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离婚诉讼中对离婚时债务的处理与债务诉讼中对离婚时债务处理相对应,在离婚诉讼中对债务的处理,可以称为离婚时债务处理的第一阶段。从理论上讲,这一阶段处理的仅仅是离婚双方内部对债务的分担问题并不发生债务实际清偿的结果。但在实践中,这一阶段的处理却会对将来的债务实际清偿发生实体和程序两方面的直接影响,它不仅直接影响着债权人实体权利的实现,更影响着在多大程度上的实现。离婚诉讼中对债务处理的实体方面的任务是认定债务是否存在,是夫妻共同债务还是夫妻一方单独债务,并进一步确立债务承担的民事责任。如果实体上认定该债务是夫妻共同债务,那么应由夫妻共同承担债务清偿的责任;如果实体上认定该债务是夫妻一方单独债务,则应由一方单独承担债务清偿责任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离婚案件主要解决离婚问题。审判实践告诉我们,大凡离婚案件中的债务都是离婚时未到债务清偿期限或清偿期届至但债权人尚未主张清偿的债务。所以,离婚案件审理时一般并不发生债务的实际清偿,除非作为债务人的离婚双方或一方同意放弃期限利益而提前清偿。
二、离婚诉讼中对离婚时债务如何处理如果在离婚案件中要处理实际清偿问题,不仅离婚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债务问题也不见得能真正理清。而且人民法院对离婚时债务的处理是依据离婚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请求而进行的,在具体案件中不乏当事人通过假离婚逃避债务的行为,也存在当事人一方设定假债务来损害对方利益的行为。当遇到离婚双方当事人对债务的有效存在或债务性质发生争议时,就会大大增加离婚案件审理的难度,甚至使离婚案件久拖不决或结案后当事人反复申诉。所以在离婚诉讼中对离婚时债务的实体处理无疑应当具备两个先决条件:一是离婚双方当事人之间对债务的有效存在无异议;二是离婚双方当事人之间对债务性质(夫妻共同债务还是一方单独债务)无异议。如果不具备这两个条件就容易使离婚案件复杂化而偏离正常的方面。因此,当离婚诉讼中出现债务争议,难以确定债务的存在及其性质时,笔者愚见是终止债务问题的实体处理,把债务问题放到债务案件中另案处理更为合适。当前,实务界许多人已认同这一点,也开始采用。
-
离婚起诉状债务诉讼请求
453人看过
-
共同债务诉讼请求离婚怎么写
64人看过
-
涉及债务的离婚诉讼:诉讼请求分析
100人看过
-
起诉离婚有债务问题要怎么写诉讼请求
484人看过
-
离婚债务纠纷有哪些诉讼请求?
469人看过
-
诉讼请求可以要求分割债务吗
154人看过
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离婚诉讼的完整流程: 1、有二审:起诉→受理→审理→调解→判决→上诉→二审→判决立即生效 2、... 更多>
-
离婚起诉状债务诉讼请求贵州在线咨询 2021-12-16将借款人列为第一被告,其配偶列为第二被告。诉讼请求:1、依法判令第一被告偿还借款多少元;2、依法判令第一被告支付原告利息;3、依法判令第二被告对上述两项承担共同还款责任;4、诉讼费用由两被告负担。
-
离婚债务纠纷离婚债务纠纷的诉讼请求云南在线咨询 2022-09-16如今夫妻之间经常会碰到债务归属认定的问题,对于婚后债务属于双方还是一方的认定标准成了很多纠纷的关键。那么下面我对夫妻之间债务的认定做一个简单分析:根据2018年最新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及夫妻债务纠纷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夫妻之间有共同背负债务的意思表示的,首先按照共同意思认定。如果双方意见有分歧无法达成共识的,根据借款的原因和目的是否是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来确定是否属于夫妻共
-
请问离婚债务要怎么分割?诉讼请求写什么?台湾在线咨询 2022-06-05离婚时债务分割的诉讼请求写明共同债务有哪些,由谁来承担偿还责任就行。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
准备要离婚了,离婚起诉书诉讼请求共同债务怎么?台湾在线咨询 2022-07-17起诉状的专业性强,建议咨询律师后委托律师代书,减少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起诉事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
-
诉讼离婚债务怎么办离婚债务的处理浙江在线咨询 2023-12-21起诉离婚的,债务可以按照以下情况处理: 1、债务是属于个人债务的,在离婚时不用处理,属于谁的债务,就应当由谁进行偿还; 2、债务是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在离婚时,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商清偿,协商不成的,人民法院会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