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事执行程序中,有时会发生如下现象,即多数债权人同时或先后以其不同的执行根据,对同一债务人的特定财产,请求法院为强制执行。由于各债权人执行根据的种类和内容不同,导致各债权人的执行无法同时获得满足,这种现象就是执行竞合。债务人的特定财产,既然仅能满足债权人中一人或数人的强制执行,其他债权人的强制执行必然遭受排斥。在此情形下,何种债权人的强制执行有排斥其他债权人的效力,是颇值得研究的法律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对保护好当事人的利益,解决执行难的问题以及司法公正都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民事执行竞合现象仅在个别执行程序存在。在破产程序中,由于各种债权都转化、换价为金钱,其受偿按债权额比例公平分配,不发生多数强制执行互相竞合排斥问题。而在民事执行程序中,各债权人的强制执行,并不全部以满足金钱请求为目的。如有一部分债权人,其债权的内容是物之交付请求或行为与不行为请求时,强制执行法所规定的分配程序就无法适用。因此,对同一债务人的同一特定财产进行强制执行时,债权人金钱请求的执行根据必然与非金钱请求的执行根据发生竞合现象,而在金钱请求的执行之间不会发生竞合问题。
依我国部分学者的见解,民事执行竞合的形态有三种,即终局执行之间的竞合,财产保全与终局执行的竞合,财产保全之间的竞合。我们认为,对执行竞合形态的上述概括是不够妥贴的,尤其是财产保全执行之间,财产保全与金钱债权的终局执行之间根本不存在竞合排斥问题。原因在于财产保全纯粹是为满足金钱债权请求或可以转化为金钱债权的请求而设立的,而金钱请求的执行之间则不会产生竞合形态。对此,我国台湾地区学者陈荣宗教授早已指出:假扣押执行之间,以及假扣押执行与金钱债权的终局执行之间不存在执行竞合问题,这是因为,在上述情况下,执行均系量的问题,且有参与分配方法可资援用。所以,要具体分析保全执行竞合形态,必须引入行为保全的概念,即只有财产保全与行为保全执行之间以及行为保全执行之间才会发生执行竞合现象。同理,行为保全与终局执行之间以及财产保全与非金钱债权的终局执行之间也会发生竞合问题。
要解决民事执行竞合,首先必须认识执行竞合是正常的还是反常的现象,是法律所鼓励的还是法律应着力消除的状况。毫无疑问,执行竞合涉及一国的保全执行制度与终局执行制度是同时有效还是相互排斥的问题,涉及到一国的强制执行法与民法、破产法在法律体系上如何保持和谐一致的问题。如果立法对执行竞合问题不予理睬,必然形成事实上的竞合而使执行难问题加重。但是,如果像日本法律所采取的办法那样(如禁止重复查封),认为允许执行竞合必然会破坏法律体系的和谐,从而必须以法律严加禁止着力消除,也未必是可取的。事实上,法律无论是通过限制保全执行的适用而首先满足终局执行,抑或通过限制终局执行而优先满足保全执行,均不能消除竞合现象,也不能合理地解决竞合问题。
传统理论在执行竞合的解决上主要有三种学说,即终局执行优越说、保全执行优越说和折衷说。主张终局执行优越说者是从民事执行债权人平等原则出发,强调债务人所有财产应共同担保全体债权人的债权。既然各债权人是平等的,那么,申请保全执行的债权人在法律地位上就不能优越于其他债权人。批评者得认为这并不能推论出终局执行优于财产保全执行,因为根据债权平等的精神,终局执行债权人在法律地位上同样不能优越于保全执行债权人,相反,认为终局执行优越恰恰是债权不平等的结果。在实体法方面,除有物权或优先权者外,其余一般债权人固然均处于债权平等的地位,但是执行竞合与债权平等原则没有什么联系,被执行人无法对全部执行债权人履行债务,只发生债务不能履行的问题,并非债权人平等原则所能解决的问题。换言之,数债权人无法同时获得满足的排斥现象在于债权的质,而不在于债权的量,民事执行债权人平等原则实质上是企图以量的方法(按比例分配)解决质的问题(不能同时履行)。由此可见,采纳终局执行优越说者是将保全执行与终局执行的排斥竞合现象看作量的问题而未作为质的问题,因此,以解决量的问题的债权人平等原则来支持终局执行优越说,在理论前提上就是不恰当的,其得出的结论不科学也在所难免了。
