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违法裁判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26 09:40:26 57 人看过

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构成要件具体有: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审判机关的正常活动;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司法工作人员;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行政违法裁判罪既遂罪的处罚情况

对于构成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的既遂的犯罪分子,我国人民法院应当对其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犯罪动机、手段十分恶劣,因枉法裁判而使国家、企业、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巨大损害的等,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条第一款、第二款

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3日 21:5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犯罪动机相关文章
  • 哪些行为会构成行政违法
    一、哪些行为会构成行政违法会构成行政违法的行为如下:1.职务过错,即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这类失职行为使国家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遭受损害,但还没达到渎职罪的程度。2.行政过错,即公民和法人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九条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通报批评;(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三)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四)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五)行政拘留;(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第十条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二、行政违法行为包括哪些行政违法行为包括如下:1.实质性行政违法;2.形式性行政违法;3.内部行政违法;4.外部行政违法;5.作为行政违法;6.不作为行政违法。三、行政行为违法的特征是什么?行政违法,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违反行政法
    2023-07-06
    285人看过
  • 构成违法运用资金罪的要件有哪些?
    违法运用资金罪的构成要件:1、主体是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机构、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等公众资金管理机构,以及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和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2、主观上是故意;3、客体是他人的财产所有权;4、客观上是行为人违法运用资金的行为。一、公司领导没有签合同是否算挪用公款公司领导没有签合同算挪用公款。公司领导未签订合同,员工擅自将公司资金挪用给自己的,视为挪用公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五条规定,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违反委托义务,擅自使用客户资金或者其他委托、信托财产,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处以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社会保障基
    2023-06-26
    324人看过
  • 哪些属于非法行医罪的构成要件,非法行医罪的构成要件
    一、哪些属于非法行医罪的构成要件1、客体要件非法行医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医疗机构的管理制度及公众的生命健康安全。2、客观要件(1)必须有擅自从事医疗活动的行为。医疗活动主要是指诊断和治疗,即通过各种检查对疾病作出诊断,借用药物、器械和手术等方法消除疾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延长生命、改善病理或生理状况的活动。(2)擅自从事医疗活动的行为,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3、主体要件该罪的主体,即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包括中国人、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单位不构成该罪。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本条规定的“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1)未取得或者以非法手段取得医师资格从事医疗活动的;(2)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办医疗机构的;(3)被依法吊销医师执业证书期间从事医疗活动的;(4)未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从事乡村医疗活动的;(5)家庭接生员实施家庭接生以外的医疗活动的。4、主观要件本
    2023-02-23
    218人看过
  • 行政违法是否要求有主观过错,行政违法行为构成要件
    一、行政违法是否要求有主观过错从一般归责原则说,除严格责任外,一般责任的构成要件中都有主观要件,也就是说行为人应有主观上的过错,才追究行为人的责任,所以行政违法行为,要求其有主观的上过错。《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并由行政机关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实施。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条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二、行政违法行为构成要件1、违法行为主体必须是行政主体。行为人具备行政主体资格是行政违法的前提。只有行政主体的行为才可能构成行政违法,非行政主体的行为不可能构
    2024-01-26
    234人看过
  • 构成行贿罪有哪些要件
    刑事责任能力
    构成行贿罪的要件有以下这些: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公务行为的廉洁性。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或者在经济往来中,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行为。上述行为须达到一定界限才能构成犯罪。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是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本罪。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贿人对于自己行贿行为的目的、性质都十分清楚,但为了谋取私利而仍然为之的故意行为。构成行贿罪既遂怎么判刑?构成行贿罪既遂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以财物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第三百九十条《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
    2023-08-13
    472人看过
  • 合法的行政处罚的构成要件是哪些?
    一、合法的行政处罚的构成要件是哪些?1、必须已经实施了违法行为。违法事实已经客观存在。2、违法行为属于违反行政法规范的性质,行政处罚只能针对违反行政法规范的行为。3、实施违法行为的人是具有责任能力的行政管理相对人;4、依法应当受到处罚。只有法律明确规定应受到处罚的违法行为,才能适用行政处罚。二、行政处罚强制执行的期限是多久?行政处罚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应当自行政处罚的履行期限或者作出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指定的履行期限期满之后,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十八条规定: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应当自被执行人的法定起诉期限之日起180日内提出。逾期申请的,除有正当理由外,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法院受理强制执行申请后,应在10日内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要求被执行人在执行通知指定的期限内履行裁决书上确定的义务,如果被执行
    2023-06-15
    203人看过
  • 构成违法经营罪的行为有哪些?
