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坠物罪行推定原则是根据其犯罪动机而定的,一般高空抛物行为,情节严重的,构成高空抛物罪;存在故意伤害的情节并造成人员死亡就可以认定为故意杀人罪,根据我国相关法规可知,高空抛物视情节严重者可分为: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若没有伤害到行人,按照害公共安全罪论处。若有行人受伤按照故意伤害罪者故意杀人罪,特定情形要从重处罚。
一、高空抛物的量刑情况
1、故意从高空抛弃物品,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但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处罚。为伤害、杀害特定人员实施上述行为的,依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2、高空抛物,情节严重的,构成高空抛物罪。《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二规定,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3、依法从重惩治高空抛物犯罪。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处罚,一般不得适用缓刑:多次实施的;经劝阻仍继续实施的;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行政处罚后又实施的;在人员密集场所实施的;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4、在高空坠物方面,过失导致物品从高空坠落,致人死亡、重伤,符合《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第二百三十五条规定的,依照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重伤罪定罪处罚。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从高空坠落物品,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以重大责任事故罪定罪处罚。
5、人民法院要综合运用民事诉讼证据规则,最大限度查找确定直接侵权人并依法判决其承担侵权责任;对于物业服务企业未尽到法定或者约定的义务,造成建筑物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坠落致使他人损害的,也要追究其侵权责任;物业服务企业隐匿、销毁、篡改或者拒不提供相应证据,导致案件事实难以认定的,应承担相应不利后果。人民法院将依法严惩高空抛物行为人,充分保护受害人,依法公正稳妥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民事案件,充分发挥司法裁判的引领、规范作用,依法明确物业服务企业责任,推动其进一步加强管理、改进工作,更好发挥应有作用。
-
高空坠物哪种原则进行责任认定
76人看过
-
高空坠物是否可以报警吗以及高空坠物的归责原则是什么?
346人看过
-
高空坠物属于什么原则来认定责任
180人看过
-
汽车高空坠物险的赔付原则是什么?
223人看过
-
最高院关于审理高空抛物坠物的认定原则是什么?
121人看过
-
高空坠物过错责任认定的原则以及高空抛物最高可按什么罪名入刑
267人看过
犯罪动机是指刺激和促使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或思想活动,是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驱力。它回答犯罪人基于何种心理原因实施犯罪行为,故动机的作用是发动犯罪行为,说明实施犯罪行为对行为人的心理愿望具有什么意义。... 更多>
-
什么是指高空坠物无过错推定原则江苏在线咨询 2023-08-021、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基于法律的特别规定,加害人对其行为造成的损害没有过错也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在高空坠物案件中采用无过错原则有利于保护受害者的权益,促进案件的顺利开展。虽然会牵涉到无辜的业主参与到诉讼中去,但是通过其他业主的行为能够更好更快地推动案件的进展,有助于及时发现加害人。 2、在高空坠物致人损害案件中,“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并不是对当事人主观上是否存在过错的推定,而是对于高空坠物的侵权
-
高空坠物的规则原则的详细规定是什么云南在线咨询 2023-11-19在高空坠物致人损害案件中,“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并不是对当事人主观上是否存在过错的推定,而是对于高空坠物的侵权行为本身和损害事实之间因果关系的推定,不能把因果关系与当事人的主观方面混同起来。高空坠物致人损害案件的归责原则应当是无过错原则。
-
为什么说这是高空坠物的公平原则山西在线咨询 2022-11-20高空坠物公平原则是双方进行责任的分担,前提是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 依据国家的有关,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根据实际,由双方分担损失。
-
高空坠物应遵循哪些原则河北在线咨询 2021-10-18高空坠落物侵权的责任原则是没有错误的原则。行为者损害他人的民事权益,无论行为者是否有错误,法律都必须承担侵权责任。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如果从建筑物上扔东西或从建筑物上掉下来的东西给别人造成损害,侵害者依法承担侵害责任的调查难以确定具体的侵害者,除了可以证明自己不是侵害者外,可能受到损害的建筑物的使用者还会给予补偿。
-
高空坠物公平原则的意义?上海在线咨询 2023-09-28法律分析 高空坠物事件中适用的公平原则的内容为若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应当公平地进行责任的分担。我国《民法典》规定,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依照法律的规定由双方分担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