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继承遗产属于民事行为还是事实行为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25 09:53:22 252 人看过

法定继承是继承人死亡(事件)引起,是事实行为。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不具有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但依照法律的规定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

一、遗产继承的方式

1、遗嘱继承,即被继承人在生前订立遗嘱,指定继承人继承自己的遗产。

遗嘱继承的适用条件:

(1)被继承人生前立有遗嘱,并且遗嘱合法有效;

(2)立遗嘱人死亡;

(3)被继承人生前没有签订遗赠扶养协议;

(4)遗嘱中指定的继承人未丧失继承权,也未放弃继承权,同时也未先于被继承人死亡。

2、遗赠即被继承人生前订立遗嘱,将遗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遗赠作为民事法律行为,不仅要符合法律行为一般要件,还要符合民法典的特别规定。一个有效的遗嘱须具备以下条件:

(1)立遗嘱人在立遗嘱时,须有完全行为能力。

(2)遗嘱须意思表示真实、自愿、合法,遗嘱人须对财产享有处分权,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3)受遗赠人须在遗嘱生效时存在、未亡。

欲使遗赠发生预期法律效果,须由受遗赠人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的意思表示,否则视为放弃。

3、遗赠抚养协议即被继承人与扶养人订立协议,由扶养人负担被继承人生养死葬的义务,被继承人的全部或部分财产在其死后转归扶养人所有。该方式主要出现在老人无人赡养的情况下。

签订遗赠扶养协议,其目的在于使那些没有法定赡养义务人或虽有法定赡养义务人但无法实际履行赡养义务的孤寡老人,以及无独立生活能力老人的生活得到保障。在签订遗赠抚养协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扶养主体必须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公民或集体组织。

被扶养人可以与公民签订遗赠扶养协议,也可以与集体组织签订遗赠扶养协议。

(2)内容应明确具体写出遗赠扶养双方各自的权利义务。

A、扶养人承担该公民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公民应将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赠送给扶养人。

B、扶养人或集体组织无正当理由不履行,致协议解除的,不能享有受遗赠的权利,其支付的供养费用一般不予补偿;遗赠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致协议解除的,则应偿还扶养人或集体组织已支付的供养费用。

(3)遗赠内容应写明遗赠财产的名称、数量、处所,并提供有效的证明文件。

(4)扶养内容应写明提供扶养具体内容、办法和期限。

4、法定继承,即在上面三种情况都不存在的情况下,法律根据亲属关系的远近确定的顺序。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遗产中的有关部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1)被继承人生前未与他人订立遗赠扶养协议,或虽订立遗赠扶养协议,但只处分了部分遗产,或协议已失去法律效力的。

