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需要离开居住地由执行机关批准。执行机关一般是居住地的派出所。如果取保候审是由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决定的,公安机关在批准被取保候审人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前,应当征得决定机关同意。如未经批准不得离开居住的市、县。如果犯罪嫌疑人违反取保候审规定,情节严重的,则可以予以逮捕。
取保候审的批准部门
取保候审需要经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部门的审核批准。
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依法作出决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决定取保候审的,由公安机关执行。
国家安全机关决定取保候审的,以及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办理国家安全机关移送的犯罪案件时决定取保候审的,由国家安全机关执行。
法律依据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三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取保候审结束的时候,凭解除取保候审的通知或者有关法律文书到银行领取退还的保证金。
-
取保候审期间不得未经批准离开居住地
75人看过
-
取保候审离开居住地会撤销取保候审吗
218人看过
-
取保候审离开居住地会有什么后果
410人看过
-
被取保候审人未经批准离开居住的市县有什么后果
187人看过
-
取保候审当事人离开居住地怎么申请?
188人看过
-
取保候审保外就医谁批准
96人看过
解除取保候审意味着公安机关没有足够证据认定犯罪人员存在犯罪行为,或者是需要变更其他的强制性措施。 解除取保候审不代表结案,因为取保候审只有一年的期限,如果到期仍无证据对该犯罪嫌疑人移送审查起诉的话,只有解除取保审,只有收到撤销案件决定书后,... 更多>
-
取保候审离开所居住市区, 县点前, 会批准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2-04-07取保候审离开所居住的市、县,要经过执行关机关批准。执行机关一般是所在地的派出所。 法律依据: 1、《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三)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四)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2、《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127号)第九十一条被取保候审
-
取保候审人为实际居住地,离开所居住的市、县需要等待批准吗台湾在线咨询 2022-04-11取保候审离开所居住的市、县,要经过执行关机关批准。执行机关一般是所在地的派出所。 法律依据: 1、《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三)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四)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2、《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127号)第九十一条被取保候审
-
取保候审离开居住地怎样写申请书宁夏在线咨询 2022-08-17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未经执行机关即公安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即不得离开本人居住地周围的一定区域,“市”,是指县级市,不设区的市,不是指地级市、设区的市。这就是说,如果被取保候审人需要离开自己所居住的区域到外地去,只有经过公安机关的批准,才能离开,否则便是违反了规定。此外,如果取保候审是由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决定的,公安机关在批准被取保候审人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前
-
离开居住地给予取保候审的后果有哪些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8-01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取保候审的要求以及违法取保候审规定处罚,该法条内容: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三)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四)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
-
在取保候审期间,谁有权批准逮捕?云南在线咨询 2024-11-14取保候审的决定权通常在人民检察院。一般是向检察院提出取保候审申请。若案件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不会引发社会危险性,则可以取保候审。羁押期限届满且案件尚未办结时,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由公安机关执行取保候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人民检察院应在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不予批准逮捕的决定。如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公安机关应在接到通知后