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人犯了不报安全事故罪的,会这样处罚:
1、如果是属于犯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如果是属于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该罪的主体是,对安全事故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
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的认定
1、本罪与玩忽职守罪的界限
瞒报谎报安全事故罪与玩忽职守罪的区分:
主体不同。前者既可以是生产经营单位的负责人,也可以是安全生产负有直接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后者是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客体不同。前者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也就是不特定或是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是重大公司财产的安全;后者侵害的是国家机关正常的管理活动。
客观表现不同。前者是安全事故发生以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行为;后者表现为严重的不负责任,不履行或正确履行工作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到重大损失的行为。
2、本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界限
重大责任事故指的是违反有关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造成其它严重后果的行为。第一、主体不同。前者既可以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也可以是国家非机关工作人员;后者只能是国家非机关工作人员。第二、客体不同。前者侵犯的客体包括生产作业安全和其它的公共领域、公共场所的安全;后者侵犯的是生产作业安全。第三、发生的前提不同。前者是安全事故已经发生;后者是在生产作业的过程当中。第四、客观表现不同。前者是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谎报事故情况;后者是在生产作业当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或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
目前高危行业依旧存在,在此种行业之中,若是单位没有做好防范措施,是极有可能会导致人员伤亡事故发生的。为了减少人员损伤,在事故发生之后,单位的负责人,就需要即使的将事故相关事项上报。
《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
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安全事故处罚措施详解
99人看过
-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惩罚措施
295人看过
-
小股东不履行义务的应对措施
122人看过
-
未按时提交或隐瞒安全事故报告的惩罚
404人看过
-
安全事故不报罪是否会被惩罚?
444人看过
-
虚假广告的惩罚措施
60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被告人不履行还钱义务,强制措施如何实施?香港在线咨询 2024-11-25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当事人必须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如果一方拒绝履行,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或者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根据第二百四十二条,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并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但是,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
-
怎样惩处不报安全事故的人河北在线咨询 2023-10-3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不报告安全事故的刑事处罚是哪些?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7-29法律规定在单位发生事故就一定要受到处罚,而是要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才能处罚。生产经营单位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安全监管监察部门给予警告,并处三万元以下的罚款:(一)未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等各项制度的;(二)未按规定上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表的;(三)未制定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的;(四)重大事故隐患不报或者未及时报告的;(五)未对事故隐患进行排查治理擅自生产经营的;(六)整改不合格或
-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有哪些惩罚澳门在线咨询 2022-08-07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子女不进赡养义务或构成遗弃罪。 不赡养老人,情节严重的,构成遗弃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遗弃行为情节恶劣包括: 1.由于遗弃而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 2.被害人因被遗弃而生活无着,流离失所,被迫沿街乞讨的; 3.因遗弃而使被害人走投无路被迫自杀的; 4.行为人屡经教育,拒绝改正而使被害人的生活陷一危难境地的。
-
监护人不履行义务教育的惩罚有哪些香港在线咨询 2022-11-031、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的,应当依法承担责任,经教育不改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的资格。 2、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送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这是家庭所承担的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我国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其他监护人主要是指未成年人父母以外的其他近亲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