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劳动关系认定的标准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9 05:40:39 52 人看过

劳动关系的解释

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其主体是确定的,即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必然是劳动者。

这种关系区别于一般的平等主体关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地位并不完全平等,区别于一般民事关系的调整范围,由社会法进行有倾向保护弱势的调整。

个体工商户雇请帮工,则个体工商户属于用人单位的范畴。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招用劳动者(公务员除外),双方之间的关系,也属于劳动关系范畴。

按照规定,建立劳动关系须签定书面劳动合同

一、就劳动关系所具备的特征,理论界的表述虽然不尽相同,但在基本内容方面却是一致的。

劳动关系认定标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劳动者和“劳动法”规定范畴内的用人单位是建立劳动关系的主体;

(二)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过程中以劳动力和相应的报酬作为对价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

(三)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具有用工管理权,双方形成人身隶属关系。

二、在劳动争议审判实务中,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以及法院对确立劳动关系所应具备的客观要件分别作了规定和司法解释。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2002年就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下发的通知中明确: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上海市高院于2002年所作的执法解答中就已将上述客观情形作为法院在审理过程中认定劳动关系的判断依据。该解答中还对劳动者的概念作了进一步阐述:不接受用人单位管理、约束、支配,以自己的技能、设施、知识承担经营风险,基本不用听从单位有关工作指令,与用人单位没有身份隶属关系的,不是用人单位的劳动者,……

