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信息保护负责人要公开哪些信息
1、对于个人信息保护负责人,要公开其联系方式,并且将个人信息保护负责人的姓名、联系方式等报送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处理个人信息达到国家网信部门规定数量的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指定个人信息保护负责人,负责对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以及采取的保护措施等进行监督。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公开个人信息保护负责人的联系方式,并将个人信息保护负责人的姓名、联系方式等报送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
二、个人隐私保护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直接原则。直接原则是指个人信息原则上应该直接向本人收集。直接原则为限制收集原则。
2、目的明确原则。目的明确原则是指个人信息在收集时必须有明确的特定目的,禁止超出目的范围收集、处理和利用个人信息。
3、公开原则。公开原则是指对个人信息的收集、处理与利用一般应保持公开,本人有权知悉个人信息的收集与利用情况。
4、完整正确原则。完整正确原则是各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普遍遵循的原则,具体指个人信息应该遵从其特定目的,在特定目的范围内必须保持完整、正确、及时更新。
5、限制利用原则。限制利用原则是指个人信息在利用时应该严格限定在收集的目的范围内,不应作收集目的之外使用。
6、安全保护原则。安全保护原则是指个人信息应该处于安全的保护中,避免可能发生的个人信息的泄漏、意外灭失和不当使用。
-
哪个部门负责保护公民个人信息
355人看过
-
哪些主体负责信息公开?
104人看过
-
个人金融信息受哪些保护
282人看过
-
分公司更换负责人需要哪些信息
367人看过
-
个人信息处理者能不能公开个人信息
148人看过
-
谁负责政府信息公开?
325人看过
-
那些信息属于法律保护的个人信息广东在线咨询 2023-03-111、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四条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
-
应该如何解释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如何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广西在线咨询 2022-09-13在《法》中的“网络信息安全”章节强调了网络运营者应当对其收集的用户信息严格保密,并建立健全用户信息保护制度。规定了“网络运营者对个人信息保护的责任”,强化了个人信息保护。提出了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可以说是一部小型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对于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主要规定了网络运营者、任何个人和组织、网络安全监管人员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相应的也要承担法律责任。例如,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
-
儿童个人信息保护,个人信息泄露怎么办河北在线咨询 2021-06-301、更换账号。个人信息泄漏后,要第一时间换账号。由于现在网络十分发达,信息泄露之后如果不换账号,那么在这个账号下登陆的各种信息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出。因此,一旦发现了泄露的源头,就要立刻终止使用这个账号,从源头切断泄漏源。 2、更改重要的密码。现在的人离不开网络,一旦个人信息泄露,涉及面非常广。尤其对于喜欢网购的人来说,个人信息往往和银行账号、密码等重要的信息联系在一起。因此一旦个人信息泄露,应该马上
-
个人征信里面有哪些负面信息广西在线咨询 2022-06-24个人征信是经济身份的象征,记录着我们近5年的借债还钱、合同履行、遵纪守法等信息,而这些信息又可分为负面信息、正面信息,如果征信有负面信息的会影响办理信贷业务。而很多人对征信负面信息不是很清楚,这里就来简单介绍下。 个人征信负面信息都有哪些? 其实负面信息就是指我们没有按合同约定履行还款义务的信息,比如贷款后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还款,贷款到期了还不上钱申请了展期,贷款被保险公司代偿;还有就是信用卡欠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