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主义反法实施始于何时?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16 09:23:24 181 人看过

反恐怖主义法于2016年1月1日施行。反恐怖主义法是为了防范和惩治恐怖活动,加强反恐怖主义工作,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恐怖主义已成为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全人类的共同敌人。当前,针对中国的暴力恐怖事件呈多发频发态势,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中国是法制国家。制定反恐怖主义法是完善国家法治建设、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要求,也是依法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的现实需要,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国际责任,是十分必要的。

反恐怖主义法中所称的恐怖活动是指

恐怖主义活动是指:1、组织、策划、准备实施、实施造成或者意图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公共设施损坏、社会秩序混乱等严重社会危害的活动;2、宣扬恐怖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或者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的物品,强制他人在公共场所穿戴宣扬恐怖主义的服饰、标志的;3、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的;4、为恐怖活动组织、恐怖活动人员、实施恐怖活动或者恐怖活动培训提供信息、资金、物资、劳务、技术、场所等支持、协助、便利的;5、其他恐怖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第九十七条对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的认定、安全防范、情报信息、调查、应对处置、国际合作、保障措施、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8日 04:1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财产损失相关文章
  • 推测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罪的适用情况
    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罪是一个2019年才新增加的罪名,是指年满16周岁的自然人,实施了宣扬恐怖主义或者主义的,或者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的行为。主要表现形式有:制作、散发有关的图书、音频和视频、讲授、发布有关信息等。本罪要求犯罪人主观方面是故意的,过失不构成,针对的对象是我们的社会公共安全。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物品罪明知是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图书、音频视频资料或者其他物品而非法持有,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十一、劫持航空器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航空器遭受严重破坏的,处死刑。十二、劫持船只、汽车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船只、汽车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十三、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对飞行中的航空器上的
    2023-06-30
    365人看过
  • 反恐怖主义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反恐怖主义法》第五条反恐怖主义工作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防范为主、惩防结合和先发制敌、保持主动的原则。第六条反恐怖主义工作应当依法进行,尊重和保障人权,维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在反恐怖主义工作中,应当尊重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民族风俗习惯,禁止任何基于地域、民族、宗教等理由的歧视性做法。第七条国家设立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统一领导和指挥全国反恐怖主义工作。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县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立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在上级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的领导和指挥下,负责本地区反恐怖主义工作。
    2023-05-05
    222人看过
  • 我国为何要专门制定《反恐怖主义法》?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今天表决通过了反恐怖主义法。该法共十章97条,将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反恐怖主义法是在总结近年来我国防范和打击恐怖活动工作的经验、借鉴国外有效做法的基础上制定的,是一部规范政府和社会开展反恐怖工作的法律。该法全面系统地规定了我国反恐怖工作的体制、机制、手段和措施,它的出台必将为我国依法打击暴恐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以及加强国际反恐合作提供更加坚实的法律支撑和保证。制定专门反恐法是现实需要为什么选择当前时机出台反恐怖主义法?国家反恐办副主任、公安部反恐怖局局长安卫星今天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当前恐怖主义已成为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受国际恐怖活动高发、境内外东突势力渗透煽动的影响,我国国内面临的暴恐活动威胁愈发突出,国内发生的暴恐案件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损失,恐怖活动对我国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
    2023-06-11
    336人看过
  • 反恐怖主义法出台有哪些焦点
    多方面安全防范:快递公司未安全检查最少罚10万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应当为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依法进行防范、调查恐怖活动提供技术接口和解密等技术支持和协助。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落实网络安全、信息内容监督制度和安全技术防范措施,防止含有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内容的信息传播;发现含有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内容的信息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保存相关记录,删除相关信息,并向公安机关或者有关部门报告。铁路、公路、水上、航空的货运和邮政、快递等物流运营单位应当实行安全查验制度,对客户身份进行查验,依照规定对运输、寄递物品进行安全检查或者开封验视。对禁止运输、寄递,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或者客户拒绝安全查验的物品,不得运输、寄递。前款规定的物流运营单位,应当实行运输、寄递客户身份、物品信息登记制度。电信、互联网、金融、住宿、长途客运、机动车租赁等业务经营者、服务提供者,应当对客户身份进行查验。对身
    2023-05-02
    428人看过
  • 反间谍法何时开始实施?