三、劳动法理论与审判实践对确立劳动关系所应具备的特征的描述虽然存在着宏观和具体入微上的区别,但究其实质却是相同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6日 21:1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劳动关系认定相关文章
  •  最高法如何界定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认定的标准有三个条件:一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建立劳动关系;二是用人单位已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三是用人单位已依法为劳动者办理工伤保险。如果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条件,劳动关系即成立。根据劳动关系认定的标准,如果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劳动关系即成立:(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用人单位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何判断劳动关系成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则需要判断劳动关系是否成立。根据该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
    2023-11-26
    206人看过
  • 司法审判中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准
    (一)劳动关系认定的实质性审查根据2005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以下简称《通知》)第一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3、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可见,劳动关系认定必当考虑的要素包括主体资格、从属性以及工作内容,并且以客观存在的用工事实为审查路径。《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第三款规定“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进一步明确了劳动关系是以用工事实为基础或本质特征的法律关系,用工事实的体现和内涵即《通知》第一条关于主体资格、从属性、工作内容的诠释。(二)劳动关系认定的证据审查及举证责任分配根据《通知》第二条规定
    2023-02-08
    365人看过
  • 根据什么规定劳保所的劳动关系认定标准
    一、劳保所的劳动关系认定标准是如何规定的劳动关系认定的标准如下: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3.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七条【劳动关系的建立】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二、怎么证明事实劳动关系的存在如下证明事实劳动关系的存在: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3.考勤记录;4.其他劳动者的证言;5.法律规定的其他凭证。三、事实劳动关系包括的几种情形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签订劳动合同而未签订的;双方达成口头协议的;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未及时续签,劳动者继续工作的;签订其他合同代
    2023-10-01
    239人看过
  • 广州劳动关系认定标准是什么,如何与劳务关系区分?
    一、广州劳动关系认定标准1、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七条、第十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根据以上规定,即使用人单位没有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只要用人单位对该劳动者存在用工行为,则双方之间就建立了劳动关系,劳动者就享有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的权利。2、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3、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
    2023-04-29
    429人看过
  • 论劳动关系认定标准的争议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事实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准是怎样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未签订劳动合同,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2023-07-03
    428人看过
  • 劳动关系确认最长多久确定劳动关系最长
    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确认劳动关系最长为60天。仲裁法院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45日内作出裁决案件复杂需要延期的,延期期限不得超过15日。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审判限制为六个月。劳动关系确认后认定工伤要多久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三条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其中一部分事实
    2023-08-06
    114人看过
  •  劳动关系认定原则与标准
    劳动关系成立的条件包括: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要求,用人单位的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并从事有报酬的劳动。确认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工资支付凭证、社会保险费缴纳记录、用人单位发放的工作证、劳动者填写的招工招聘登记表等凭证。其中,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以下是几种改写方式:1.如果没有书面劳动合同,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并且用人单位的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并从事有报酬的劳动,那么劳动关系就会成立。2.如果在没有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满足了法律和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要求,并且用人单位的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并从事有报酬的劳动,那么劳动关系就会产生。3.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是双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要求,并且
    2023-11-17
    107人看过
  • 司法认定标准对劳动关系的重要性
    劳动关系的司法认定标准如下: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受用人单位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偿劳动;3、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一部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或股东能否与公司建立劳动关系,公司的董事、监事或高级管理人员是否应认定为劳动关系,律师与律师事务所之间是否存在挂靠关系、劳动关系或劳动关系等。即使千变万化,也有三个问题:主体是否合格,当事人之间是否存在人格从属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否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劳保所的劳动关系认定标准是怎么规定的劳保所的劳动关系认定标准: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
    2023-07-02
    299人看过
  • 未签劳动合同劳动关系认定标准
    一、未签劳动合同劳动关系认定标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二、劳动合同可以分为哪四类?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比如一年、两年、三年,期限是明确的。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以某项工作的完成为合同期限的劳动合同。这种合同在工程建设方面比较多,工程结束合同也就结束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这里需要说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不是“铁饭碗”、“终身制
    2023-06-05
    203人看过
  • 雇佣关系的认定标准是什么,它与劳动关系的区别有哪些
    一、雇佣关系的认定是怎样的雇佣关系是雇佣法律关系的简称,是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私有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劳动关系,是指受雇人利用雇佣人提供的条件,在雇佣人的指导、监督下,以自身的技能为雇佣人提供劳动,并由雇佣人支付劳动报酬的法律关系。雇佣人称为雇主,受雇人称为雇员。判断雇佣关系是否存在,应从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二方面考虑:从形式要件上看双方有无订立雇佣合同或口头雇佣协议;从实质要件上,首先要看双方的权力义务是否为一方提供劳务,另一方支付报酬。其次要看雇员是否受雇主控制、指挥和监督,即是否存在隶属关系。雇员受雇主控制是雇佣关系存在的基础。在雇佣法律关系中,雇员仅是雇主雇佣来完成某项工作的人,雇员在工作时应听命于雇主,服从雇主的监督指导。三是看雇员是否为雇主或其委托的人所选任。只要具备上述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即可认定为雇佣关系。二、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的区别1、主体方面的不同(1)用工主体的要求不同。雇
    2023-04-13
    386人看过
  •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认定标准:第一,订立的劳动合同;第二,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3、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4、考勤记录;5、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一、没签合同时如何确定劳动关系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四)考勤记录;(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二、工伤认定老板不承认劳动关系怎样处理工伤认定老板不承认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确立劳动关系。用
    2023-03-23
    321人看过
  • 如何认定劳动关系,有什么基本标准
    一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实际存在着管理与被管理、指挥与被指挥、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这应当是认定劳动关系的首要的与独立的标准。原因在于,这种关系是人身隶属性的集中体现,也是劳动关系的根本标志。应当看到,这种关系表现方式多样,既可以体现为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直接与具体的管理,也可以体现为劳动规章制度下的间接与抽象的管理。同时,也不宜只将这一关系表述为劳动者实际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指挥与监督。这样表述只能站在劳动者一方面,不能反映用人单位一方面,从而无法全面认定劳动关系。二是用人单位的供基本的劳动条件。这应当是认定劳动关系的一个结合性的标准。所谓劳动条件主要包括劳动场所、劳动对象与劳动工具。用人单位之所以成为用人单位,就在于它掌握了相应的劳动条件,并因此成为劳动者劳动力的使用者,对劳动者进行管理、指挥与监督。由于实践中情况的复杂性,用人单位提供劳动条件应限于基本劳动条件。认定劳动关系的凭证:一、用
    2023-02-18
    370人看过
  • 是否提供劳动不是认定劳动关系的惟一标准
    职工档案转入用工单位,用工单位根据职工档案为其缴纳社会保险,但职工并没有被安排工作,这样的情况下劳动关系是否存在?近日,北京一中院判决的一起劳动争议案为此类劳动争议案给出了答案。一中院根据已查明的案件当事人杨静(化名)的档案材料已转至某工程总队,且职工档案转入用工单位,用工单位根据职工档案为其缴纳社会保险,但职工并没有被安排工作,这样的情况下劳动关系是否存在?近日,北京一中院判决的一起劳动争议案为此类劳动争议案给出了答案。一中院根据已查明的案件当事人杨静(化名)的档案材料已转至某工程总队,且该工程总队也为杨静继续缴纳了相应社会保险的事实,认定双方成立劳动关系,判决要求某工程总队为杨静安排工作岗位。杨静原在北京市公交汽车驾驶学校有限公司工作。1996年10月,杨静调入某工程总队,其档案和养老保险手册台账也转移至工程总队,这家工程总队为杨静缴纳了1997年之后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
    2023-06-10
    475人看过
  • 劳动法认定劳动关系时应遵循哪些标准?
    劳动关系认定的标准如下: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规定的主体资格;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3、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劳动关系合同书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入职前总要和公司签合同的,那么我们和公司签的那一份合同书是什么样的合同呢?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是必须签订劳动关系合同书的。劳动合同包括哪些内容呢?正规的一份劳动合同都包括哪些东西,这些都关切到自己个人利益的东西。所以,今天,我在百忙中抽空给大家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劳动关系合同书的相关内容1、劳动合同期限法律规定合同期限分为三种:有固定期限,如1年期限、3年期限等等均属这一种;无固定期限,合同期限没有具体时间约定,只约定终止合同的条件,无特殊情况,这种期限的合同应存续到劳动者到达退休年龄;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
    2023-07-12
    376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劳动关系,即双方当事人是被一定的劳动法律规范所规定和确认的权利和义务联系在一起的,其权利和义务的实现,是由国家强制力来保障的。 劳动关系确认争议属于劳动争议,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认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更多>

