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避申请向谁提出申请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告人或者代理人申请回避的,应该向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人民法院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一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
二、刑事案件审判人员有哪些情形要回避
在下列情况下,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应当申请回避:
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2.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3.担任过本案证人、鉴定人、辩护人或者诉讼代理人的;
4.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
《刑事诉讼法》
第二十九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
三、刑事回避的方式
1.自行回避,是指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等在诉讼过程中遇有法定回避情形时,主动要求退出刑事诉讼活动。
2.申请回避,是指案件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认为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等具有法定回避情形,而向他们所在的机关提出申请,要求他们回避。
3.指令回避,是指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等遇有法定的回避情形而没有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没有申请其回避,法院、检察机关、公安机关等有关组织或行政负责人有权作出决定,令其退出诉讼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回避 第二十九条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n(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n(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n(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n(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
-
申请回避的复议向谁提
486人看过
-
申请公诉机关回避应向谁申请
317人看过
-
审判长的回避向谁申请
144人看过
-
何时可以向仲裁员提出回避申请
414人看过
-
回避申请应如何提出?
478人看过
-
假释向谁提出申请2020
142人看过
-
法院回避申请的申请回避申请人是谁浙江在线咨询 2021-09-04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在遇到法律规定的四种情形时,应当自己向所在机关提出回避的申请。如果明知自己应当回避而不自行回避或者不知道、不认为自己具有应当回避的情形,因而没有自行回避的,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被告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
刑事案件申请回避管辖权向谁申请四川在线咨询 2022-07-17《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三百九十四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在审判活动监督中,如果发现人民法院或者审判人员审理案件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纠正意见”。“出席法庭的检察人员发现法庭审判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应当在休庭后及时向本院检察长报告”。“人民检察院对违反程序的庭审活动提出纠正意见,应当由人民检察院在庭审后提出”。据此,出庭支持公诉的公诉人对于法庭组成人员违反回避规定的,在现有
-
应向谁提出提取的申请?浙江在线咨询 2022-10-22《条例》规定:“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储存余额的,所在单位应当予以核实,并出具提取证明。职工应当持提取证明向管理中心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日内作出准予提取或者不准予提取的决定,并通知申请人;准予提取的,由受托银行办理支付手续。”(1)职工正常履行住房公积金缴存的,应先向所在单位提出申请。经单位核实后,填写《住房公积金提取申请书》和《住房公积金提取证明》,然
-
问回避申请应如何提出江西在线咨询 2023-10-09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首次开庭前提出;回避事由在首次开庭后知道的,可以在最后一次开庭终结前提出。仲裁员是否回避,由仲裁委员会主任决定;仲裁委员会主任担任仲裁员时,由仲裁委员会集体决定。
-
回避申请应该怎么提出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3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45条的规定,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由此可知,申请回避在法庭辩论终结后提出的,法院不予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