的协议不是恶意欺诈,可以撤销合同吗?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7-06
      因欺诈、胁迫订立的合同应分为两类,一类是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合同损害国家利益,应作为无效合同,另一类是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合同并没有损害国家利益,只是损害了集体或第三人的利益,对这类合同应按可撤销合同处理。将其按可撤销合同处理,原因在于: (1)能够充分尊重被欺诈方的意愿,充分体现了民法的自愿原则。诚然,欺诈是一种违法行为,但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主要是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而意思表
    • 担保合同可否以欺诈理由撤销
      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25
      不可以吧,签订担保合同是A企业的真实意思表示,对于B企业的代签问题,B企业的担保责任并没有因为代签行为而消失,后来银行不也修正了吗
    • 订立合同时发生欺诈合同的可以撤销合同吗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5-30
      订立合同时,欺诈方想撤销合同不可以。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受欺诈。胁迫可以享有撤销权的,只有遭受欺诈。胁迫的一方。实施欺诈的一方是不享有撤销权的。为什么要这么做,如果受欺诈一方想要维持合同效力,如果赋予实施欺诈的一方撤销权,就与受欺诈一方的利益背道而驰。这就是不赋予欺诈方撤销权的一个原因。
    • 单方面对方欺诈是否可以撤销合同
      辽宁在线咨询 2023-11-27
      对方欺诈能撤销合同。因为法律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受欺诈的一方要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对方的欺诈行为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
    • 不可撤销的民事欺诈合同是否可以被无效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7-09
      这两种行为故意内容不同。民事欺诈行为的当事人采取欺骗方法,旨在使相对人产生错误认识,做出有利于自己的法律行为,然后通过双方履行该法律行为谋取一定的“非法利益”,其实质是牟利,但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合同诈骗罪虽然客观上可引起他人一定民事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但行为人并没有承担约定民事义务的诚意,而是只想使对方履行那个根本不存在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单方义务”,直接非法占有对方财物。因此,可以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