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消保委品牌食品消费安全状况调查报告_消费维权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7 19:54:12 379 人看过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涉及消费者切身利益,也关系着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湖州市消保委开组织展了以婴幼儿食品为重点的品牌食品消费安全状况调查活动。

一、调查情况

本次消费调查采取了问卷调查、社会监督员暗访和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我市的品牌食品消费安全状况进行了调查。其中市消保委、德清、长兴、安吉县消保委使用问卷调查(市消保委发放问卷500份,含在湖州日报公开征集);吴兴区消保委组织了3名社会监督员对辖区内的10家大型商场、超市和5家奶制品批发企业的雀巢、多美滋、惠氏等14个品牌奶粉和包装液态奶等进行了暗访;南浔区消保委对市场上的多美滋、伊利、圣元优聪等较大婴儿配方奶粉营养成分、产品份量等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

一是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明显提高,常用食品是消费者普遍关注的领域。据调查数据显示,在接受调查的500名消费者中,表示关注食品安全的有419人,占83.3%;有49.2%的消费者对食品是否含有毒有害物质最为担心;有57.4%的消费者对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和有效期的最为关注;担心食品含有过量添加剂的占29.4%。另外,有212名消费者表示对于蔬菜、肉蛋等生活必须品的安全问题最为担忧,占被调查人数的42.4%;有20.6%的消费者特别关注奶制品、豆制品的安全问题;而对粮食和婴幼儿食品的关注度分别占18.4%和17.20%。

二是消费者对超市信任度最高,营养价值是选购婴幼儿食品最看中的指标。消费者对超市食品安全明显优于其他购物场所。在被调查的500名消费者,有247人选择到超市购买,占总调查人数的49.4%;其次是选择到商场和食品连锁店,分别占21.4%和21.2%。据暗访和比较分析显示,大多数消费者在购买婴幼儿食品时最看重的是食品是否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其次才是品牌和价格。

三是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更趋向理性消费。调查中,有40.8%的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更倾向于国产知名品牌;有33.4%的消费者喜欢大众品牌,而偏爱进品食品的消费者仅占18.4%。此外,在选购同类食品时,有27%消费者会选择知名品牌;有24.6%和24.2%的消费者更在乎价格和是否是驰名商标;受商家促销影响的消费者仅占5.6%。

二、存在的问题

从此次品牌食品消费安全状况的调查来看,我市的食品市场还存在以下问题,值得引起重视:

一是食品安全隐患依然存在。近年来,我市虽加大了对食品安全工作的整治力度,抽验合格率也在不断提高,但上市食品的安全问题依然存在。据调查数据显示,在被调查的500名消费者中,购买食品时遇到过以假充好,以次充好的占41.2%;买到过过期食品的占23.8%;有虚假或者误标签标识错的占12.2%;有夸大宣传、变质及农药高残留的分别占11%、8.8%和5.2%。有29.2%的消费者买到过不安全的常用食品(调味品);有23.6%的消费者买到过不放心的成人保健品;有18%的消费者买到过不安全的婴幼儿食品。

二是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知识了解还不够深入。据调查数据显示,消费者在购买食品过程中一般都会查看保质期等相关内容,并能分清什么是绿色食品,也清楚发芽的土豆不能吃等。但还有半数消费者还不清楚豆制品和蔬菜、水果搭配后食用是否安全,有半数消费者不了解什么是转基因食品。这些就说明我市广大消费者虽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已掌握了基础性常识,但由于相关知识背景的缺乏,对某一领域的特殊食品问题则还未形成普遍性认识。

三是“三聚氢胺奶粉”事件阴霾未尽。通过社会监督员暗访和奶粉市场比较分析发现,受“三聚氢胺奶粉”事件影响,有部分消费者对国产婴幼儿食品显得消费信心不足,认为进品婴幼儿食品比国内婴幼儿食品更安全。虽然出现过食品安全问题的奶制品生产企业已经整顿,但消费者对其销售的产品仍持观望态度。

三、意见和建议

此次调查涉及等多方面的内容,针对出现的问题,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大对品牌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认真履行职责,严把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市场准入关,建立健全食品市场卫生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严格执行商品生产经营环节中有关监督检查规定,严厉打击食品生产经营中的违法行为,建立健全市场卫生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切实营造出让广大消费者买的放心、吃得安心的和谐消费环境。