(2)被继承人生前未立遗嘱、遗赠,或虽立遗嘱、遗赠,但只处分了部分遗产,或所立遗嘱、遗赠无效或部分无效的。

(3)遗嘱继承人或受遗赠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

(4)遗嘱继承人放弃遗嘱继承或受遗赠人放弃受领遗赠的。

(5)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或受遗赠人丧失遗赠受领权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03日 19:0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定继承相关文章
  • 履行合同行为是否属于法律事实
    履行合同行为是属于法律事实的,法律事实,是依法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客观情况。一个事实,只有它与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紧密相连,方可称为法律事实,即是由于法律事实的出现,导致了法律关系的演变。从结果上看,法律事实的出现可能引起法律关系的演变,但并非必然。一、法律事实的特征法律事实有如下特征:1.客观实在性客观性是法律事实的首要特征,法律事实必须与客观事实相竞合,否则就是伪事实。部分案件对事实认定的错误,则反映了人们认识存在偏差的事实。2.规范性事实即它必须是法律中涵盖的事实。规范性实际上体现了法律的评价功能,生活事实是否要认定为法律事实只能以法律为指引,具备法律上的关联性。法官认定的事实必须与规范性事实(制度事实)相符合,否则就失去合法性,失去其应有的法律意义。3.具体事实法律事实一定是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具体的行为或事件,它并不等同于法律中被立法者所抽象概括的事实,但这种具
    2023-06-29
    333人看过
  •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如何继承遗产?
    无行为能力人的继承权、受遗赠权,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限制行为能力人的继承权、受遗赠权,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或者征得法定代理人同意后行使。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是二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限制行为能力人签订和处理1、法定代理人追认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所谓追认,是指被代理人作出的使无权代理行为的效力被认可为自己的意思表示,确认该行为自始对自己具有约束力的一种补全措施。这种追认是一种单方意思表示,无须合同的相对人同意即可发生效力。2、相对人行使催告权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这里的催告权是指第三人告知法定代理人在一定期限内就是否行使追认权与以明确答复的权利。在此期间内合同处于效力未定的状态,既可能因法定代理人
    2023-08-04
    100人看过
  • 民法典规定赠与是否属于民事法律行为
    赠与属于民事法律行为。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民法典委托是否单方民事法律行为不是单方民事行为,委托是双方的民事意愿,需要双方共同承担责任义务。根据《民法典》第九百一十九条【委托合同定义】委托合同是委托人和受托人约定,由受托人处理委托人事务的合同。第九百二十条【委托权限】委托人可以特别委托受托人处理一项或者数项事务,也可以概括委托受托人处理一切事务。第九百二十一条【委托费用的预付和垫付】委托人应当预付处理委托事务的费用。受托人为处理委托事务垫付的必要费用,委托人应当偿还该费用并支付利息。第九百二十二条【受托人应当按照委托人的指示处理委托事务】受托人应当按照委托人的指示处理委托事
    2023-08-02
    79人看过
  • 经济违法行为是否属于刑事行为?
    经济案件不一定属于刑事案件,因为经济案件分为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依据其情节的严重程度才能确定其构不构成犯罪,如果是经济纠纷一般属于民事领域,主要包含经济合同纠纷、经济损害赔偿纠纷、经济权属纠纷等案件,适用民法典处理。而经济犯罪严重侵犯国家经济管理制度,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则会被追究刑事责任,适用刑法处理。经济案件怎么报案1、经济案件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方式直接向犯罪地或者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报案。报案时须带上身份证明材料,报案材料以及基本证据材料等,可以亲自向公安机关报案也可以拨打110报案。2、法律依据:《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第一条,公安机关内部对经济犯罪案件的管辖,严格按照刑事案件管辖分工的有关规定执行。第二条,上级公安机关若认为有必要,可以直接立案侦查或者组织、指挥、参与侦查下级公安机关管辖的经济犯罪案件;下级公安机关认为案情重大、复杂,需要由上级公安机关侦
    2023-06-30
    324人看过
  • 如何区分民事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
    一、民事律师行为和事实行为的区别1、法律事实引起权利的得失变更(取得、变更、消灭)(需要区分的是好意施惠关系)而法律事实又是个很大的概念,因此需要进一步划分,而依其是否与人有关,可分为人的行为和人的行为以外的其他事实(自然事实)。2、法律事实分为人的行为与自然事实人的行为有很多种,按照是否合法,可分为适法行为与违法行为(侵权行为、债务不履行、其他行为)。3、人的行为分为适法行为与违法行为4、适法行为分为表示行为与非表示行为(事实行为)5、表示行为分为意思表示行为(法律行为)与意思通知行为(通知行为)(准法律行为)事实行为则是不用作出意思表示便可发生法律效果。其实,事实行为与准法律行为是很难区分的,一个是不管你有没有意思表示,当然发生法律效果,一个是不用作出意思表示便可发生法律效果。二、事实行为的定义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不具有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但依照法律的规定能引起民事法律后
    2023-03-10
    231人看过
  •  偷窃行为属于刑事还是行政?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题目要求提取主要思想,即提取出文章或文本中的核心思想或主旨。接着,我们需要仔细阅读文本,理解其中的内容,并从中提取出主要思想。最后,我们需要将提取出的主要思想简洁明了地表达出来,并保持原意不变。在阅读文本后,我们可以发现,该文本主要讲述的是如何通过学习英语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因此,我们可以提取出主要思想为“学习英语,提高语言能力”。如果盗窃行为满足刑法规定的构成要件,那么它将被视为刑事犯罪,并可能会被拘留。不构成的则行政拘留。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刑事拘留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拘留的对象是现行犯或者是重大嫌疑分子。现行犯是指正在实施犯罪的人,重大嫌疑分子是指有证据证明具有重大犯罪嫌疑的人。其二,具有法定的紧急情形之一。刑事拘留最长是37天。
    2023-09-25
    101人看过
  • 征收部门委托评估机构的行为属于民事行为还是行政行为?
    对被拆迁的房屋进行评估是拆迁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房屋的评估结果直接决定了被征收人补偿金额的多少。也因此,这个环节成为了某些征收部门最常“做手脚”的环节。像杨先生遇到的这种情况,实践中其实有很多。那么,征收部门委托评估机构的行为究竟是民事行为还是行政行为?是否属于行政复议的受理范围?首先,关于行政类的委托,法律上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其内涵只能通过其他的法律条文来推导。其特点如下:1.委托主体是行政主体,包括行政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2.受委托主体不限于行政机关,包括行政机关以外的组织和个人。3.委托事项为国家公权力,即委托行使的是某项行政职能、办理某种行政事务。行政类委托的核心是转移部分原来属于国家本身的行政法上的权限或权能。这是实质要件。4.委托责任。受委托组织以委托行政机关的名义实施行政管理行为,并由该委托行政机关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和责任。即委托他人行使公权力,但行为责任仍
    2023-04-18
    128人看过
  • 侵占行为属于民事犯罪还是刑事犯罪?
