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轻处理非法拘禁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11 21:52:56 112 人看过

非法拘禁罪符合法定从轻处罚条件的,可以从轻处理,例如从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自首、立功的表现等,可以免于或者从轻处罚。

一、如何争取从轻处罚

可以通过自首或立功的方式获得从轻处罚。犯罪之后,想要争取从轻处罚,可以从以下几种方法考虑。第一,实施犯罪活动之后,可以向公安机关或者有关单位自动如实的供述自己的罪行;第二,争取立功。如揭发他人犯罪事实,经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大线索使公安机关得以侦查案件的;第三,对于财产性质的犯罪,可以向被害人积极退赃,主动承认错误。

二、从轻减轻刑罚的情节有哪些?

量刑中的从轻减轻情节:

1、有自首情节的,可以在2-4个量刑格内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处罚。

2、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在1-3个量刑格内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处罚。

3、犯罪未遂的,可以在2-4个量刑格内从轻处罚。

4、被告人系初犯,认罪态度较好,如自愿认罪。

三、自首后有重大立功会减刑吗

如果犯罪分子检举他人犯罪事实、或者提供破案线索,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犯罪分子自首后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犯罪分子投案自首供述自己罪行的属于自首情节,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7日 23:1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自首相关文章
  • 非法拘禁罪的立案标准,非法拘禁罪如何处罚?
    非法拘禁罪的认定要注重以下几点1、“非法性”。根据刑法的规定,非法拘禁罪是指以扣押、拘押、禁闭或者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非法性”分为两种情形:一是行为人无权拘禁他人,但使用强制方法或者其他方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二是行为人有权拘禁他人,但违反法定程序剥夺他人人身自由。2、“时间性”时间的长短对立罪与否没有影响,只是影响对行为人的量刑。3、“严重性”。剥夺自由行为的危害性是否达到构成非法拘禁罪的程度,需要结合该行为的次数、人数、手段、危害后果、动机等多方面的因素加以综合考虑。非法拘禁行为,只有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才构成犯罪。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非法拘禁
    2022-11-04
    133人看过
  • 非法拘禁投案自首该如何处理
    一、非法拘禁投案自首应该怎么处理非法拘禁者触犯刑法的,要追究刑事责任,如果犯罪嫌疑人有投案自首情节的,属于刑法规定可以减轻处罚的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二、自首怎么认定1.自首投案的方式和动机。犯罪分子出于真诚悔罪自动投案的自首,犯罪分子虽有投案的诚意,但由于伤病不能投案的而委托他人代为投案,或首先信电投案的等一切方式,总之不论采取何种方式和出于何种动机都属于投案自首。至于被公安机关,群众围攻,走投无路,当场投
    2023-04-28
    342人看过
  •  非法拘禁处理程序:从批捕到审判
    非法拘禁案件经过公安机关跟进、查找证据、移送到检察院、提起公诉等步骤,最终由检察院决定是否起诉。若检察院认为证据不足,则案件将进入补充侦查阶段,若最终证据仍然不足,检察院将作出不起诉决定。非法拘禁批捕后的处理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在逮捕后,公安机关将继续进行跟进并查找相关证据。2.如果认为证据充分,公安机关将案件移送给检察院。3.如果检察院认为证据充分,他们将向法院提起公诉。4.如果检察院认为证据不足,他们将要求公安机关进行补充侦查。在完成补充侦查后,如果证据仍然不足,检察院将作出不起诉决定。非法拘禁案件处理流程非法拘禁案件处理流程涉及到法律多个方面的问题,具体可以参考下述法律分析: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在处理非法拘禁案件时,需要依法进行以下几个步骤:1. 报案。如果自己或者他人受到非
    2024-04-14
    197人看过
  • 被非法拘禁写下欠条如何处理
    欠条是用强迫、胁迫等手段写的,而非本人意愿写的,该欠条是没有法律效力的,属于无效的欠条,不受法律保护。所以此种情况下写下欠条不用担心。《刑法》第238条,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前三款罪的,依照前三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2024-05-02
    463人看过
  • 非法拘禁打成轻伤如何追究刑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针对他人实施非法拘禁行为并导致受害者轻微受伤的案例,可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并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非法拘禁他人或采用其他任何方式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等刑罚。若存在殴打、侮辱等恶劣情节,则应加重处罚力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前三款罪的,依照前三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2024-05-16
    205人看过
  • 非法拘禁12小时如何处罚
    非法拘禁12小时的判刑规定是,情节较重的,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非法拘禁罪是指以拘押、禁闭或者其他强制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犯罪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前三款罪的,依照前三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2024-05-04
    130人看过
  • 从本案看非法拘禁罪的界定与处理
    【案情】被告人王桂江与陈亚香和赵华开办的青冈炮竹烟花厂有业务往来,青冈炮竹烟花厂在业务往来中欠王桂江部分货款。2007年4月1日19时许,陈亚香打电话告知王桂江自己已到湖南。4月5日上午,王桂江租车到浏阳市烟花市场接陈亚香、赵华到醴陵市南桥镇潼塘吃中饭。下午陈亚香到陈氏集团友欢花炮机械厂购买烟花机械及配件。之后,王桂江带陈亚香、赵华来到自己家二楼大厅。王桂江向陈亚香、赵华索要货款,对她们说:“有个老头欠我30多万元钱,我现在杀人的心都有了,我不杀那老头,我要杀他儿子。”还说一些威胁语言,声称如果陈、赵二人不还钱,不准她们离开。在陈、赵二人手机来电话时,王桂江又扣下了二人的手机,禁止陈、赵二人与外界联系。下午4时许,陈亚香、赵华被逼无奈,答应付钱给王桂江。王桂江怕陈、赵二人同去取钱时逃走,便留下陈亚香在其家里,并派了人看守,自己则同赵华去江西省上栗县的银行取钱。赵华先后两次在银行取出5万元,
    2023-06-03
    205人看过
  • 绑架罪变为非法拘禁罪如何处理
