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内夫妻间的借款行为成立。法律并不禁止具有夫妻身份的自然人作为借款合同的主体。而且法律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所以夫妻之间的借款行为成立。
婚内夫妻间借款合同有什么样的效力
原告(女方)与被告(男方)于2001年9月13日登记结婚,婚后,原告将自己的工资存折交由被告处,家庭各项收入由原告负责保管和进行开支。2005年11月15日,被告单位派被告到外地出差,但费用要先由被告自己垫付,因被告的收入都由原告保管,便要求原告拿3000元钱垫付差旅费,原告要求被告出具借条才将3000元款项交予被告。后因夫妻关系不和,原、被告于2006年国庆节后开始分居,2007年11月12日,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解除其与被告之间的,依法分割,并要求被告偿还2005年11月15日借款3000元。庭审中,原、被告双方一致同意解除夫妻关系。
[争议]
合议庭在审理评议过程中,对应当解除原、被告之间的婚姻及依法分割夫妻财产没有争议,但对3000元借款应当如何认定,存在分歧。
第一种处理意见认为,3000元借款有被告出具的借条为凭证,且被告没有证据证明该借条是违背其真实意思的,应当认定为合法有效,应判决被告向原告偿还借款3000元。
第二种处理意见认为,该笔借款具备合同成立和生效的要件,应当认定为合法有效,但因该3000元款项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应当判决被告向原告偿还1500元。
第三种处理意见认为,因该款项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不能机械地依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应当与一般的民间借款合同有所区别,原告要求被告偿还3000元借款,实质上属于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的主张,对原告要求被告偿还借款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评析]
我国对夫妻财产的规定,采用了约定优于法定的模式,如男女双方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作了明确约定,从民法意思自治的角度出发,法律对该种约定予以保护,但前提是该种约定必须采用书面的形式;对没有约定的,按照法律关于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财产的规定进行处理。本案中,原、被告之间没有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作出明确的书面约定,应当依据民法典的规定确定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归属,而原告在庭审时不能提供证据证明这3000元借款属于原告婚前的财产,也不能提供证据证明属于其应当依照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规定取得的个人财产,且原、被告婚后家庭取得的财产包括被告的工资收入,一直由原告负责保管和进行开支,因此应当认定该3000元的款项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对夫妻共同财产的处分,民法典明确规定男女双方有平等的处理权,一般情况下,夫妻一方出差垫付的款项夫妻双方可以商量后直接从家庭共同财产中支付,在所在单位核报差旅费后,应将款项用于家庭共同开支,不存在一般意义上的借款关系。但本案中确实有被告出具给原告的借条,符合合同的形式要件,应当依据民法典的有关规定处理该笔借款,即第一种处理意见认为的,应当由被告偿还原告借款3000元。笔者认为,这样处理不妥。
上述3000元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共同财产的产生和存在,是以夫妻关系的存续作为基础的,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该共同财产属于无份额划分的共同共有财产,就财产的归属而言,夫妻属于一体,只有夫妻关系解除时,其共同财产才因失去基础关系而划分出共有的份额并依法进行分割。而第二种处理意见实际上是将无份额划分的共有财产拟制为按份共有,这显然与共有财产的立法不符合。
本案中,3000元借款“合同关系”系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形成的,按照法律的规定,对这3000元款项,是属于原、被告双方共同共有且有平等的处理权的夫妻共同财产,因此被告与原告虽然缔结了一个形式上的合同,但其标的物为原、被告所共有,不具备履行的基础和可能性。从主体角度看,合同是双方当事人的合意,其基本条件是必须具有双方当事人,而该借款合同中实际上只有一方当事人,交易的实质就有如有人自己给自己出具一份借条,或者某人将自己左边口袋的钱物放入右边口袋,然后称这成立合同,从社会交易和法律保护的角度看,这样的合同并不具备成立的条件,也不具有社会和法律意义,要求法院判决保护上述借款关系或者将右边口袋的钱归还给左边口袋,这在法律上没有任何意义,没有保护的必要。因此,笔者同意第三种处理意见,对上述原告要求被告归还3000元借款的诉讼请求应当予以驳回。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
夫妻婚内之间借款是怎样
496人看过
-
夫妻间盗窃行为是否可立案?
444人看过
-
夫妻之间签署借款协议,能否成立借款关系
83人看过
-
婚内借条是否对夫妻之间起效
115人看过
-
夫妻间如何办理婚内借款
307人看过
-
夫妻之间的婚内借款该不该还
131人看过
借款指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借入的资金,包括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信托贷款等。借款也可以指当事人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借入的资金,包括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信托贷款等。借款合同也是一般的民事合同,应当适用民事诉讼法律以及相... 更多>
-
夫妻关系婚内借款是否成立?上海在线咨询 2021-12-30婚姻中夫妻之间的贷款行为已经建立起来。夫妻之间签订贷款协议,妻共同财产借给一方从事个人经营活动或者用于其他个人事务的,视为双方同意处置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可以按照贷款协议处理。
-
婚内夫妻之间借款是否有效,婚内夫妻之间借款如何处理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26一、婚内夫妻之间借款是否有效婚姻法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夫妻之间订立借款协议,以夫妻共同财产出借给一方从事个人经营活动或用于其他个人事务的,应视为双方约定处分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离婚时可按照借款协议的约定处理。因此,夫妻之间借款有效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一)借款协议订立的时
-
妻子在丈夫不知情的情况下借款行为是否成立台湾在线咨询 2023-08-09丈夫在妻子不知情情况下借款,如果属于个人债务的,应当个人偿还;如果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应当由双方共同偿还。 以下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1.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 2.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 3.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共同生产经营的债务。
-
夫妻之间“借款打”成立吗?云南在线咨询 2022-11-02夫妻之间借款是法律所允许的行为。《婚姻法》第19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夫妻之间借款行为,应认定为夫妻双方对部分财产的特别约定,在双方之间形成明确的债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此,夫妻间“借款打欠条”行为,依法成立借贷关系。【法条链接】《婚姻法》第十九条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
-
夫妻之间借款是否是夫妻双方的债务浙江在线咨询 2022-08-23夫妻双方因婚姻共同生活及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履行法定扶养义务所负的债务。一般包括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为解决共同生活所需的衣、食、住、行、医等活动以及履行法定义务和共同财产、经营过程中所负的债务。共同债务必须具备两个特征:一是为了共同生活或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二是为履行法定义务所负债。一)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1、夫妻有无共同举债的合意。如果夫妻有共同举债之合意,则不论该债务所带来的利益是否为夫妻共享,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