    中国人民反间谍法是2014年11月1日实施。反间谍法的颁布实施意义重大,既为反间谍工作提供了最基本的法律依据,又为在隐蔽战线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作出了具体的制度规划,必将进一步推进中国反间谍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治化,必将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反间谍法第25条所称专用间谍器材是指进行间谍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第二十五条所称专用间谍器材具体如下:1、暗藏式窃听、窃照器材;2、突发式收发报机、一次性密码本、密写工具;3、用于获取情报的电子监听、截收器材;4、其他专用间谍器材。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非法持有、使用间谍活动特殊需要的专用间谍器材。专用间谍器材由国务院国家安全主管部门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确认。国家安全机关因反间谍工作需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优先使用或者依法征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人的交通工具、通信工具、场地和建筑物,必要时,可以设置相关
    2023-07-04
    241人看过
  • 2024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实施下列行为之一,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或者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二十条之三的规定,以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罪定罪处罚:1.编写、出版、印刷、复制、发行、散发、播放载有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内容的图书、报刊、文稿、图片或者音频视频资料的;2.设计、生产、制作、销售、租赁、运输、托运、寄递、散发、展示带有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内容的标识、标志、服饰、旗帜、徽章、器物、纪念品等物品的;3.利用网站、网页、论坛、博客、微博客、网盘、即时通信、通讯群组、聊天室等网络平台、网络应用服务等登载、张贴、复制、发送、播放,演示载有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内容的图书、报刊、文稿、图片或者音频视频资料的;4.网站、网页、论坛、博客、微博客、网盘、即时通信、通讯群组,聊天室等网络平合、网络应用服务的建立、开办、经营、管理者,明知他
    2024-04-14
    91人看过
  • 打击儿童恐怖主义的法律措施
    恐吓儿童涉嫌寻衅滋事,行为人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行为人人触犯《刑法》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恐吓儿童怎么处罚恐吓未成年人,造成恶劣影响的,涉嫌寻衅滋事罪,即使不构成犯罪,也是治安违法行为。刑法规定,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拦截、恐吓他人等寻衅滋事行为尚不构成犯罪情节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5日以上10日以下的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拦截
    2023-07-03
    182人看过
  • 反恐怖主义法颁布于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为了防范和惩治恐怖活动,加强反恐怖主义工作,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宪法制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于2015年12月27日发布,2016年1月1日起施行。1、恐怖主义的定义:恐怖主义是指通过暴力、破坏、恐吓等手段,制造社会恐慌、危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财产,或者胁迫国家机关、国际组织,以实现其政治、意识形态等目的的主张和行为。2、恐怖活动的具体行为是:(1)组织、策划、准备实施、实施造成或者意图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公共设施损坏、社会秩序混乱等严重社会危害的活动的;(2)宣扬恐怖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或者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的物品,强制他人在公共场所穿戴宣扬恐怖主义的服饰、标志的;(3)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的;(4)为恐怖活动组织、恐怖活动人员、实施恐怖活动或者恐怖活动培训提供信息、资金、物资、劳务、技术、场所等支持、协助、
    2023-08-10
    223人看过
  • 犯罪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的人应该怎样受到处罚?
    根据我国刑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行为人犯了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罪这个罪名的,将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如果是情节严重的,将会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这个罪名,是刑法修正案(九)第七条中新增的罪名。拒绝提供极端主义犯罪证据罪判几年?拒绝提供极端主义犯罪证据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本罪属结果犯,拒绝提供的行为必须是情节严重,即基于卑鄙动机如因与执行公务的国家安全工作人员有夙怨欲求报复而拒绝提供的,兼有其他不构成犯罪的妨害国家安全公务的违法行为的,国家工作人员拒绝提供的等,才能构成犯罪。
    2023-06-30
    56人看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共有八个。1、不妥协原则;2、综合施策;3、标本兼治原则;4、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原则;5、防范为主;6、惩防结合原则先发制敌;7、保持主动原则法治原则;8、人权保障原则。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国家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依法取缔恐怖活动组织,对任何组织、策划、准备实施、实施恐怖活动,宣扬恐怖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为恐怖活动提供帮助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国家不向任何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作出妥协,不向任何恐怖活动人员提供庇护或者给予难民地位。我国为何要专门制定《反恐怖主义法》?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今天表决通过了反恐怖主义法。该法共十章97条,将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反恐怖主义法是在总结近年来我国防范和打击恐怖活动工作的经验、借鉴国外有效做法的基础上制定的,是一部规范政府和社会开展反恐怖工作的法律。
    2023-07-21
    230人看过