    一、绑架罪变为非法拘禁罪如何处理在特殊情况下,若绑架罪被判定为非法拘禁罪,其相应的处置措施将会有显著差异。相较于绑架罪的严重程度,非法拘禁罪的惩罚力度显然要小得多,其主要涵盖的是剥夺他人的人身自由这一类犯罪行为。根据法院在审理过程中的综合考量因素,包括但不限于犯罪事实、情节的严重程度、犯罪人的动机以及所带来的社会危害性等方面,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裁决。犯罪嫌疑人可能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等刑事处罚,同时还可能需要向受害者支付相应的经济赔偿以弥补其损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二、绑架罪属于刑法第几章对于敲诈勒索罪与绑架罪之间的差别,可以从三点来看待:首先,从犯罪行为所侵犯的对象来看,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敲诈勒
    2024-07-14
    242人看过
  • 非法拘禁罪中过失致死如何处理
    因非法拘禁罪而产生过失致人死亡情形时,其相关法律条文将判定此种行为为非法拘禁罪所引发的后果加重犯。在此情况下,犯罪者的主观心理状态并不在于刻意谋杀他人,而更多地是在进行非法拘禁行为的过程中,因疏忽大意或过度自信酿成的过失导致受害人身亡,从而使得此次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以及犯罪者应负担的刑事责任均得到进一步升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非法拘禁罪】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前三款罪的,依照前三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2024-08-01
    327人看过
  • 非法拘禁罪从犯可以不合法拘禁吗
    非法拘禁罪的从犯如果满足不批捕的条件的,可以不批捕。非法拘禁作为公诉案件,是否需要适用逮捕,需要由人民检察院来决定。从犯、主犯不是是否批捕的依据,满足逮捕条件的就需要批捕。即如果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其他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的,一般应批捕。非法拘禁罪从犯怎么判刑一般来讲,从犯都是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的。具体还是要看行为人的实际行为进行量刑。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规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前三
    2023-07-27
    457人看过
  • 什么是非法拘禁罪,如何处罚,非法拘禁多久是犯罪
    非法拘禁罪是指以拘押、禁闭或者其他强制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犯罪行为。一般非法拘禁超过二十四小时构成犯罪。构成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一、非法拘禁罪的犯罪构成有哪些?非法拘禁罪的犯罪构成有: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自由权;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身体自由的行为;3、犯罪主体既可以是国家工作人员,也可以是一般公民;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以剥夺他人人身自由为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二、非法拘禁多长时间是否构成非法拘禁罪非法拘禁超过二十四小时的构成非法拘禁罪。构成非法拘禁罪,一般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
    2023-03-21
    79人看过
  • 非法拘禁检察院如何办理
    非法拘禁到检察院的程序是:1、公安机关对案件侦查终结的,将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2、人民检察院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3、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非法拘禁到了检察院还可以取保吗非法拘禁罪如果移交检察院,只要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检察院认为取保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就可以取保候审。根据《刑事诉讼法》第67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二条人民检察院对于
    2023-08-10
    255人看过
  • 非法拘禁会判刑吗?如何对非法拘禁判刑
    一、非法拘禁会判刑吗?达到了规定的立案标准之后,认定构成非法拘禁罪的,那么才会对行为人判刑处罚。《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规定(试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涉嫌利用职权非法拘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非法拘禁持续时间超过二十四小时的;2、三次以上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一次非法拘禁三人以上的;3、非法拘禁他人,并实施捆绑、殴打、侮辱等行为的;4、非法拘禁,致人伤残、死亡、精神失常的;5、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具有上述情形之一的;6、司法工作人员对明知是无辜的人而非法拘禁的。公安机关受理的一般人员非法拘禁案,参照适用上述标准。二、如何对非法拘禁判刑根据刑法第238条第1款、第2款的规定,犯非法拘禁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犯非法拘禁罪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
    2023-03-23
    130人看过
  • 非法拘禁如何量刑非法拘禁罪怎么认定
    一、非法拘禁如何量刑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犯非法拘禁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依照本条第二款规定,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依照本条第三款规定,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处罚。依照本条第四款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第一款、第二款和第三款罪的,依照前三款的规定从重处罚。法律专家指出:司法机关在适用本条规定处罚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非法拘禁他人,且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是指在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的法定刑幅度内,从重处罚。2、依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因非法拘禁致人重伤、死亡的,仍应定非法拘禁罪,分别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处十年以上
    2023-03-20
    360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自首
    词条

