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涉及消费者切身利益,也关系着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湖州市消保委开组织展了以婴幼儿食品为重点的品牌食品消费安全状况调查活动。
一、调查情况
本次消费调查采取了问卷调查、社会监督员暗访和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我市的品牌食品消费安全状况进行了调查。其中市消保委、德清、长兴、安吉县消保委使用问卷调查(市消保委发放问卷500份,含在湖州日报公开征集);吴兴区消保委组织了3名社会监督员对辖区内的10家大型商场、超市和5家奶制品批发企业的雀巢、多美滋、惠氏等14个品牌奶粉和包装液态奶等进行了暗访;南浔区消保委对市场上的多美滋、伊利、圣元优聪等较大婴儿配方奶粉营养成分、产品份量等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
一是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明显提高,常用食品是消费者普遍关注的领域。据调查数据显示,在接受调查的500名消费者中,表示关注食品安全的有419人,占83.3%;有49.2%的消费者对食品是否含有毒有害物质最为担心;有57.4%的消费者对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和有效期的最为关注;担心食品含有过量添加剂的占29.4%。另外,有212名消费者表示对于蔬菜、肉蛋等生活必须品的安全问题最为担忧,占被调查人数的42.4%;有20.6%的消费者特别关注奶制品、豆制品的安全问题;而对粮食和婴幼儿食品的关注度分别占18.4%和17.20%。
二是消费者对超市信任度最高,营养价值是选购婴幼儿食品最看中的指标。消费者对超市食品安全明显优于其他购物场所。在被调查的500名消费者,有247人选择到超市购买,占总调查人数的49.4%;其次是选择到商场和食品连锁店,分别占21.4%和21.2%。据暗访和比较分析显示,大多数消费者在购买婴幼儿食品时最看重的是食品是否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其次才是品牌和价格。
三是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更趋向理性消费。调查中,有40.8%的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更倾向于国产知名品牌;有33.4%的消费者喜欢大众品牌,而偏爱进品食品的消费者仅占18.4%。此外,在选购同类食品时,有27%消费者会选择知名品牌;有24.6%和24.2%的消费者更在乎价格和是否是驰名商标;受商家促销影响的消费者仅占5.6%。
二、存在的问题
从此次品牌食品消费安全状况的调查来看,我市的食品市场还存在以下问题,值得引起重视:
一是食品安全隐患依然存在。近年来,我市虽加大了对食品安全工作的整治力度,抽验合格率也在不断提高,但上市食品的安全问题依然存在。据调查数据显示,在被调查的500名消费者中,购买食品时遇到过以假充好,以次充好的占41.2%;买到过过期食品的占23.8%;有虚假或者误标签标识错的占12.2%;有夸大宣传、变质及农药高残留的分别占11%、8.8%和5.2%。有29.2%的消费者买到过不安全的常用食品(调味品);有23.6%的消费者买到过不放心的成人保健品;有18%的消费者买到过不安全的婴幼儿食品。
二是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知识了解还不够深入。据调查数据显示,消费者在购买食品过程中一般都会查看保质期等相关内容,并能分清什么是绿色食品,也清楚发芽的土豆不能吃等。但还有半数消费者还不清楚豆制品和蔬菜、水果搭配后食用是否安全,有半数消费者不了解什么是转基因食品。这些就说明我市广大消费者虽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已掌握了基础性常识,但由于相关知识背景的缺乏,对某一领域的特殊食品问题则还未形成普遍性认识。
三是“三聚氢胺奶粉”事件阴霾未尽。通过社会监督员暗访和奶粉市场比较分析发现,受“三聚氢胺奶粉”事件影响,有部分消费者对国产婴幼儿食品显得消费信心不足,认为进品婴幼儿食品比国内婴幼儿食品更安全。虽然出现过食品安全问题的奶制品生产企业已经整顿,但消费者对其销售的产品仍持观望态度。
三、意见和建议
此次调查涉及等多方面的内容,针对出现的问题,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大对品牌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认真履行职责,严把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市场准入关,建立健全食品市场卫生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严格执行商品生产经营环节中有关监督检查规定,严厉打击食品生产经营中的违法行为,建立健全市场卫生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切实营造出让广大消费者买的放心、吃得安心的和谐消费环境。
二是社会各界要加大对食品安全的宣传教育与指导力度。各部门要按各自职能,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提供咨询服务、开办专题专栏、组织知识讲座等多种方式,普及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的商品知识。各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宣传指导作用,及时发布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信息,提高广大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感观鉴别能力,引导科学理性消费。
三是食品制造商和经营者应做到诚信自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要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生产厂家要努力研发安全而健康的饮食产品,从源头上保护好消费者的权益。食品经营者要严格遵守《流通领域食品安全销售管理规定》,进一步完善食品运输源头检测制度,严把卫生、质量、安全关,严格食品安全经营操作规程,对有害物超标食品实行市场退出制,严格执行好索证备案制度。
四是消费者要做到科学理性消费。消费者要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的自我保护意识,努力学习掌握食品安全知识,并在购买和食用时要增强防范意识,严把识别挑选关,自觉构建起饮食安全防线。
-
湖州市旅游消费体察报告_消费维权
105人看过
-
温州地区月饼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_消费维权
309人看过
-
律师解读《食品安全法》_消费维权
96人看过
-
食品安全消费者有哪些维权途径
332人看过
-
德清县消保委开展暑期学生消费安全问题专项调查_消费维权
452人看过
-
“315”特稿:保障食品安全消费者消费维权谨记六要六不要
198人看过
提前履行合同如果符合当事人约定的不需承担违约责任。合同成立后,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当事人提前履行损害对方当事人利益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对不履行合同的可以在合理情况下让其进行赔付、承担违约责任。合同履行不符合约定的违约责任如下: 1、要... 更多>
-
食品消费者维权有哪些安徽在线咨询 2023-06-20消费者可以去工商部门投诉。这种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消费者在购买食品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查看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如发现过期食品可以拨打12315向工商部门进行投诉、举报或者申诉。如果发现销售者明知是过期食品还进行销售的,消费者可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条规定,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
-
购买的食品不符合食品质量安全消费者应怎么维权?山西在线咨询 2023-06-1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之规定,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接到消费者赔偿要求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实行首负责任制,先行赔付,不得推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经营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经营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经营者追偿。 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
-
卖假货的品牌消费者如何维权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6-29消费者权益,是指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以及该权利受到保护时而给消费带来的应得的利益。消费者权益的核心是消费者的权利,其有效实现是消费者权益从应然状态转化为实然状态的前提和基础,而对于消费者权利的实现直接提供法律保障的,则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销售过期食品消费者如何维权浙江在线咨询 2022-06-13消费者可以去工商部门投诉。这种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消费者在购买食品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查看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如发现过期食品可以拨打12315向工商部门进行投诉、举报或者申诉。如果发现销售者明知是过期食品还进行销售的,消费者可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条规定,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
-
食品中吃出虫卵,消费者如何维权澳门在线咨询 2022-11-23当你在买的食物中吃出虫卵时不要慌张,要冷静下来,及时拍照取证。然后及时和商家进行交涉,寻求他们的道歉和赔偿。如果商家态度坚定拒不赔偿的话,这时候我们可以向当地的消费者权益部门进行投诉。如果最后商家的态度仍然很坚决拒不赔偿道歉的话,我们可以寻求食品监管部门的介入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