  •  恐怖主义资助者的惩罚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资助恐怖活动组织、实施恐怖活动的个人或资助恐怖活动培训的将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并处以罚款。如果情节严重,将处以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以罚款或没收财产。资助恐怖活动组织、实施恐怖活动的个人,或者资助恐怖活动培训的,涉嫌犯帮助恐怖活动罪,将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以罚款。如果情节严重,将处以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以罚款或没收财产。资助恐怖活动罪的处罚措施是什么?资助恐怖活动罪是指为恐怖活动提供资金、物资或其他支持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第120条的规定,资助恐怖活动罪的最高刑罚为死刑,并处没收财产。对于资助恐怖活动罪,我国《刑法》第120条规定:“资助恐怖活动罪,情节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另外,《刑法修正案(九)》对资助恐怖活动罪进行了修订,将“资助”恐怖活动资金的,或者提供物资、劳务的,改为“为恐
    2023-11-07
    305人看过
  • 实施恐怖行为的主体是什么
    一、恐怖主义性质的行为具体具体有以下分类1、组织、策划、准备实施、实施造成或者意图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公共设施损坏、社会秩序混乱等严重社会危害的活动的;2、宣扬恐怖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或者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的物品,强制他人在公共场所穿戴宣扬恐怖主义的服饰、标志的;3、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的;4、为恐怖活动组织、恐怖活动人员、实施恐怖活动或者恐怖活动培训提供信息、资金、物资、劳务、技术、场所等支持、协助、便利的;5、其他恐怖活动。二、实施恐怖行为的主体1、恐怖活动组织:是指三人以上为实施恐怖活动而组成的犯罪组织。2、恐怖活动人员:是指实施恐怖活动的人和恐怖活动组织的成员。三、发现恐怖主义活动该怎么办《反恐怖主义法》第九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协助、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反恐怖主义工作的义务,发现恐怖活动嫌疑或者恐怖活动嫌疑人员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或者有关部门报告。对举报恐
    2023-06-11
    227人看过
  • 如何应对“经济恐怖主义”
    根据公安部披露的统计数据,2004年全国正式立案的绑架事件达3863起,即平均每周74起、每天11起。如果把没有报警和私了的案件也计算进来,数字应该更大。而在以同类犯罪猖獗闻名的意大利,平均每周发生1起。即使把领土范围和人口的因素考虑在内,意大利同样单位面积内发生的绑架案件数也只相当于中国的一半。由此可见,这种凶恶犯罪在中国已经达到极其严重的程度。一般而言,绑架的目的是多样化的,或为营利,或为报复,或为政治。但最常见的还是诱拐或挟持人质以勒索赎金。这种犯罪的作案方式有一个特点,就是必须与被害者家属、保安公司以及警察机关周旋和讨价还价,因而往往具有组织化、智能化的性质;绑架人在目的不能得逞时往往“撕票”,得逞后携款潜逃时,为自身安全不惜杀害人质。这种以人质人身勒索巨额赎金的犯罪行为,可以理解为一种经济恐怖主义活动,对于社会危害巨大。在现阶段的中国,这种犯罪还表现出以下特点:不仅富裕的企业家和
    2023-06-11
    402人看过
  • 中国反恐怖主义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反恐怖主义法》中的原则共有8个:1、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原则;2、不妥协原则;3、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原则;4、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原则;5、防范为主、惩防结合原则;6、先发制敌、保持主动原则;7、法治原则;8、人权保障原则。反恐怖主义法自什么时候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于2016年1月1日实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15年12月27日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36号主席令予以公布。法律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第五条我国《反恐怖主义法》中的原则共有8个:1、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原则;2、不妥协原则;3、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原则;4、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原则;5、防范为主、惩防结合原则;6、先发制敌、保持主动原则;7、法治原则;8、人权保障原则。
    2023-07-16
    357人看过
换一批
#损害赔偿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财产损失是指能够以货币单位计量的财产价值上的减少,财产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计算。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的,按照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赔偿。被侵权人因此受... 更多>

    #财产损失
    相关咨询
    • 反 恐 怖主义法自什么时候起实施
      江苏在线咨询 2023-10-03
      1、反恐怖主义法于2016年1月1日起实施。 2、法律依据 《反恐怖主义法》第二条,国家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依法取缔恐怖活动组织,对任何组织、策划、准备实施、实施恐怖活动,宣扬恐怖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为恐怖活动提供帮助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国家不向任何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作出妥协,不向任何恐怖活动人员提供庇护或者给予难民地位。
    •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办法讨论稿
      海南在线咨询 2023-06-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为了防范和惩治恐怖活动,加强反恐怖主义工作,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宪法制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于2015年12月27日发布,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 反恐怖主义法所称的恐怖组织是多人以上?
      浙江在线咨询 2021-10-27
      《反恐主义法》称恐怖组织三人以上。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恐怖活动组织是指三人以上为实施恐怖活动而构成的犯罪组织。恐怖活动人员,是指实施恐怖活动的人和恐怖活动组织的成员。恐怖事件是指发生或引起重大社会危害的恐怖活动。
    • 反恐怖主义法查封的物品和恐怖主义无关的应当怎么处理
      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07
      应当及时解除有关措施,予以退还。《反恐怖主义法》第九十五条对依照本法规定查封、扣押、冻结、扣留、收缴的物品、资金等,经审查发现与恐怖主义无关的,应当及时解除有关措施,予以退还。
    • 反恐怖主义法颁布于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
      山东在线咨询 2024-03-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为了防范和惩治恐怖活动,加强反恐怖主义工作,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宪法制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于2015年12月27日发布,2016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