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述与其他证据一致的原则,侦查阶段收集程序合法原则,重要证据的严格认定原则。
一、供述与其他证据一致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50条规定:“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这是我们从法律上确认职务犯罪证据的基本依据和标准。也就是说,能否成为职务犯罪案件的证据,关键看其能否证明案件的真实情况;而证据效力如何,关键看其对案件真实情况的证明程度。所以,确认职务犯罪证据,首先要看其能否做到供述一致。在职务犯罪案件中,供述一致应该包括下列内容:
(1)、行为发生的时间叙述一致;
(2)、行为发生的地点叙述一致;
(3)、行为发生的情节叙述一致;(4)行为发生的原因叙述一致;(5)行为发生的结果叙述一致。
二、侦查阶段收集程序合法原则
在侦破职务犯罪案件时,办案人员未按照法定程序收集证据,非法收集的材料不能被确认为认定职务犯罪的证据。首先,合法性是证据的本质属性,而合法性的首要条件便是符合法定程序。因此,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材料都不是证据,不能用来证明案件事实。其次,职务犯罪证据主要是言词证据,无论是证人证言还是犯罪嫌疑人供述与辩解哪种证据形式,如果确认程序违法材料的证据效力,将会助长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方法收集证据的行为的产生,更不能达到准确地运用证据定罪量刑的目的。
三、重要证据的严格认定原则
“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是职务犯罪案件中非常重要的证据。它的获得客观上以会议记录、帐本中的记录等书证、物证为前提。在客观实物证据不充分的前提下,由于犯罪嫌疑人特有的心理作用,很难如实供述而且还有翻供的可能。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55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充分确实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这样一方面要采取政策攻心、实物证据展示等方法迫使其交待罪行,更重要的是加快收集其他可以认定案情的证据。司法实践中既要重视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这种证据,又不能“唯口供论”,更要防止其翻供。对这种证据的认定,应注意以下问题:
1、考察其认罪的态度、悔罪的表现以及供述是否符合情理,以确定其可靠性。
2、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实行同步录音、录像,即对“口供”的收集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通过前后庭审口供的对比,进行验证。
3、以犯罪案件中的帐目、受贿的款、物等实物证据及其他证据作为佐证,检验口供的真实性。
4、实行庭审质证制度,通过控辩双方的交叉讯问、质证确定其真实性。
5、审查证据的获得的程序是否合法。
-
网络赌博流水达到犯罪的标准是什么
245人看过
-
犯罪金额达到什么标准则构成财产犯罪
108人看过
-
诈骗罪达到犯罪标准是多少钱?
163人看过
-
林地亩数是否达到犯罪标准
397人看过
-
刑事证据达到什么目的
404人看过
-
海洛因重量是否达到犯罪标准
446人看过
职务犯罪指的是国家工作人员、公司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开展违法活动或者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破坏国家职务管理职能的总称。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处罚。 常见的职务犯罪包括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单位受贿罪、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介绍贿... 更多>
-
妨害作证方法达到什么标准才是犯罪河北在线咨询 2023-08-15妨害作证罪的认定标准为,符合下列条件就认定构成犯罪: 一、客体条件。侵犯了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诉讼活动和公民依法作证的权利。 二、客观条件。行为人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采用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依法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妨害作证行为。 三、主体条件。犯罪主体为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四、主观要件。行为人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且为直接故意。
-
刑法帮助毁灭证据罪应达到什么标准河南在线咨询 2023-11-17刑法帮助毁灭证据罪构成要件包括四个方面,其中第一个方面是客体要件,即行为人的犯罪行为侵害的法益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第二个方面是行为人实施的客观毁灭证据的犯罪行为;第三个要件是行为人在主观上为故意;第四个要件是行为人的主体资格。
-
达到什么标准为犯高利转贷罪?江苏在线咨询 2022-06-02高利转贷,违法所得在十万元以上或者两年内因高利转贷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高利转贷的,应予立案。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 (二)》第二十六条规定,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高利转贷,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二)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两年内因高利转贷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高
-
达到什么样的标准, 可以确定犯罪主体?宁夏在线咨询 2022-03-11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并且承担刑事责任的人。犯罪主体是犯罪构成的一个重要条件。任何犯罪都有主体。没有犯罪主体就不存在犯罪,更不会发生刑事责任。因此,确定犯罪主体是追究刑事责任的前提。事实上,犯罪主体这一概念存在两种含义:一是指已经实施了刑法所规定的犯罪的行为人即犯罪人;二是指犯罪主体的条件,即具备何种条件才能成为犯罪主体,才可能承担刑事责任。作为犯罪构成的一个要件,所研究的是后者,即犯罪主体要件。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