二是社会各界要加大对食品安全的宣传教育与指导力度。各部门要按各自职能,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提供咨询服务、开办专题专栏、组织知识讲座等多种方式,普及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的商品知识。各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宣传指导作用,及时发布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信息,提高广大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感观鉴别能力,引导科学理性消费。

三是食品制造商和经营者应做到诚信自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要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生产厂家要努力研发安全而健康的饮食产品,从源头上保护好消费者的权益。食品经营者要严格遵守《流通领域食品安全销售管理规定》,进一步完善食品运输源头检测制度,严把卫生、质量、安全关,严格食品安全经营操作规程,对有害物超标食品实行市场退出制,严格执行好索证备案制度。

四是消费者要做到科学理性消费。消费者要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的自我保护意识,努力学习掌握食品安全知识,并在购买和食用时要增强防范意识,严把识别挑选关,自觉构建起饮食安全防线。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5日 04:2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履行职责相关文章
  • 中秋节消费注意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以法擎天。中秋临近,历来是广大群众旅游、购物和餐饮消费的高峰时段,消费者如何维权呢?也是月饼等传统时令食品消费的集中时段。为让大家欢度中秋,消费者协会特发出以下消费警示:一、采购食品注意事项1、采购食品应尽量在正规的商场、超市或者规范的食用农产品市场等食品销售点选购食品。不在无证食品摊点或食品摊贩处选购食品,不购买有异色异味或来历不明的食品。2、在选购定型包装的食品时应注意食品外包装上标识或者产品说明书,食品的品名、产地、厂名、生产日期、批号、规格、配方或主要成分、食用或者使用方法、生产许可证号、QS标志等标识是否清楚、齐全,外包装是否整洁,有无破损,是否在保质期限内。3、在选购散装食品时应注意盛放食品容器的显著位置或隔离罩上是否有食品的名称、厂名厂址、配料表、生产日期、保存条件、食用方法等标签标注,特别要注意食品卫生和保质期,否则不要购买。4、选购月饼应注意:看
    2023-06-06
    100人看过
  • 怎样安全消费膨化食品
    一、什么是膨化食品?膨化(Pffing)是利用相变和气体的热压效应原理,使被加工物料内部的水分迅速升温汽化、增压膨胀,并依靠气体的膨胀力,带动组分中高分子物质的结构改变,从而使之成为具有网状组织结构特征,定型的多孔状物质的过程。膨化食品(PffedFood),是指以谷类、豆类、薯类等为主要原料,经焙烤、挤压或油炸等膨化工艺制成的具有一定膨化度的一类酥脆食品。二、膨化食品的特点膨化技术属于物理加工技术,不仅可以改变原料的外形、状态,而且改良了原料中的分子结构和性质,并形成了某些新的物质。当把粮食置于膨化器以后,随着加温、加压的进行,粮粒中的水分呈过热状态,粮粒本身变得柔软,当到达一定高压而启开膨化器盖时高压迅速变成常压,这时粮粒内呈过热状态的水分在瞬间汽化而发生急剧膨胀,巨大的膨胀压力不仅改变了粮粒的外部形态,而且也拉断了粮粒内在的分子结构,将不溶性长链淀粉切短成水溶性短链淀粉、糊精和糖,于
    2023-06-07
    476人看过
  • 夏日食品安全消费小提示
    各地气温的不断上升预示着夏日到了,夏日更要注重食品安全消费,在采购食品及原料时要注意来源,消费者应该到合法正规的场所购买食材,注意食品包装袋的标识是否清晰,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夏日食品安全消费小提示:第一,采购食品及原料注意来源。消费者和经营者应到证照齐全、管理规范的商场、超市、市场或生产基地购买食品和原料,应注意食品包装标识是否齐全、食品的生产日期或有效日期、食品的色泽。特别提醒,不要贪图便宜和方便而购买路边摊点来源不明的食品及食品原料,不要购买死亡的畜禽及水产品。第二,加工食品要注意方法。禽肉、水产品和蔬菜等食品原料应分类存放、清洗、切配分开,防止交叉污染;家庭生熟食品工具要分开,接触熟食的容器和工用具使用前要严格清洗消毒;食物要彻底烧熟煮透。四季豆、扁豆、油豆角等豆荚类食品和新鲜黄花菜必须先过沸水烫后,再煸炒。第三,熟食卤菜谨慎选择。夏季应尽量少食用熟卤食品,购买熟卤食品应选择
    2023-06-06
    115人看过
  • 三全食品涉猪瘟,消费者如何维权
    一、三全食品涉猪瘟,消费者如何维权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作为消费者,我们可以与经营者协商解决问题,例如:将自己购买的物品给经营者看,确保是假货,对方认同后,给予一定的补偿。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我们可拨打12315,请求消费者协会进行调解,向其反应自己的问题,请其帮我们进行维权。3、向有关行政部门进行申诉。当我们与经营者协商解决不了问题,可以向相关行政部门申诉,向其反映自己购买的东西存在质量等问题,然后告知是哪个经营者卖的,让行政部门帮助我们维权。4、仲裁机构仲裁。我们可以通过仲裁机构进行仲裁维权,这种维权虽然有些麻烦,但效果是最好的,提供相关的证据,到仲裁机构进行仲裁。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消费者因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判。二、消费者的权利1、安全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2、知情权:
    2023-06-07
    420人看过
  • 出现食品安全事故消费者可以怎么维权
