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法上对取保候审的规定不够严谨。从以上受案总人数看适用取保候审的案件相对而言是比较少的,这并不是执法人员热衷于羁押强制措施而对取保候审的积极性不高,法律规定的缺陷是取保候审适用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从法律对取保候审适用范围的规定看,存在过于笼统宽泛,缺乏可操作性。对什么情况下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和“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而做出判断又比较困难,这给办案人员的自由心证留下极大的发挥空间,在权衡利弊之间,执法人员往往以羁押为手段来办理各类刑事案件,以减少执法风险,使取保候审在操作中容易走向过严的极端。建议在立法上,对社会危险性的标准和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做出限制性的规定,使司法机关在处理取保候审问题时有法可依,确保“社会危险性”最小化。
2、取保候审期限规定模糊且过长。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8条的规定,公、检、法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但并未明确是三部门适用的总期限还是单独适用的期限,导致三部门分别制定实施细则,都规定可以重新计算取保候审的期限,这就产生了对一名犯罪嫌疑人最长可能有36个月的取保候审期限。而在押的一个犯罪嫌疑人在侦查、起诉、审判三个环节的期限一般是4个半月,相比较之下36个月甚至12个月的取保候审期限都显得过长。取保候审时间过长,不仅不利于司法机关提高办案效率,而且容易出现保而不审、一保了之的现象,给犯罪嫌疑人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也给执行机关增加了更大的工作压力。建议缩短取保候审的适用期限,这样可以提高诉讼效率,既防止保而不审的现象,又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
逮捕后变更强制措施存在的问题
252人看过
-
强制措施包括取保候审吗
276人看过
-
取保候审过程中是强制措施还是常规措施?
157人看过
-
取消强制措施后是否可以取保候审?
204人看过
-
中国分税制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是什么
436人看过
-
刑事取保候审是最轻的强制措施吗
292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强制措施如何强制措施取保候审青海在线咨询 2023-06-14强制措施取保候审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责令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由公安机关执行。
-
强制措施的取保候审的条件?广东在线咨询 2023-10-22取保候审是刑事强制措施之一。取保候审有法定期限,不能超过一年,在法定期限内侦查机关无法找到充足的证据认定犯罪嫌疑人参加了犯罪,只能暂时解除取保候审。但是如果后续发现新的证据,侦查机关和检察机关还是会继续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
-
强制措施取保候审,怎么规定辽宁在线咨询 2023-12-09律师解答 强制措施取保候审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责令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由公安机关执行。
-
取保候审过程中是强制措施还是常规措施?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1-11-16取保候审是一种强制措施,取保候审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刑事强制措施。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为未被逮捕或者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缴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以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传随到。
-
依法变更取保候审强制措施海南在线咨询 2021-10-20人民检察院决定对嫌疑犯等待审查的案件,等待审查期限到15日为止,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必须通知决定的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在等待审查期满前,应作出解除等待审查或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通知公安机关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