    侵占他人财产属于民事还是刑事,具体如下:1、侵占他人财物可能触犯刑法规定的侵占罪,一般是根据数额确定,侵占他人财产数额较大就构成刑事犯罪;2、如果数额较小,就是民事纠纷。一、侵占财产罪的立案标准为:1、行为人通过正当、善意、合法的手段,持有他人的财物;2、行为人将他人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拒不交还的;3、侵占的数额达到2万元以上的。二、侵占财产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客体要件,所侵害的客体是他人财物的所有权;2、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将他人的交由自己代为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3、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总而言之,侵占他人财产一般是根据数额确定,侵占他人财产数额较大就构成刑事犯罪,数额不大的就是民事纠纷。侵占他人财产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达到五千元,构成侵占罪,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侵占罪属于告诉的才处理,侵占他人财
    2023-06-30
    474人看过
  • 欺诈合同属于民事法律行为还是刑事犯罪?
    合同欺诈案件是具体情况而定。具体情况如下:1、合同欺诈一般属于民事案件,可以请求撤销合同。2、但以签订经济合同为名达到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行为人根本不准备履行合同或根本没有履行合同实际能力或担保的合同欺诈属于刑事案件,涉嫌合同诈骗罪。一、合同订立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核实确认对方当事人的主体资格;2、合同的形式,如果法律规定必须以书面形式签订合同的,必须书面订立;3、合同的必备条款要具体明确;4、订约前的合同义务,尽协助、通知义务;5、对公司开出的授权委托书介绍信盖章的合同书等授权性文件要跟踪管理。二、构成合同欺诈行为一般具备要件有:1、欺诈人有欺诈的故意。欺诈的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陈述是虚伪的,并会导致对方陷入错误认识,而希望或放纵这种结果的发生;2、欺诈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故意陈述错误事实的行为,例如将假冒伪劣商品说成质优价廉。故意隐瞒真实情况的行为,是指行为人有义务向他方告知真实情
    2023-07-15
    489人看过
  • 坦白是否属于法定刑事行为
    《刑法修正案(八)》第八条规定,刑法第六十七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犯罪嫌疑人虽然没有规定的自首情节,但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避免特别严重的后果,可以减轻处罚。对于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经宣判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与司法机关已经掌握或者判决确定的罪行属于同一罪行的,根据坦白罪行的严重程度和悔改表现,基准刑的20可以减少%以下。坦白和自首的区别二者的区别是:1、自首是犯罪人自动投案之后主动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的行为,坦白是犯罪人被动归案后如实供述被指控的犯罪事实的行为;2、自首的犯罪分子悔罪表现较好,其人身危险性相对较小;坦白的犯罪分子往往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被迫认罪的,其人身危险性相对较大;3、自首是法定的从宽处罚情节,坦白是酌定的从宽处罚情节。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我
    2023-08-07
    167人看过
  • 不当得利:事实行为还是法律行为?
    不当得利是事实行为。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利益;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不具有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但依照法律的规定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法律行为是能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人的活动。因此,不当得利是事实行为,通过法律的规定就可以引起不当得利的后果。捡到东西不还是侵占还是不当得利需要根据物品的价值而定,贵重物品捡到不还的,可能构成侵占罪。根据法律规定,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拾得他人钱物属于不当得利,失主有权要求返还。若数额较大,又拒不交还,就可能构成侵占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2023-07-11
    272人看过
  • 属于遗弃行为的是哪些行为
    一、属于遗弃行为的是哪些行为遗弃,是指家庭成员中负有赡养、扶养、抚养义务的一方,对需要赡养、扶养和抚养的另一方,不履行其应尽的义务的违法行为。如父母不抚养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不赡养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配偶不履行扶养对方的义务等。遗弃以不作为的形式出现,该为而不为,致使被遗弃人的权益受到侵害。1、将需要扶养的人移至危险场所。这里的“危险场所”只是相对于特定的被害人而言。如父母将婴儿置于民政机关门前的,应认为将需要扶养的人移至危险场所。2、将需要扶养的人从一种危险场所转移至另一种更为危险的场所。3、将需要扶养的人遗留在危险场所。4、离开需要扶养的人,如行为人离家出走,使应当受其扶养的人得不到扶养。5、阻碍需要扶养的人接近扶养人。6、不提供扶助,如不提供经历供给、不给予必要照料。二、婚后遗弃行为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责任遗弃,是指家庭成员中负有赡养、扶养、抚养义务的一方,对需要赡养、扶养和抚养
    2023-06-17
    479人看过
  • 无因管理是事实行为还是法律行为
    1、无因管理的主体包括管理人与本人,区别于其他一般民事主体。一般民事主体必须具有一定的民事行为能力,而无因管理的主体则无此限制,只要能从事一定的事实行为即可。任何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都可成为无因管理的民事主体,即只要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主体均可成为无因管理的主体。2、无因管理是一种事实行为。无因管理为一种法律事实,是产生无因管理之债的法律上的原因,基于无因管理产生的无因管理之债是法定之债,此债的关系的内容是由法律直接规定,而非当事人约定的。无因管理属于法律事实中与人的意志有关的人的行为事实,无因管理事实的构成以事务管理的承担为准。无因管理属于事实行为,但无因所管理的事务,可以是法律行为,也可以是事实行为。3、管理人没有法定义务或约定义务。在无因管理中,管理人对于本人须无法律上的义务,既没有法定的义务,也没有约定的义务。管理人依约对于本人负有义务时不能成立无因管理。管理人对于本人依法负有义务
    2023-05-01
    122人看过
  •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继承遗产有哪些法律特征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继承遗产有哪些法律特征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继承遗产有下列法律特征:1.无行为能力人的继承权、受遗赠权,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或者征得法定代理人同意后行使;2.遗产只能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具有时间的特定性;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继承遗产的其他法律特征。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继承遗产后,需要以个人财产偿还被继承人生前债务吗继承遗产后,不需要以个人财产偿还被继承人生前债务。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继承人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遗产实际价值的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这一条规定是指继承人未放弃继承的,需要清偿被继承人生前负担的债务和应当缴纳的税款,但是有范围的限制,即以继承的积极遗产为限。超过部分,继承人没有清偿的义务。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如何过户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于没有行为能力,其所作的民事行为不具有法律效力,需要其法定监护人代为行使
    2023-04-30
    150人看过
换一批
#遗产继承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定继承是指,如果被继承人在生前没有立有遗嘱的情况下,根据法律相关规定,按照一定的顺序开展继承的一种遗产继承方式。 法定继承必须遵循法定的继承人范围、继承人的继承顺序以及遗产分配规则等原则。... 更多>