同样,以民事执行债权人平等原则为根据来解释保全执行优越说也是不能成立的。要解决执行竞合问题,只能依执行时间的先后即以效率优先原则为理论依据。按照效率优先原则的规定,先行的执行排斥后行的执行,而不管后行的是保全执行还是终局执行,也不论执行根据所载明的权利是债权请求权还是物权请求权。可见,民事执行效率优先原则既解决了权利的质的问题,又解决了权利的量的问题。基于这一认识,我们认为解决执行竞合问题的以上几种学说都是不够科学的,我们确立的标准是时间优先,既先着手开始执行的执行排斥后来的执行。无论是财产保全与行为保全执行之间的竞合,都同样适用这一标准。当然,这一标准也不是绝对的,当出现时间优先原则与物权优先原则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时,在实体上当然物权优先原则应置于优先的地位;但在程序上,仍首先适用时间优先原则,同时赋予后行受排斥的、有实体权利的人提起异议之诉的权利,通过异议之诉来对抗和撤销先行的强制执行。
简言之,我们对执行竞合的应有态度是理论上承认执行竞合的存在,立法上不回避执行竞合的存在;我们对执行竞合的解决思路是遵循时间优先原则,同时赋予实体权利人提起异议之诉的权利。
作者单位:江苏省句容市人民法院
-
民事诉讼法中的执行理论
478人看过
-
论民事执行中的效率原则
248人看过
-
想象竞合犯择一重罪论处
403人看过
-
民事执行法中拍卖制度之理论
63人看过
-
浅论民事执行中债权凭证的制度建构
244人看过
-
论司法监督中的程序竞合
87人看过
民事执行也称民事强制执行或者强制执行,是指国家机关依债权人的申请,依据执行根据,运用国家强制力,强制债务人履行义务,以实现债权人的民事权利的活动。 民事执行是指当债务人拒不履行生效执行名义确定的民事义务,人民法院运用国家公权力,依法采取民事... 更多>
-
-
想象竞合前罪论证上能否定罪海南在线咨询 2022-06-08想象竞合前罪必须成立。想象竟合是指一个犯罪行为触犯数个不同罪名的犯罪行为,适用刑法数罪并罚。数罪并罚刑期计算的一般规则是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
-
民事执行的中止执行安徽在线咨询 2022-08-11中止诉讼,只能恢复审理,无论任何也不能进入再审。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诉讼: (一)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 (二)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四)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 (五)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
-
解析民事中的虚假诉讼现象江西在线咨询 2023-01-29民事虚假诉讼的特征: 1、虚假诉讼多发于涉财产案件,一般数额巨大。当事人往往为了相当可观的利益,不惜采取违法手段。 2、虚假诉讼当事人之间关系密切,往往存在乡邻、亲属、朋友等特殊关系或者其他利益关系。要通过诉讼实现非法目的,需要当事人各方密切配合,这种特殊关系为双方串通进行虚假诉讼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3、多以调解方式结案。双方当事人已事先合谋串通好,且具有特殊的关系,法官很容易在较短时间内“促
-
请求权竞合的理论重庆在线咨询 2022-01-28请求权竞合,是指一个自然事实,符合多个法律构成要件,从而产生多个请求权,而这些请求权的目的只有一个。请求权竞合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大陆法系规范出发型的诉讼传统。关于请求权竞合的理论有四,包括请求权法律竞合说、请求权自由竞合说、请求权相互影响说、请求权规范竞合说等。我国司法实践中允许请求权的有限竞合。请求权规范竞合论在决定单一请求权的内容和性质时,主要从法律的规范目的、当事人利益以及有利于债权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