    #劳动关系认定
    相关咨询
    • 劳动关系认定标准,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准,劳动关系认定标准知识
      贵州在线咨询 2021-10-23
      劳动关系认定标准:一、用人单位招聘劳动者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同时具备以下情况,劳动关系成立。(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二、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以下证明书(1)工资支付证明
    • 如何认定劳动关系,认定劳动关系的参考标准是什么,劳动关系的性质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3-06
      认定劳动关系,主要参考以下三个标准: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3、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这三条标准实际包括对“用人单位”、“劳动行为”、“劳动者”三方面的考察。“用人单位”必须是我国劳动法中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等”。而“劳动行为”是劳
    • 劳动关系认定标准是什么,劳动关系的特征有哪些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12
      劳动争议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就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此如何认定劳动关系是劳动法里面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只有一个法律关系属于劳动关系时,才受到劳动法律的规制。 根据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的有关事项的通知》,事实劳动关系满足三方面的法律特征:(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的主体资格; (2)用人单位依法指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
    • 什么是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鉴定标准是什么
      香港在线咨询 2021-12-21
      判断劳动关系的标准如下: 1、管理与被管理之间是否存在关系。 2、用人单位是否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3、用人单位是否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劳动条件。
    • 如何认定劳动关系,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准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3-01
      一、双方主体资格根据劳动法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个体工商户可构成劳动关系中的用工方,自然人不能构成用工方,劳动者则必须是自然人。劳务关系的主体则非常宽泛,单位和单位之间,自然人和自然人之间,单位和自然人之间均可构成。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有隶属关系,劳动者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如考勤制度、考核制度、奖惩规范等),服从用人单位的人事安排。劳务关系双方完全平等,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