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示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权之比较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2-26 09:11:52 133 人看过

通过对默示预期违约制度的理解,可以发现其与不安抗辩权在解决双务合同中另一方因为无履约能力、不愿意履行等可能给提前履行的一方造成不应有的损失等问题上具有相同的机能。但是,两者也存在相当的差异,主要区别如下:

首先,前提条件不同。默示预期违约不以双务合同当事人债务之履行存在先后顺序为前提,无认双方当事人是否有义务先行作出履行还是同时作出履行,任何一方均可依法在对方默示预期违约时中止履行合同而寻求法律救济。不安抗辩权行使的条件之一是当事人的债务履行存在先后之分。若没有履行时间的先后顺序,则仅仅适用同时履行抗辩权而不发生不安抗辩权。正是存在这个先决条件,所以法律将行使不安抗辩权的权利赋予先行履行的一方,而对方则无权行使。

其次,适用事由不同。行使不安抗辩权的条件是对方财产在缔约后明显减少并有难为对待给付的可能。而默示预期违约所依据的理由并不限于财产的减少,也包括债务人的经济状况不佳、商业信誉不好、债务人在准备履约以及履约过程中的行为或者债务人的实际状况表明债务人存在违约的危险等情况。

再次,过错是否为构成要件上不同。默示预期违约考虑了当事人的主观过错问题。在默示预期违约中,由于要以债务人不按期提供保证为要件,所以,如果债务人不能按时提供履约保证,则表明债务人主观上存在过错。相反,不安抗辩权的成立无须对方主观上存在过错,只要其财产在缔约后明显减少并导致难以对待给付的危险即可;至于由于何种原因所引起,在所不问。

最后,法律救济不同。在默示预期违约中,预见他方将违约的一方当事人可以中止履行合同而请求对方提供履约保证。如果对方在合理的期限内不能提供履约的充分保证,则可以视为对方违约,从而解除合同并请求损害赔偿。而不安抗辩权制度中,先行履行一方的救济方式是该权利人可以中止合同履行,一旦对方提供充分的担保,则应继续履行自己的债务。不过,如果对方不提供履约的保证,权利人可以解除合同。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5月04日 23:5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不安抗辩权相关文章
  • 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的冲突的具体表现
    不安抗辩权的行为表示方式:(一)中止履行;(二)追回已在途中的货物;(三)追回已在途中的货款。要实施不安抗辩权,一般都是使用这种具有法律效力的方式,这样才能更好更完美的保护自身的权利。我国《民法典》将预期违约作为合同解除的法定情形。根据《民法典》第563条第2款之规定,预期违约的两种表现形态是:(一)一方明确表示不履行,即拒绝履行。这是指债务人能够履行债务而违法地作出不履行的意思表示,它是违约的一种形态拒绝履行有其要件:1、有合法的债务存在,而且这种债务的履行须为可能,拒绝履行是债务人能为履行而不为,若不能为履行则属于履行不能的问题;2、债务人须有明确的拒绝履行的表示,这种表示是明示的而不是默示的;3、拒绝履行是债务人违法地表示不履行债务,对于债务的履行,债务人若有正当的拒绝权的,例如拒绝履行诉讼时效完成的债务则不发生违约拒绝,因而不属于违约意义上的拒绝履行。(二)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
    2023-03-17
    141人看过
  • 从本案看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权的区别适用
    意见分歧:一、乙公司抽逃资金的行为使其丧失了履行能力,这种行为能够清楚的表明其不向甲公司履行合同,应该成立预期违约,可以支持甲公司的诉讼请求;二、甲公司应该依法行使不安抗辩权,不得直接解除合同。解析:本案的核心问题是乙公司的行为是否构成预期违约?依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八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时,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本条为预期违约的法律依据。预期违约本为英美民法典上的制度,是指合同一方在合同规定的履行期限到来之前即明确否认合同的效力,合同他方则可以在履行期限之前主张对方违约而获得救济。预期违约包括明示的预期违约和漠示的预期违约,前者是明确表示不履行合同,后者是用自己的行动表示不履行合同。在明示的情况下,非违约方可以主张违约救济,也就是解除合同,获得赔偿。但是在以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的情况下,应该直接适用违约救济还是适用不安抗辩权
    2023-06-13
    58人看过
  • 明示违约与默示违约的区别
    两者都是发生在合同有效成立后至履行期限到来之前,二者侵害的同是债权人的期待权,但二者又有区别,表现在:1.违约构成不同2.违约者的主观方面不同明示预期违约表现为一方能够履行而不愿履行,这种违约表示明确肯定的,违约者的主观状态只能是故意。3.救济措施不同明示预期违约发生后,受害方有权选择救济措施,即受害方要么不接受对方预期违约的表示,等对方的履行期限到来之后,要求对方实际履行,如果届时对方不实际履行,再按实际违约要求对方承担责任。一、如果租店面违约怎么办遵循完全赔偿和合理预见规则,根据合同的具体内容确定最终的赔偿数额。依《民法典》第五百七十八条的规定,所谓预期违约,以称先期违约,是指一方当事人在合同履行期限到来之前,以明示或默示的方式表示其将不履行合同的行为。预期违约的实质是种毁约行为,分为明示毁约和默示毁约两种。所谓明示毁约,是指一方当事人在合同履行到来之前,明确、肯定地向另一方表示其将不
