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用人单位不申请工伤认定的责任没有明确,不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工伤保险条例》第17条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明确了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但对用人单位不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行为却没有明确规定,导致一些用人单位随意拖延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从而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过,条例规定,用人单位未在第17条第1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二、申请工伤认定的法定期限过短,剥夺了劳动者获得司法救济的权利。
《工伤保险条例》第17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授予了劳动者申请工伤认定的权利。但是,在工伤发生后,很多劳动者治疗的时间会超过1年,加上他们缺乏法律知识,维权往往会超过法定的期限,因此1年的时限过短。
三、要求先进行工伤认定,增加了劳动者的维权成本,从根本上剥夺了劳动者的权益。
目前,劳动者发生工伤后,都要先进行工伤认定,对工伤认定不服的,还要提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不服的,才能向法院提起诉讼。这个过程太长太过繁琐,无形中增加了劳动者维权的成本,不利于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四、解决争议的时间过长,为用人单位逃避责任创造了条件。
目前,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发生工伤后,采取注销、倒闭甚至一走了之的方法,逃避自己的责任,严重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五、仲裁前置违反法律的原则和立法本义。
1、剥夺了劳动者的司法救济权。在现行处理工伤(劳动)争议的“单轨制”中,当仲裁机构对某一工伤(劳动)争议案件不予受理时,根据现行的“先裁后讼”原则,人院也不予以受理,无形中剥夺了劳动者的司法救济权。仲裁机构无论是对案件“久裁不决”还是“不予受理”,劳动者均不可能以仲裁机构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又由于各级仲裁机构之间不具有行政隶属关系,下级仲裁机构不受上级仲裁机构的管辖和约束,因此,劳动者也无法向上级仲裁机构申诉。这样一来,如果仲裁机构不自觉改正错误,那么劳动行政部门、上级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都无权监督纠正,这违背了我国宪法关于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立法精神。
-
工伤职工应享有的待遇及救济途径
404人看过
-
雇佣关系受伤后的法律救济途径
232人看过
-
兼职员工出工伤是否公司要赔偿,工伤纠纷的救济途径
132人看过
-
工伤待遇争议及救济途径分析
114人看过
-
违约工程合同的法律救济途径
383人看过
-
工伤认定超期后伤者的救济途径有哪些
308人看过
直系亲属一般指的是两者之间存在直接的血缘联系的亲属,其中包含有配偶、公婆、岳父母、子女及其配偶、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及其配偶、曾祖父母、曾外祖父母等等,如果养父母因为收养、或者抚养关系也能成为直系亲属的关系,例如收养人与收养的... 更多>
-
工伤认定超期未提出工伤认定的救济途径有哪些?以及救济途径有哪些湖南在线咨询 2022-02-25工伤人员在出现申请超期,无法认定工伤和享受工伤待遇的情况下,应先咨询当地律师,了解当地仲裁、司法部门对待此问题的态度,并在律师的建议下合理的选择救济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工伤人员在法定期限内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救济的主要途径——一、工伤认定是职工享受工伤待遇的必要前提,但非必须前提。(1)从《工伤保险条例》第1条的规定看出,工伤保险设立的目的是分散企业的工伤风险,避免企业因承担工伤待遇而对正
-
工伤保险待遇纠纷案例及应对工伤侵权行为的救济途径和救济途径给点参考浙江在线咨询 2022-04-23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因工作受到的伤害承担赔偿责任。 伤者应当在1年内,收集如:劳动关系证明、营业执照复印件、医生诊断证明等材料到劳动局工伤科申请工伤认定,然后在病情稳定或者出院时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最后根据伤残等级申请工伤保险待遇。 用人单位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劳动者应当收集证据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不服的可以上诉到人民法院,法院判决后申请强制执行。 根
-
工伤赔偿纠纷和救济途径有哪些山西在线咨询 2022-04-06工伤纠纷的救济途径。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申请调解、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诉讼或者协商解决。 工伤纠纷的救济途径 (1)申请行政复议 根据有关规定,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对经办机构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异议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 (2)提起行政诉讼 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工伤职工
-
法律救济途径和方法四川在线咨询 2023-09-13法律救济途径: 1、诉讼渠道:诉讼救济,也称司法救济,是指相对人就特定的侵权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救济,人民法院依法对纠纷做出公正裁决,为相对人提供救济。 2、非诉讼渠道:行政救济渠道,主要是指行政申诉和行政复审制度。
-
法律救济的含义和途径河南在线咨询 2023-06-04法律救济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并造成损害时,获得恢复和补救的法律制度。目前,法律救济的方式途径主要有:行政复议、行政裁决、国家赔偿、民事诉讼。 《法律援助条例》规定个人申请法律援助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1、有充分理由证明为保障自己合法权益确需法律帮助; 2、受援人确因经济困难,无力支付部分或全部法律服务费用。其中,农村的属社会救济对象;城镇的其家庭成员收入不超过市政府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