    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在食品安全监管步入新常态的同时,消费者权益保障力度理应得到进一步提升。针对上述食品消费维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宣传、普及新《食品安全法》,营造良好维权氛围新《食品安全法》的出台对促进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而做好新《食品安全法》的宣传和普及,在全社会形成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的新共识,能对消费者权益保护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组织,消费者协会应当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宣传好新《食品安全法》,向消费者和经营者开展好食品安全消费教育,提高消费者的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引导消费者理性维权;提高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责任意识,引导经营者合法经营、诚信经营,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深入学习新《食品安全法》,为解决食品类投诉打好法律基础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由原来的104条增
    2023-04-30
    106人看过
  • 湖州健全消费维权教育体系
    3月14日,浙江省副省长朱从玖对湖州市健全消费维权教育体系,提升全民消费维权意识工作作出批示:消费教育、维权义工和网络推动三者结合起来,并不断拓展其影响,对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很有意义。导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湖州坚持把消费维权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按照维权之路、教育先行的工作思路,以普及宣传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重点,通过强化消费教育平台、教育引导、教育载体和社会监督四项机制建设,建立健全消费维权教育体系,提升全民消费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市共建立7个国民消费教育中心,69所消费教育学校(基地);开展授百堂课、巡回宣讲等宣传教育活动557次,覆盖消费者达百万人次;去年全市受理消委投诉同比下降24.9%。拓展教育平台提升消费教育质量自该市建立全国首家由政府设立的湖州市国民消费教育中心以来,教育中心研究制定了湖州市国民消费教育实施意见,明确了各成员部门的工作
    2023-06-07
    438人看过
  • 聘请消费维权监督员温州消保委
    3月14日,温州市消保委聘请了方黎明等41位同志为温州市首批消费维权监督员,并于3·15广场活动当日颁发了消费维权监督证,并从3月15日起根据《温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消费维权监督员工作制度》,正式参与温州市消费维权监督工作。据悉,首批消费维权监督员采取消保委统一组织与个人日常义务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活动,并重点做好六大工作。一是宣传消费维权法律法规及消费常识,积极参与市消保委组织的消费监督活动;二是注意收集、整理商品和服务信息,掌握苗头性、普遍性消费热点问题,发现侵权行为要及时向市消保委反映或相关行政部门举报;三是主动帮助和指导普通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四是协助市消保委做好消费投诉调处工作;五是在消费监督活动中,未经市消保委同意,不得擅自发布相关信息;六是完成市消保委布置的其它工作。同时,各监督员还享有开展日常生活消费监督活动、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培训、对市消保委消
    2023-06-07
    329人看过
  • 食品消费谨防三大安全隐患
    一、食品标签问题1、短秤少量,包装物充当净重。这类问题主要存在于粮油副食品上。如消费者经常购买的大米和面粉,有的包装袋标签上标明净重为25公斤,而实际重量包括包装在内也不够25公斤。此外像一些火腿肠、方便面、色拉油等粮油食品,都把包装物计入净重范围。这种行为明显是在侵害广大消费者的权益。2、偷梁换柱,“挂羊头卖狗肉”。一些经营者利用包装以次充好,偷梁换柱。如把质量不高的大米、面粉等装进标明质量高的甚至名牌包装袋里,欺骗消费者。不久前曾有消费者投诉市区一超市销售的东北大米,包装袋标签上清楚标明是东北大米,每公斤3.6元,而袋内装的是色泽质量均欠佳、每公斤仅售3元的本地大米。3、产品名称概念模糊。这主要表现在奶制品和饮料上。有的厂商借助“模糊标签”,如用橙汁饮料、含乳饮料等冒充橙汁、牛奶,以此欺骗消费者。4、涂改日期肆无忌惮。众所周知,食品是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一些生产者和经营者为减少损失,
    2023-03-01
    422人看过
  • 食品安全示范店放心消费的金字招牌
    四川省眉山市工商局近日在洪雅县召开抗震救灾食品安全监管暨食品安全示范店现场会,要求全市工商机关推广洪雅县工商局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店创建工作的经验——近年来,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统一部署,全国各级工商机关全面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店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不久前,四川省眉山市工商局在洪雅县召开抗震救灾食品安全监管暨食品安全示范店现场会,要求全市工商机关推广洪雅县工商局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店创建工作的经验。近日,本报记者来到眉山市洪雅县,对该县食品安全示范店创建工作进行了走访调查,感受了当地流通领域食品安全工作的可喜变化。●示范店带来了好生意宛仕琴是洪雅县余坪镇鑫源副食店的老板,1994年开始做副食生意,转眼间14年过去了,从租门面到买门面,如今她的店面已经扩大到了40多平方米。这些年来,她和丈夫起早贪黑,将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副食店的生意上。经营规模在扩大,但我的经营方式一直没什么改变,尤其是