    2023-03-12
    421人看过
  • 请求权与抗辩权的区别与比较
    一、请求权与抗辩权的区别与比较请求权与抗辩权的区别与比较在于:1.概念不同(1)抗辩权是权利人所享有的对抗对方当事人请求权的权利。其作用在于阻止对方请求权的效力,其典型形式有双务合同中的同时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以及保证人的检索抗辩权等。(2)请求权为法律关系的一方请求他方为一定行为或不行为的权利。权利人不能对权利标的进行直接支配,而只能请求义务人配合进行。债权为典型的请求权。2.作用不同(1)请求权的权利人不能对权利客体直接支配,必须通过义务人的作为或不作为,才能实现其权利。请求权是联系民法与民事诉讼法的纽带。实体法上的请求权与程序法上的请求权联系在一起。(2)抗辩权的作用在于防御,而不在于攻击,因此必须有他人的请求,才有行使抗辩权的可能,如同时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先诉抗辩权等。抗辩权与请求权居于对立地位。但有抗辩权时,并非请求权不存在或者没有根据。二、抗辩权的种类抗辩权的类型包括同
    2023-09-21
    251人看过
  • 不安抗辩权和预期违约制度有什么区别
    1、前提条件不同行使不安抗辩权的前提条件是双方当事人履行债务的时间有先后之别,而预期违约制度不以双务合同当事人债务之履行存在先后顺序为前提,无论双方当事人是否有义务先行作出履行还是同时作出履行,任何一方均可依法在对方预期违约时中止履行合同而寻求法律救济。2、行使权利主体不同行使不安抗辩权的主体仅为一方,具有特定性,即有先为履行合同义务的一方。而合同任何一方都可提出预期违约。3、行使权利所依据的原因不同行使不安抗辩权的根据是后给付义务人的履行能力明显降低,有不能为对待给付的现实危险,包括:其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谎称有履行能力的欺诈行为;其他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能力的情况。而预期违约所依据的理由是一方声明不履约以及债务人在准备履约过程中的行为表明其将不履约。4、时间要件不同不安抗辩权要求应当先履行一方当事人的合同义务已到履行期。这是因为,如果先履行一方当事人的合同
    2023-04-16
    300人看过
  • 区别不安抗辩权和预期违约不同的是什么
    一、区别不安抗辩权和预期违约不同的是什么(一)前提条件不同行使不安抗辩权的前提条件是双方当事人履行债务的时间有先后之别,而预期违约制度不以双务合同当事人债务之履行存在先后顺序为前提,无论双方当事人是否有义务先行作出履行还是同时作出履行,任何一方均可依法在对方预期违约时中止履行合同而寻求法律救济。(二)行使权利主体不同行使不安抗辩权的主体仅为一方,具有特定性,即有先为履行合同义务的一方。而合同任何一方都可提出预期违约。(三)行使权利所依据的原因不同行使不安抗辩权的根据是后给付义务人的履行能力明显降低,有不能为对待给付的现实危险,包括:其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谎称有履行能力的欺诈行为;其他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能力的情况。而预期违约所依据的理由是一方声明不履约以及债务人在准备履约过程中的行为表明其将不履约。(四)时间要件不同不安抗辩权要求应当先履行一方当事人的合同义务
    2023-06-16
    120人看过
  •  违约期与不安抗辩权:概念及区别分析
    在谈论不安抗辩权的前提条件时,需要注意到债务履行时间的先后顺序与预期违约的区别。不安抗辩权的要求是基于债务履行的先后顺序,而预期违约则不需要满足这一条件。此外,过错是否为构成要件也不同。不安抗辩权的成立无须对方主观上有过错,而预期违约的构成要求违约方主观上有过错。在谈论不安抗辩权的前提条件时,需要注意到债务履行时间的先后顺序与预期违约的区别。不安抗辩权的要求是基于债务履行的先后顺序,而预期违约则不需要满足这一条件。2、过错是否为构成要件不同。不安抗辩权的成立无须对方主观上有过错,而预期违约的构成要求违约方主观上有过错。 构 成 要 件 不 同 : 不 安 抗 辩 权 与 预 期 违 约 的 差 异 是 什 么 ?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不安抗辩权是指在双务合同中,一方在对方未履行债务前,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对方有不能履行债务的风险时,有权暂时中止合同履行的权利。而预期违约则是指
    2023-09-09
    68人看过
  • 本案应适用预期违约请求权还是不安抗辩权
    ,某服装厂与某商场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双方约定服装厂1日前交付西装1000套,商场在收到西装2个月内,支付货款50万元。合同订立后,服装厂即着手进行生产,至底生产西装800套。此时,服装厂得到消息,商场经营出现危机,为避债,将现有资金进行了转移。服装厂诉至法院,要求解除与商场的买卖合同。分歧:对此案,有两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某商场抽逃转移资金的行为使其丧失了履行能力,此行为明确表示其不向服装厂履行合同,构成预期违约,服装厂要求解除合同应予支持。第二种意见认为:某服装厂应依法行使不安抗辩权,不应要求解除合同。评析: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本案中,正确认识某商场的行为是否构成预期违约是关键所在。依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八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本条的规定是预期违约的法律依据。从本条规定看,未限定当事人履行合同
