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造假劳动合同怎样处理?
公司作假劳动合同违法,职工搜集证据,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投诉或者到公司所在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纠纷,劳动合同可以作为重要的证据提交,如果用人单位作假,属于伪造证据,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二、刚入职公司如何订立劳动合同?
1、订立前的知情权劳动者在订立劳动合同前,有权了解用人单位相关的规章制度、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等情况,用人单位应当如实说明。用人单位在招用劳动者时,有权了解劳动者健康状况、知识技能和工作经历等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2、劳动合同的文本与文字劳动合同文本可以由用人单位提供,也可以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共同拟订。由用人单位提供的合同文本,应当遵循公平原则,不得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合同应当用中文书写,也可以同时用外文书写,双方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同时用中、外文书写的劳动合同文本,内容不一致的,以中文劳动合同文本为准。劳动合同一式两份,当事人各执一份。
3、劳动合同的主要条款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1)劳动合同期限;
(2)工作内容;
(3)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4)劳动报酬;
(5)劳动纪律;
(6)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
(7)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当事人可以协商约定其他内容。劳动合同必备条款不全,但不影响主要权利义务履行的,劳动合同成立。
公司在签订劳动合同时造假,可以收集相关证据,然后去人民法院起诉。劳动者拥有知情权,在订立劳动合同之前,可以了解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用人单位需要如实说明。劳动合同是由用人单位和员工协商后确定的,员工可以更改劳动合同的条款。劳动合同一式两份,员工和劳动者各有一份。
-
怎样处理被公司解雇后的劳动合同?
95人看过
-
公司造假劳动合同找那个部门举报
362人看过
-
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造假如何处理
112人看过
-
学历造假公司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
191人看过
-
劳动合同造假怎么鉴定
94人看过
-
假造劳动合同怎么赔偿
446人看过
-
劳动合同造假的处理程序是怎样的台湾在线咨询 2022-05-05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纠纷,劳动合同可以作为重要的证据提交,如果用人单位作假,属于伪造证据,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一条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
-
劳动合同未到期,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怎样处理辽宁在线咨询 2022-08-31被用人单位辞退或解除劳动合同,除特殊情况外(如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等),当然应该有经济补偿或赔偿。如果符合劳动合同法和劳动合同的约定,用人单位应按第46、47条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如果违反法和劳动合同的约定,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法第48、87条规定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是经济补偿的二倍。经济补偿金的计算范围详见《劳动合
-
造价咨询公司劳动合同是怎样的香港在线咨询 2022-07-02劳动者解除合同提前30日通知就可以,可以签这份造价咨询公司劳动合同。 但是要注意,现在公司也都懂法,会给你弄一些假培训之类的,能不参加尽量不参加,还有档案问题,可能会扣档案的。
-
公司造假劳动合同找那个部门举报湖北在线咨询 2021-11-3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第十六条第一款,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根据本协议,劳动者加入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成为单位成员,承担一定的工种、岗位或岗位,遵守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等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安排被录用劳动者的工作,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支付劳动报酬,并根据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提
-
劳动合同造假的处理办法有哪些上海在线咨询 2022-05-09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纠纷,劳动合同可以作为重要的证据提交,如果用人单位作假,属于伪造证据,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一条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