    2023-06-07
    369人看过
  • 食品消费赔偿
    消费者
    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一、吃到蟑螂一般怎么赔偿在饭店吃到蟑螂,说明经营者或生产者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可要求生产者或经营者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拒绝赔偿的,消费者可以向消费者保护协会或工商管理局进行投诉。二、饭前吃出头发应该怎么赔偿当事人吃饭吃出头发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三、食品吃出头发赔偿标准是怎样的食品吃出头发,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支付价款十倍或损失三倍与日常常见的侵权损害赔偿不同
    2023-04-06
    319人看过
  • 温州市消保委开展南麂岛旅游消费评价活动_消费维权
    根据浙江省消保委《关于下发“牵手消费爱国行”消费评价活动实施意见的通知》的要求,为进一步规范本市旅游业经营行为,提升服务质量,营造明白、快乐、和谐的旅游消费环境,推动旅游经济发展。温州市消保委于2009年5月下旬开展了一次“牵手消费爱国行”南麂岛旅游消费体验活动。一、消费体验活动的基本情况2009年5月21—22日,温州市消保委组织有关专家、消费者代表及新闻媒体共计30余人赴平阳县南麂岛开展消费体验活动。此次活动共分三组,分别对旅行社服务质量、餐饮住宿服务质量、景区服务质量等内容开展调查,填写消费体验问卷表30份,回收有效问卷表27份,回收率90%。本次问卷调查比较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当前我市平阳南麂岛旅游市场的基本状况。从问卷调查的情况分析了解到,南麂岛旅游业近年来总体服务水平有所提高,通过对旅行社的旅行线路、提供的车辆是否干净整洁、司机的驾驶水平、购物安排等问题开展调查,体验者一致认为旅行
    2023-06-07
    113人看过
  • 营口首推食品安全先行赔付助消费者维权
    辽宁省营口市工商局与营口兴隆百货有限公司、营口财富春天购物有限公司、昆山润华有限公司营口分公司近日正式签订《营口市工商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先行赔付责任联盟协议》,3家公司划拨专款设立先行赔付保证金。据悉,推行食品安全先行赔付制度,在全国尚属首次,有利于帮助消费者维权。营口市工商局局长侯波介绍,近年来,各类食品安全纠纷时有发生,但一些消费者买到假冒伪劣食品后往往因为怕麻烦而放弃维权,助长了违法经营者的气焰。为改变这一现状,营口市工商局创新工作思路,结合日常监管经验研究制订了《营口市工商局建立食品安全先行赔付责任联盟实施方案(试行)》,对食品消费纠纷进行先行赔付。业内专家认为,建立食品安全先行赔付责任联盟,有利于增强消费者申诉举报的积极性,扩大食品安全社会监督范围,进一步优化和净化食品消费环境,值得借鉴。
    2023-06-07
    427人看过
  • 消费者有公益诉讼保障食品安全
    在食品行业频繁曝出严重安全事故的时代,行业自律无疑是痴人说梦,反而更像是利益共同体。消费者监督更是痴人说梦。按理说,消费者对自己的健康最负责,但是缺少监督食品企业的办法,一般由半官方半民间的消费者协会帮助维权,或者向食药监等部门投诉。只有间接监督,没有直接监督,再加上法律跟不上市场需求,对违规违法食品企业惩罚较轻,店大欺客成常态。从毒奶粉,到瘦肉精,到过期肉,消费者一直是食品安全事故的最大受害者,怎么逃也逃不掉。但我国的消费者却呈现出原子化的状态,也就是孤零零的个体,即便存在毛细血管般的个人维权渠道,也需要耗费不成比例的时间、金钱成本,得不偿失,大都放弃。之前,最高法表示,消费者知假买假可以照样索赔,但这种惩罚性赔偿并不多,最多十倍赔偿,对企业来说不过九牛一毛。我们常常感慨,国外的消费者,因为遭遇食品安全事故,经过一系列官司之后,竟然能获得百万千万美元的赔偿。这是因为,他们拥有组织化维权的
    2023-06-07
    222人看过
  • 辐照食品和碘盐安全应确保公众知情_消费维权
    近日,两则涉及食品安全的消息,受到公众的密切关注。一是实施食盐加碘15年后,可能由于摄碘过量,部分地区的甲状腺疾病反而频频发生。(8月3日《南都周刊》)二是河南杞县“钴60事件”加剧了人们对辐照食品的担忧:辐照食品是否安全?(8月3日《中国经济周刊》)这两个问题既有共性,也有个性。首先,是食品中添加微量元素或对食品加工采用的技术所涉及的度量问题。古人早就提出,过犹不及。但在食品加碘的问题上,从报道上看,有些地方却呈现出了“过”,因而可能造成与缺碘相同的对人健康的损害。中国营养学会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城市居民日均盐摄入量为11克,农村居民达到17克。根据目前市面上多数碘盐中每克盐含碘20-50微克计算,中国人每天摄碘量达到了220-850微克,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200微克/天的安全线。过度补碘的结果,反而会导致甲状腺疾病的发生,这类病例在一些地方已大量出现。对辐照食品来说,同样存在辐
    2023-06-07
    52人看过
换一批
#合同履行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提前履行合同如果符合当事人约定的不需承担违约责任。合同成立后,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当事人提前履行损害对方当事人利益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对不履行合同的可以在合理情况下让其进行赔付、承担违约责任。合同履行不符合约定的违约责任如下: 1、要... 更多>