    2012-02-17
    317人看过
  • 抗辩权与不安
    中止履行合同
    1,当事人可以中止履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2,若对方提供适当担保的,应当恢复履行。3,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视为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并可以请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什么是不安抗辩权不安抗辩权,是指在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双务合同中,应先履行义务的一方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有难以给付之虞时,在对方当事人未履行合用合同履行提供担保之前,有暂时中止履行合同的权利。后履行抗辩权,是指双务合同中应先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未履行时,对方当事人有拒绝其请求履行的权利。签订合同已经成为现代人们确立契约关系最普遍的方式之一,而且这种方式受到法律的相关保护,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可以避免单方当事人反悔造成对自身的权益受损。合同履行中有三大抗辩权,今天,我们要与大家一起来了解是不安抗辩权和后履行抗辩权的相关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二
    2023-07-16
    309人看过
  • 留置权与同时履行抗辩权比较
    留置权与同时履行抗辩权在法律特性上有相似之处,两者都是为了保护准备履行义务的一方不至于在履行后不能得到对待履行。事实上,两者之间还存在着明显的区别:(1)目的不同。留置权以担保合同债务履行为目的。留置权是债权未受偿前,留置对方财产,目的在于经过约定期限以后,债务人仍不支付其应付款项时,可依照法律规定,以留置的财产折价或是以变卖该财产的款项优先受偿。而同时履行抗辩权的发生和行使主要在于促使双方同时履行,以维护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2)性质不同。留置权是担保物权,是为担保债务人履行其合同债务而由法律规定的权利。留置权人可以按照留置的债务人的财产价值优先受偿,而同时履行抗辩权为对抗权,不具有物权性质,它只能对抗双务合同中对方当事人的请求权,拒绝履行其义务,所以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不产生优先受偿的问题。(3)根据不同。留置权的发生必须是一方按照合同约定占有对方的财产,对方不按照合同给付应付款项超过
    2023-03-02
    443人看过
  • 明示毁约与默示毁约
    明示毁约的构成需具备以下几个要件:1、明示毁约必须发生在合同有效成立后合同履行期到来前这段时间内,同时债权人接受毁约的意思表示必须是在合同履行期届满之前作出,否则就会构成实际违约。2、当事人将不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必须是自愿地、无条件地、确定地、不含糊地作出。如果一方的语言是含糊其辞的,不能表明其肯定将不履行其义务的意图,该语言就不能构成毁弃合同,同时,毁弃合同的表示必须是不附条件的。3、当事人表示的不履行,必须是重大的,对合同重要内容的不履行。只有当事人一方的不履行构成对另一方当事人利益的重大威胁,才会构成明示毁约。4、提出不履行必须没有法定理由,如果一方享有抗辩权而提出不履行,不构成违约。如果是不可抗力致使履行期将要届至的合同不能履行,当事人将此种情况在履行期届至前告知对方当事人的行为不构成明示毁约。默示毁约的构成必须符合以下要件:1、一方当事人预见到另一方当事人在合同履行期限到来时将不
    2023-06-08
    422人看过
  • 默示预期违约情形下的补救措施
    默示预期违约,是指在履行期到来之前,一方以自己的行为表明其将在履行期限届满后不履行主要债务。在构成要件上,默示预期违约与明示预期违约的不同在于,预期违约一方并没有将到期不履行合同义务的意思明确地表示出来,而是以其行为使另一方预见到其将不履行义务。在默示预期违约的情况下,非违约方可以采取如下补救措施:(1)非违约方可以要求对方提供履约担保,并且在得到保证前中止履行合同。(2)非违约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到来以后要求毁约方继续履行或承担违约责任。
    2023-06-08
    155人看过
  • 先行抗辩权和同时抗辩权的比较