    《公司法》规定的很多行为只要符合《刑法》规定的构成要件就涉嫌构成犯罪。比如提供虚假财会报告、清算组成员利用职权徇私舞弊、谋取非法收入或者侵占公司财产等行为,符合一定的条件则涉嫌违法犯罪。根据《公司法》第二百零六条的规定,清算组不依照本法规定向公司登记机关报送清算报告,或者报送清算报告隐瞒重要事实或者有重大遗漏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清算组成员利用职权徇私舞弊、谋取非法收入或者侵占公司财产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退还公司财产,没收违法所得,并可以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第二百一十五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哪些行为可构成破坏生产经营罪破坏生产经营罪是以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或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其他方法则多种多样、如切断电源,破坏锅炉、供料线,颠倒冷热供给程序、破坏电脑致使生产指挥、工艺流程产生混乱,以影响工业生产、破坏农业机械、排灌设备、农具,毁坏
    2023-08-18
    320人看过
  • 非法行医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有哪些犯罪表现
    非法行医罪的构成要件:1、客体要件。本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其主要客体是国家对医疗卫生工作的管理制度,次要客体是公共卫生。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但一般是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即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人。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行为人对病人伤亡结果存在间接故意的罪过而不是业务过失的罪过。非法行医罪的犯罪表现:1、未取得或者以非法手段取得医师资格从事医疗活动的;2、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办医疗机构的;3、被依法吊销医师执业证书期间从事医疗活动的;4、未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从事乡村医疗活动的;5、家庭接生员实施家庭接生以外的医疗行为的。《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非法行医罪】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
    2024-04-30
    242人看过
  •  军人违法行为的构成条件有哪些?
    本文介绍了军人违反职责罪的构成条件,包括针对国家的军事利益和危害国家军事安全的行为,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军人,主观方面主要为故意犯罪,少数可以由过失构成。军人违反职责罪的构成条件包括:1.这种罪行针对的是国家的军事利益。2.该类犯罪会对国家的军事安全造成威胁。(二)本类犯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制施了违反军人职责、危害国家军事利益的行为。(三)本类犯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军人。(四)本类犯罪的主观方面主要为故意犯罪,少数可以由过失构成。 军 人 违 反 职 责 罪 对 国 家 的 军 事 安 全 有 何 影 响 ?军人违反职责罪是指军人违反职责,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这种行为对国家的军事安全具有深远的影响。首先,军人违反职责罪会导致军事任务的延误和军事计划的混乱。军人的职责是保证国家的军事安全,如果军人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就会导致军事任务的延误和军事计划的混乱,从而影响国家的军事
    2023-09-05
    249人看过
  • 行政裁决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以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地方法规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审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以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为依据。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参照规定。行政裁决和行政仲裁行政调解的区别行政裁决与行政仲裁行政调解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行使的机构不同仲裁是仲裁机构根据当事人双方自愿订立的仲裁条款或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受理并由仲裁庭对双方当事人的争议事项进行审理和裁决;而行政裁决则是由国家行政机关根据其行政管理职权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二)受理的根据不同仲裁机构受理案件是根据当事人双方达成的仲裁协议,其对案件管辖权的取得完全基于当事人双方的授权。而行政裁决则是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法规授权,行使行政管理职能,实施强制管辖。(三)适用的法律不同仲裁机构处理争议是根据事实、依据法律规定公平合理地处理纠纷,即在全面、深入、客观地查清与案件有关
    2023-08-18
    477人看过
  • 构成拒绝执行判决裁定罪的行为有哪些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人民法院的正常活动。人民法院是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唯一机关,它对各类案件制作的判决和裁定,是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具体形式。判决和裁定一经生效,就具有法律强制力,有关当事人以及负有执行责任的机关、单位,都必须坚持执行。即使有不同意见,也只能按照法律的有关规定,进行申诉,而不允许抗拒执行。维护这种生效的判决、裁定的权威,就是维护法律和法制的权威,就是维护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本罪拒不执行的对象,是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具有执行内容并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这里包括两层含义:(1)是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和裁定。判决是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就案件的实体问题所作的决定;裁定是人民法院在诉讼或判决执行过程中,对诉讼程序和部分实体问题所作的决定。作为本罪对象的判决与裁定,包括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经济案件等各类案件所作的判决和裁定。但从审判实践看,主要是拒不执行民事案件、经济
    2023-03-10
    69人看过
  • 行政枉法裁判罪的构成情况是如何的
    行政枉法裁判罪的构成特征如下:一、客体特征。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审判机关的正常活动。二、客观特征。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民事审判活动中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行为。三、主观特征。本罪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进行枉法裁判的行为会发生侵害行政审判活动公正性与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四、主体特征。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仅限于司法工作人员。如何构成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主体: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的主体是从事民事、行政审判活动的审判人员。2、行为: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的行为是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作枉法裁判。这里的违背事实和法律,是指不忠于事实真相和不遵守法律规定。民事审判,指依法适用民事诉讼法审判案件的活动,包括民事案件、海事案件和经济案件的审判。行政审判,指适用行政诉讼法