    #履行职责
    相关咨询
    • 食品消费者维权有哪些
      安徽在线咨询 2023-06-20
      消费者可以去工商部门投诉。这种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消费者在购买食品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查看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如发现过期食品可以拨打12315向工商部门进行投诉、举报或者申诉。如果发现销售者明知是过期食品还进行销售的,消费者可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条规定,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
    • 购买的食品不符合食品质量安全消费者应怎么维权?
      山西在线咨询 2023-06-1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之规定,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接到消费者赔偿要求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实行首负责任制,先行赔付,不得推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经营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经营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经营者追偿。 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
    • 卖假货的品牌消费者如何维权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6-29
      消费者权益,是指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以及该权利受到保护时而给消费带来的应得的利益。消费者权益的核心是消费者的权利,其有效实现是消费者权益从应然状态转化为实然状态的前提和基础,而对于消费者权利的实现直接提供法律保障的,则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销售过期食品消费者如何维权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6-13
      消费者可以去工商部门投诉。这种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消费者在购买食品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查看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如发现过期食品可以拨打12315向工商部门进行投诉、举报或者申诉。如果发现销售者明知是过期食品还进行销售的,消费者可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条规定,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
    • 食品中吃出虫卵,消费者如何维权
      澳门在线咨询 2022-11-23
      当你在买的食物中吃出虫卵时不要慌张,要冷静下来,及时拍照取证。然后及时和商家进行交涉,寻求他们的道歉和赔偿。如果商家态度坚定拒不赔偿的话,这时候我们可以向当地的消费者权益部门进行投诉。如果最后商家的态度仍然很坚决拒不赔偿道歉的话,我们可以寻求食品监管部门的介入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