    1.两种抗辩权意义不同。前者反映了后履行义务人的履行利益;而后者在于保护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双务合同中的当事人双方的履行利益。2.规则不同。前者本质上是对违约的抗辩;后者不是对违约抗辩。3.行使权利的主体不同。前者在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双务合同中的后履行人有权行使,而不是双方当事人都可行使;后者都有权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4.产生不同。前者因一方要求负先履行义务的一方履行而产生;后者因要求同时履行而产生。同时履行抗辩权(一)内容:也称为履行合同的抗辩权,是指双务合同的当事人一方在他方未为对待给付以前,有权拒绝自己的履行。(二)适用条件:在双务合同中,如果一方未履行,另一方有权拒绝履行自己的义务。所以同时履行抗辩首先可适用于一方未履行、拒绝履行的情况.在一方迟延履行、不适当履行的情况下,对方亦可使用抗辩权。(三)作用:1、平衡当事人之间的权益,维护当事人的权利。既然双务合同双方当事人是对等的,相互牵
    2023-07-06
    242人看过
  • 默示先期违约的条件
    法律综合知识
    默示先期违约的条件构成默示先期违约的条件是:1、合同必须合法有效地成立。2、一方预见到另一方在履行期限到来时将不履行或不能履行合同。3、预见的内容必须是对方将不会或不能履行合同的重大义务。4、一方当事人的预见必须是合理且有确切证据的。5、一方当事人默示先期违约的条件构成默示先期违约的条件是:1、合同必须合法有效地成立。2、一方预见到另一方在履行期限到来时将不履行或不能履行合同。3、预见的内容必须是对方将不会或不能履行合同的重大义务。4、一方当事人的预见必须是合理且有确切证据的。5、一方当事人的预见必须在合同有效成立后至履行期届满前这段时间。6、对方并没有明确表示但却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或不能履行合同义务的。
    2023-06-08
    172人看过
换一批
#合同履行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不安抗辩是指在双务合同中,负有先履行义务的一方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履行能力严重恶化时,权为保护自己的权益,可以中止履行的权利。 行使不安抗辩权的条件有,合同双方当事人因双务合同而互负债务,负有先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才能享有不安抗辩权。后履行义... 更多>

    #不安抗辩权
    相关咨询
    • 默示预期违约
      陕西在线咨询 2023-06-11
      默示预期违约是指在履行期限到来之前,一方当事人有确凿证据证明另一方当事人在履行期届至时,将不履行或不能履行合同,而另一方又不愿意提供必要的担保。在默示预期违约中,由于合同尚未到履行期,所以债权人为了争取对方继续履行合同,可以不顾对方的毁约而等待合同履行期届至后,要求对方继续履行。如对方仍然不履行,则默示毁约已转化为实际违约,从而债权人可以采取实际违约的补救方式。 三、默示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权之比较
    • 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有哪些?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6-14
      1、适用的前提条件不同。 2、行使权利主体不同。 3、行使权利所依据的原因不同 4、法律救济方法不同 5、过错是否为构成要件上不同。预期违约针对的是当事人已经违约的行为,而不安抗辩权是对即将发生的事件采取的措施,但需要行使他们时都必须掌握真凭实据才能行使相应的权力。
    • 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权是不是一致的?不同点在哪里?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7-04
      我国法律对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权有以下规定: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权都是在双务合同中运用的一项法律制度,它为善意签约人提供了一种自我保护,同时在宏观上具有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功能,但两者是不能等同的, 预期违约制度不以双务合同当事人债务之履行存在先后顺序为前提,无论双方当事人是否有义务先行作出履行还是同时作出履行,任何一方均可依法在对方预期违约时中止履行合同而寻求法律救济。相反,不安抗辩权行使的前提条件之
    • 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权有什么不同,法律规定是什么
      澳门在线咨询 2023-12-01
      1、前提条件不同。 2、行使权利所依据的原因不同。 3、时间要件不同。 4、过错是否为构成要件不同。 5、法律救济方法不同。 6、行使权利主体不同。行使不安抗辩权的主体仅为一方,具有特定性,即有先为履行合同义务的一方。而合同任何一方都可提出预期违约。
    • 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的区分是什么,有没有规定?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10-02
      1、前提条件不同。 2、行使权利所依据的原因不同。 3、时间要件不同。 4、过错是否为构成要件不同。 5、法律救济方法不同。 6、行使权利主体不同。行使不安抗辩权的主体仅为一方,具有特定性,即有先为履行合同义务的一方。而合同任何一方都可提出预期违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