    2023-08-09
    230人看过
  • 枉法裁判罪构成要件是怎样的
    枉法裁判的认定要符合以下构成要件:1.客体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审判机关的正常活动。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行为。枉法裁判必须发生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这里是广义的概念。凡依据《民事诉讼法》进行的审判,均为民事审判。枉法裁判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才能构成本罪。虽有枉法裁判的行为,但尚未达到情节严重,仅属违法违纪行为,应以行政纪律手段处理。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仅限于司法工作人员,具体包括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及助理审判员等。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违背了事实和法律属枉法裁判但仍然决意为之。过失不能构成本罪。如果由于过失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及公共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应定玩忽职守罪。律师补充:本罪发生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行为人
    2023-05-06
    385人看过
  • 构成犯罪的要件有哪些构成犯罪的要件包括哪些
    犯罪构成有以下这些要素:1、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或单位。2、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危害行为及其结果的心理态度。行为人的罪过(包括故意和过失)是一切犯罪构成都必须具备的主观方面要件,有些犯罪的构成还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特定的犯罪目的。3、犯罪对象是指刑法保护和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4、犯罪客观方面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包括危害行为和结果。某些特定犯罪的构成还要求行为人的行为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或者损害特定的对象。犯罪构成要件的类型包括哪些犯罪构成要件的类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与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说明行为外部的、客观方面的要素即为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如行为、结果、行为对象等;表明行为人内心的、主观方面的要素即为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如故意、过失、目的等。(二)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与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按照刑法理论的通说,刑事
    2023-08-08
    355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动机是指刺激和促使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或思想活动,是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驱力。它回答犯罪人基于何种心理原因实施犯罪行为,故动机的作用是发动犯罪行为,说明实施犯罪行为对行为人的心理愿望具有什么意义。... 更多>

    #犯罪动机
    相关咨询
    • 构成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的要件有哪些,有哪些法律规定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8-30
      构成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的要件有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而客体要件是国家审判机关的正常活动主体要件是特殊的主体,主观要件是出于直接故意,客观要件表现为枉法裁判。
    • 构成行政枉法裁判罪具备哪些条件
      广西在线咨询 2023-08-24
      构成行政枉法裁判罪的条件包括: 1、构成行政枉法裁判罪的的主体限于司法工作人员; 2、本罪在主观上是出于故意; 3、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审判机关的正常活动; 4、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行为。
    • 行政枉法裁判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行政枉法裁判罪的犯罪构成是什么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3-06
      行政枉法裁判罪是指审判人员在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行为,行政枉法裁判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1、罪体 (1)主体:行政枉法裁判罪的主体是从事行政审判活动的审判人员。 (2)行为:行政枉法裁判罪的行为是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在行政审判活动中作枉法裁判。这里的违背事实和法律,是指不忠于事实真相和不遵守法律规定。行政审判,指适用行政诉讼法审判案件的活动,即行政案件的审判。裁判
    • 行政枉法裁判罪的主观构成要件和客观构成要件是什么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6-23
      (一)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行为。凡依据《民事诉讼法》进行的审判,均为民事审判。枉法裁判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才能构成本罪。虽有枉法裁判的行为,但尚未达到情节严重,仅属违法违纪行为,应以行政纪律手段处理。 (二)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违背了事实和法律属枉法裁判但仍然决意为之。过失不能构成本罪。如果
    • 受贿罪的违法犯罪行为有哪些构成要件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8-22
      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一、客观构成要件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 第一,本罪为身份犯,行为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其范围根据刑法第93条的规定确定,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人员协助人民政府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本罪行为的,应以受贿罪论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