    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针对犯罪较轻的,可免除处罚。如果是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犯罪分子,若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核查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也... 更多>

    #自首
    相关咨询
    • 传销的非法拘禁罪从轻处罚
      河北在线咨询 2022-11-08
      根据《刑法》规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前三
    • 非法拘禁可以从轻减刑吗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5-08
      因为非法拘禁被判处刑法的,满足下列情况是可以减刑:刑法第七十八条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 非法拘禁罪如何认定, 非法拘禁罪如何处罚, 怎样处罚非法拘禁罪行为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3-14
      一、非法拘禁罪如何认定(一)非法拘禁罪侵害的对象,是依法享有人身权利的任何自然人,包括无辜公民、犯错误的人、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和犯罪嫌疑人。(二)非法拘禁罪的客观要件非法拘禁罪客观上表现为非法剥夺他人身体自由的行为。凡符合这一特征的均应认定为非法剥夺人身自由罪,如非法逮捕、拘留、监禁、扣押、绑架,办封闭式“学习班”、“隔离审查”等等均是非法剥夺人身自由。非法剥夺人身自由的时间持续的长短不影响非法拘
    • 非法拘禁从犯是如何界定的?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6-11
      对于共同非法拘禁,首先要求非法拘禁行为人必须是两个人,行为人共同实施了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行为人之间具有共同非法拘禁的故意,共同非法拘禁犯罪人在共同故意支配下,彼此联系,互为条件,共同非法拘禁行为造成了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结果。因而,在共同非法拘禁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 非法拘禁怎么处理情节轻微
      河南在线咨询 2023-05-08
      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