    #法定继承
    相关咨询
    • 继承是事实行为还是法律行为的理解
      江西在线咨询 2022-10-18
      法定继承属于事实行为因为继承牵涉到两方当事人一方是被继承人一方是继承人法定继承的发生并不是基于双方的意思表示而产生换言之继承带来的被继承人财产被处分的行为并不是基于被继承人的意思表示既然没有意思表示当然不是民事法律行为。当然继承权的放弃只涉及一方当事人而且也需有明确的意思表示即明示放弃继承的行为因此是法律行为遗嘱继承包含有被继承人处分自己财产的意思表示因此是法律行为
    • 遗赠是民事行为还是法律行为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3-30
      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遗赠是公民用遗嘱的方式把自己个人的合法财产的一部分或全部赠送给国家、集体组织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其他公民,(法定继承人不是该主体)并于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执行效力的单方法律行为。是一种无偿的转让。
    • 殴打他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还是行政违法行为
      湖北在线咨询 2023-02-19
      殴打他人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权和健康权,属于故意伤害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殴打他人的,或者伤害他人身体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 哪些民事违法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四川在线咨询 2022-11-15
      1、行政违法行为就是违反国家及其下属部门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一般体现的是国家与个人的关系,具有公权性质。 2、民事违法行为就是违反民法法律规定的行为,一般体现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具有私法性质。
    • 属于什么合法行为,还是刑事合法行为
      陕西在线咨询 2023-06-20
      判断一个违法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还是刑事违法行为,主要的是看违法行为的主体是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还是违反民事法律规定的或者是触犯刑法行为的。 简单来说,违法行为严重触犯刑法,可能受到刑事制裁的,就属于刑事违法行为;轻微违法行为,尚达不到刑事处罚标准的,可以进行行政处罚(治安处罚),就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所谓的民事违法行为,只能说违法法律规定,侵害了他人的民事权利,需要进行赔偿或承担其他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